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面对当前西安城市快速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丧失城市特色、古城风貌辨识度降低等问题,通过对景观文化形态的研究,以"文化"为因、"形态"为果,梳理城市景观空间演进规律,总结景观文化形态引导下的西安城市景观空间特征,以书院门步行街为案例研究其景观演进过程及当前景观空间的使用方式并提出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原迪 《现代装饰》2015,(2):61-62
当代中国景观发展速度十分惊人,而这种"速度"正导致我国景观设计师盲目照抄西方景观设计的根源,造成现代景观设计中文化内涵与精神的缺失。与此同时,在这个倡导自然生态设计的年代,主张运用自然元素创作的地景艺术便在景观设计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更有利于解决景观设计中存在的文化丧失现象。将地景艺术独特的设计理念运用到城市景观设计中,再融入地域文化等因素,创作出个性鲜明、构思新颖、富有时代感的设计作品,将对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项彤 《建筑知识》2013,(10):8-8
纪念性景观作为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人们精神文明的载体。纪念性景观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景观具有更深刻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内涵。在历史人文气息缺失的今天,纪念性景观显然有其显著的作用,它能唤起人们的回忆和传承历史文脉,因此近年来许多城市纷纷投入到纪念性景观的建设中来。针对当前国内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文化特色丧失的问题,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挖掘更深层次的景观内涵,让纪念性景观担负起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职责。本文以纪念性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地域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目的在于引起公众对地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性景观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曾益海 《华中建筑》2010,28(9):103-105
在全球化与地域性话题被广泛关注的今天,该文以传承本土地域文化理论为出发点,联系长沙市城市建设具体情况,通过对长沙大道景观设计要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地域文化是城市道路景观环境营建的重要的创作源泉,探讨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合理运用地域特色营造手法,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以期改善人居环境,突出城市景观特色,创造与时俱进的城市景观之路。  相似文献   

5.
刘江  唐新蔚 《风景园林》2021,28(3):107-112
在大力倡导健康城市理念的背景下,恢复性景观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还未形成成熟的体系。首先,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理念引入恢复性景观研究中,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多源数据以及趋善化模型等景感生态核心技术在恢复性景观领域的应用潜力,总结了三大核心优势:在数据层面实现获取途径的多元化及动态化;在方法层面强调对自然和感知要素的系统分析;在实践层面强调在"研究—设计—评价—优化—研究"的循环中提升景观的质量,同时指出景感营造的设计理念在实现景观恢复效应时的作用机制。其次,在此基础上,从本底生态环境信息和以人为核心的感知信息2个层面分析了恢复性景观的基本景感特征。最后,通过构建恢复性景观的景感系统以及提出具体的景感设计策略,进一步阐明景感生态理念在恢复性景观设计中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6.
声景作为景观的声学属性与景观密不可分.文章揭示了景观与声景感知的关系,这对城市及景观规划中提升环境视听综合感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尺度案例中城市开放空间的声景与景观关系,从三方面归纳了声景与景观关系的要点,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关联,以及声景信息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提出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可以作为声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工具,同时强调了公众信息在声景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景观特征感知来自对现状城市空间格局中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社会生活文化沉积的展示和释读。这种展示往往依托城市的线性公共空间展开。它不仅仅是城市的通道,更是具备线性关系、结合了各种物质要素、有着流通以及人们感知产生的空间认知系统。通过对西安大雁塔到钟楼的景观调查分析,探讨从线性空间角度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禹舜尧  陈崇贤 《园林》2024,(1):101-109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准确把握公众对不同地域海岸带景观的偏好和风貌认知,更好地为滨海城市形象提升和空间规划等方面提供参考与支持。以中国12个沿海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Python对百度、必应、图虫网、新浪微博和携程网5大网络平台的海岸带景观图像进行爬取,借助ADE20K数据集预训练的FCN模型对图像进行语义分割,通过对150种景观要素分割结果进行聚类与量化分析,探寻公众感知视角下中国海岸带景观感知意象类型、空间分异及视觉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城市的自然景观意象类型感知高于城市空间、生活游憩和文化风貌景观意象类型;(2)各城市海岸带景观意象感知的空间分异现象显著,南海与黄海海域城市的海岸带景观感知意象独特性较高,渤海与东海较低;多样性总体呈现中部滨海城市高,南北两端滨海城市低的特点;(3)中国海岸带城市视觉特征为整体蓝视率适中,绿视率、空间围合度和设施配备度偏低。研究有助于不同海域景观特色的保护和各地海岸带景观多样性的挖掘,为基于大数据图片探索大众感知层面的滨海城市风貌和海岸带景观偏好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景观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探讨。对秦皇岛的景观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海港区的景观文化建设为例,运用文化"所指"和"能指"的理论,通过提取具有地域特征的景观符号,形成具有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组织形式和景观场所。  相似文献   

