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盾构施工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介绍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洞设计参数、地质情况及盾构机选型参数的基础上,对中线穿黄隧洞盾构施工中盾构机刀盘刀具维护保养经验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盾构机刀盘、定期带压进舱检查、根据不同地质情况灵活配置盾构刀具、实时分析掘进参数的施工规律,保障隧洞掘进施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2.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7):F0002-F0002
6月22日上午,经过720个日日夜夜、4250m的穿行、掘进,“穿越号”盾构机顺利到达穿黄隧洞进水口,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上游线隧洞全线贯通。  相似文献   

3.
《海河水利》2005,(4):27-27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预计今年8月开工,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进入倒计时阶段。  相似文献   

4.
2007年7月8日上午10时许,在河南郑州附近的黄河北岸河床底部近40m深处,庞大的盾构机刀盘开始旋转,沿着水平方向由北向南开掘沉积多年的胶结泥沙。伴随着刀盘掘进形成的隧洞壁面衬砌加固工序也跟进展开,预制混凝土管片一片一片拼装成环,  相似文献   

5.
吴长征  凌霄 《人民黄河》2004,26(1):41-41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隧洞方案设计,根据穿黄河段特殊的地形地质、洪水泥沙条件和目前国内外隧洞设计施工的先进技术,设计采用预制和现浇双层结构和泥水平衡式盾构施工的先进技术。由于穿黄隧洞的规模和设计运用条件的特殊性,该工程的设计目前在国内外工程实例很少,因此方案布置、结构计算及施工等诸多课题都需要研究。  相似文献   

6.
盾构技术与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生勇 《中国水利》1994,(12):46-47
1994年1月下旬,水利部审查通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穿黄工程建议以孤柏咀双线输水隧道方案作为基本方案。由于穿黄工程需在软土地层中通过,报告中提出采用盾构法进行施工,以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关够工程——穿黄工程安全顺利地完成。 盾构法施工起源于欧洲,后来在日本有较大发展。盾构法施工的含义是指在“盾牌”的保护下挖掘隧洞。盾构技术即采用盾构机在地下土层中切削推进。施工时,在前部开挖地层,尾部拼装衬砌,然后用千斤顶顶住已拼装好的衬砌将盾构推进,如此循环交替逐步前进。这样,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隧道掘进采用了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管片安装前检查项目主要有三环拼装试验、检漏试验等,管片运输包括水平运输、垂直运输等;止水条粘贴应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旁站监理,现场拼装时要满足下一环掘进,确保有足够的盾尾间隙;必须按程序逐步拧紧管片螺栓,背后注浆要选取合理同步注浆参数,确保管片受力均匀并尽早稳定.  相似文献   

8.
穿黄隧洞是即浆实施的南水北调东线输水线路上的关键工程,1986年4月-1988年1月,在设计洞线上成功开挖了一条勘探试验洞,施工中采用超前预注浆形成阻水帷幕,然后在帷幕内开挖成洞。由于长期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1999年8月底探洞水泵房北侧岩壁突然涌水,为确保黄河北大堤安全,同时考虑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即将实施,按大洞设计断面在探洞四周进行了灌浆加固处理。形成了穿黄隧洞的阻水帷幕,为今后隧洞的开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水电站设计》2007,23(1):34-34
由成都院研发的《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隧洞施工动态仿真系统》顺利通过验收。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局于2006年12月20日在成都主持召开了该项目验收会。中线局在对国内高校及科研机构全面技术调研的基础上,最终在2005年底委托成都院进行该系统研发。该系统采用系统仿真、三维可视化、网络通信等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掘进机施工虚拟场景与进度实时同步的分布式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该系统在对盾构隧洞总工期及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施工进度及强度的多方案分析研究,提出了优化施工的措施和建议,使施工组织设计更加科学化,并采用交互式三维可视化手段,直观地反映施工过程中复杂的时空逻辑关系,揭示施工系统仿真内部动态行为特征,为全面、准确、快速地掌握施工过程以及进行调整、比较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将来,清澈的丹江水将一路向北,在郑州黄河岸边扎一个猛子,在隧洞的保护下从地下穿越黄河,实现丹江水与黄河水擦肩而过,给北京、天津供水。水量充足时,也可以为黄河补水。可是,郑州市民更关心的或许是能不能来到这里参观一下,毕竟穿黄工程叫了好几年,很多人只能从媒体上才了解到相关情况。工程通水后,可能会在黄河南岸的隧洞入口区建一个旅游风景区,市民可以参观地下试验隧洞。  相似文献   