10.
以杭州西湖东岸城市景观规划为例,探讨中观尺度滨水自然景观与城市人工景观的关系,运用合理的视觉评价方式,从"景"和"观"两个方面分析,寻找恰当的景观提升方式和途径,就城市景观的管理提出了"景+观"双向调整、建筑高度控制、群体形态优化等一系列具有建设性、可持续的调控策略,对滨水开敞景观的城市设计方法提出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当年,人民日报高级记者艾丰曾报道一个成功的商战案例,并概括出“开水理论”——烧开水,要烧到100度,只烧99度,差一度,水也开不了。强调做事一定要到位,否则,将前功尽弃。前几天,和一位建筑专家谈推广新型墙材问题。他讲了一件怪事:有一种新型墙体材料,产品测试证明,保温隔热性  相似文献   

12.
张世柏 《建筑》2008,(24):37-38
他从大山中走来,高个、瘦削,不善言辞,虽已逾不惑之年,但—双明亮的大眼睛透露着聪明和干练。他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凭着山里人的勤劳、朴实,凭着精堪的技艺,凭着对企业的忠诚、对工友博大的爱心,赢得了人们的赞许与尊敬。  相似文献   

13.
以长泰泛华温泉大酒店的方案设计为例,通过对"山"、"水"元素的尊重、利用、融合以及转化的过程,探讨山地式休闲度假酒店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4.
建筑的设计方法与创作其实是讲究设计逻辑的,任何一个建筑的创作如果只是凭感觉或者说是拍脑袋而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样的作品一定是盲目且草率的。文章结合作者所参与的实际案例,研究建筑与山地文脉的逻辑建构关系,从而总结出建筑与山地有机融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该文试图在神话学的渊源上,研究"山"的意象在原始神话中的重大意义,神秘山是原始文化的神话之都,众神的居所.山岳是大地与天空之间的联系,是世俗通向天界的通天塔的自然语符,人类重大建筑艺术的创造实践说明,"山"的意象是代表人类社会精神中心的宗教宫殿建筑的基本艺术原型.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领跑红色旅游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背景: 红色旅游风生水起 “红色旅游”是一种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增加阅历等目的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所依托的旅游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地域上主要包括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沿线。 2004年“红色旅游”浪潮开始席卷大江南北。2004年1月,由江西发起并联合七省市签订的共同发展红色旅游的《郑州宣言》,引起了社会对红色旅游的强烈关注。2004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7.
宋代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期,在宋代园林文献中开始出现的一些关键概念延续并影响到了后世的造园观念。本文立足于研究宋代园林的一手文献,查找散布在诗词与名园记中与宋代园林相关的观念,重新以中国古代思维方式或观念中来解读其内涵,发掘蕴含在宋代园林中的园林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顾凯  叶聪  戴文翼 《中国园林》2024,40(2):124-130
现有中国园林史研究已经认识到南宋是园林中石假山营造得到重要发展的时期,然而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具体方式及其形态特点尚未得到有效探讨。在深入研读相关文献与图像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来源与后世影响,探讨南宋园林假山营造的类型及其发展。首先从“置”与“叠”2种基本方式出发,在历史语境中探讨“森列”与“饾饤”这2类南宋常见的假山营造类型及其来源与影响;进而关注二者在仿“飞来峰”营造中的结合与发展,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南宋,乃至其后的石假山营造。这一研究将对其后中国园林假山发展的认识,乃至当代假山特点的理解提供坚实的历史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1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每两年颁发一次的香港“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桂冠,戴在了湖南山河智能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清华先生头上。  相似文献   

20.
余凌 《华中建筑》2011,29(7):140-143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土地政策的收紧,耕地的严格控制,以及城市交通的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时间、空间和布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地理条件的村庄选择自然环境优美的山地进行住宅建设,将成为新农村改造的一条重要出路。该文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住宅上山"规划模式。规划应尽可能保留山地原貌,巧妙利用地形,减少人工开挖。最终形成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