11.
穿黄倒虹吸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性和控制性工程,而工程所在河段又是典型的游荡性河道,河床演变情况极其复杂,因此研究工程对河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体模型试验,对工程修建后对所在河段河势与防洪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24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基尧、副主任张野一行考察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总工程师沈凤生和机关有关司、中线建管局、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河南省南水北调办、焦作地方政府有关负责同志陪同考察。  相似文献   

13.
8月9日,南水北调中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穿黄退水洞工程顺利实现贯通,为南水北调中线如期实现通水目标提供了保证。南水北调中线一期穿黄工程退水洞位于穿黄隧洞下游。通过退水洞穿越邙山将穿黄隧洞进口与黄河连通,主要作用是在穿黄隧洞检修期间,将总干渠多余水量排往黄河,同时兼有向黄河补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建立的平面二维非恒定水流数学模型,在上游来流为校核洪水,即千年一遇的洪水情况下,就南水北调中线两条初步拟定的线路的穿黄隧洞工程方案对穿黄河段水流流态的影响进行计算,并分析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在该来流情况下,穿黄隧洞工程对河段水流流态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盾构始发竖井深达48.5 m,地下水位高,施工区地层大部分为全砂层,预防基坑失稳是施工的关键.竖井施工采取"逆作法",即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持续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竖井底部提前采用高压旋喷桩封底,最后从上至下进行开挖及衬砌浇筑至底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穿黄隧洞是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上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全长4.25 km.隧洞穿越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硬塑粘性土和全新统中密饱水砂层以及卵石层、泥砾石层等,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和风险较大.阐述了穿黄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对盾构施工隧洞的埋深、盾构机选型、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的障碍物和不良地层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保证盾构隧洞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工地上机声隆隆。这里的中外施工人员认真操纵管片拼装机,把一块块管片镶砌在穿黄洞壁上。他们在距地面41米以下的隧洞中,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新年。据南水北调中线干线穿黄工程建设管理部的同志介绍,穿黄遂洞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由于施工工期紧、任务重,今年春节将有近千名建设者放弃与亲人团聚,奋战在国家重点工程工地上。  相似文献   

18.
穿黄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咽喉工程.沿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现状条件下,场区黄河南岸段多发滑坡、崩塌、潜蚀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黄河河床及河漫滩段存在砂土液化问题;黄河北岸清风岭段存在黄土湿馅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黄土高边坡失稳问题,可能引发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砂土液化、黄土湿陷、潜蚀塌陷、不均匀沉陷及地裂缝等可能使工程遭受危害.工程建设过程中需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采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渡槽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河段的地形地质条件,黄河的洪水泥沙特性和穿黄工程规模大,技术复杂的特点,进行了多种方案的研究比较,推荐采用三向预应力矩形薄腹梁渡槽,下部结构为柱式墩,混凝土灌注桩基础。经过较全面的设计分析研究,渡槽能够满足各种可能条件下的施工和安全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介绍南水北调穿黄隧洞断面结构及锚索布置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该隧洞衬砌施工中采用的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具体分析了混凝土浇筑、锚索张拉、锚具槽回填、孔道灌浆等工序的施工流程、方案及施工技术。施工实践表明,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工程是有黏结后张法环形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我国大洞径、高水头有压输水隧洞衬砌结构工程中的又一次成功应用,完全满足对预应力控制的条件,各项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