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个人移动通信市场逐渐饱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刚刚起步,未来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随着4G+的部署和5G的即将商用,过去阻碍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将得以破除,物联网的进程已经逐渐提速.近日,爱立信发布《移动市场报告》,预计到2022年全球联网终端数量将达到290亿个,其中约有180亿个为物联网(IoT)终端.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据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自动识别实验室在1999年提出的,国际电信联盟曾在2005年的世界信息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才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其英文名称"Internet of things (IoT)"。而物联网网关正在成为将传统和下一代设备引入物联网(IoT)的关键要素,是把分散在不同地域、不同应用的感知网络的信息孤岛通过电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异构网络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实现"可运营、可管理"的物联网的关键网元设备。文章在研究物联网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首先对物联网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表述,以及物联网网关的接入的主要技术和场景业务;最后在此基础上,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于物联网网关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实现不同感知设备的接入。  相似文献   

3.
当人与人的通信接近增长的“天花板”,万物互联开启了另一片空间.根据IDC的预计,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0亿,而目前全球移动用户数为50多亿,其中250亿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物联网.毫无疑问,物联网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去年以来,随着NB-IoT和eMTC的部署,业界期盼多年的物联网“风口”终于到来.  相似文献   

4.
《无线电通信技术》2020,(2):179-179
物联网(IoT)实现了由不同类型硬件、软件和通信技术管理的物理与虚拟设备的互联。全世界依托物联网的大规模部署,正在兑现着智慧城市、智慧工厂、智慧健康等许多应用与计划。根据Gartner公司近期研究,将有500亿个设备在2020年前部署。物联网将会使城市和日常应用更加智慧。但是,物联网技术也暴露出了许多风险和隐私问题。由于物联网硬件的局限性,在物联网环境中实现和部署鲁棒、高效的安全与隐私方案仍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一次性密码(OTP)是物联网和智慧城市环境中一种有前景的认证方案。  相似文献   

5.
刁兴玲 《通信世界》2016,(33):24-25
众所周知,全球物联网应用市场潜力巨大,据IDC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281亿,收入规模将超过7万亿美元;而Gartner预计,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268亿,收入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GSMA则认为到2020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超过300亿,其中基于蜂窝技术的连接数将达到10亿~20亿.虽然各方预测数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物联网连接规模将近300亿,成为收入规模超过万亿美元的大产业.  相似文献   

6.
物联网的概念从提出到今天,其发展步伐令世界震惊。物联网又称传感网,是指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2013年已超过200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可能突破3500亿美元。面向未来,物联网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物联网平台已经成为物联网产业生态构建的核心关键环节,掌握物联网平台,就掌握了物联网生态的主动权.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物联网平台的发展,主要国际企业和电信运营商在平台上的战略布局,使得平台成为构建物联网生态的重申之重.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平台的营收规模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已达近3亿美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6亿美元,增速达到33%.  相似文献   

8.
随着窄带物联网进入实质性部署的提速,物联网产业应用有望进入爆发期.中兴通讯以IoT PaaS平台、开放的接口和完善的SDK工具为起点聚焦“芯、网、云”,将云计算、大数据、大视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水平聚合,将城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行业解决方案进行垂直整合,在超过45个国家160多个城市成功实现了多个行业的物联网商业应用,同时与三大运营商合作在国内近20个城市开展了基于NB-IoT的智能抄表、智能井盖、智慧路灯、智能停车等业务试点.  相似文献   

9.
李健 《电子产品世界》2017,(1):12-13,24
IDG媒体基金副总裁许伟明先生在主办方致辞中谈到物联网为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和对于推进全球信息化的作用,每个开发者在物联网中更是重要的节点,而物联网产业更是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弯道超车的机会.来自中国计算机学会嵌入式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吴中海教授则表示,创新驱动的关键在于人才,而在IoT(物联网)建设中,开发者扮演的就是这个角色,另外,物联网创新中有一个重要领域:服务创新,也会是未来IoT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和探讨话题.  相似文献   

10.
4G时代提出连接全球50亿个物品,而5G时代更要构建1000亿海量连接世界,绝大多数消费产品、工业品、物流等都可以与网络连接,通过5G网络支撑海量的"物体"无线联网。5G物联网云还将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个社会充分智能化。分析了5G的关键技术和发展现状,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国际和国内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5G和物联网二者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纵观与物联网(IoT)相关的全球市场活动,几乎所有细分市场的所有主导品牌最终都采取了针对IoT的策略.此外,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也都在这一方向上进行了投资.在我看来,IoT有五个核心功能亟需解决:检测、控制、安全、连接和云分析.  相似文献   

12.
黄海峰 《通信世界》2017,(14):15-16
咨询机构IDC认为,到2020年物联网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万亿美元.最大的需求来自工业,“工业4.0”、智能制造概念加速照进现实,McKinsey预计,2025年制造业物联网产值将达到2.5万亿美元. 因此,在今年2017世界移动大会(MWC2017)上,物联网成为最热话题,垂直行业及来自全球各大洲的运营商都进行了IoT应用及技术相关的展示.  相似文献   

13.
2016年是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51周年,也是中国4G牌照发放的第三年.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并占有全球40%的4G用户数,这标志着我国电信产业已经走在国际前列. 随着IoT(物联网)的爆发,管道价值将会被重塑,IDC指出,2020年全球将超过250亿台系统/装置联网,同时在网用户总数达44亿人.  相似文献   

14.
按照梅特卡夫定律,未来5年后,全球IoT(物联网)自动服务网的总体价值将是现在的517倍,虽然这些数据和预测都预示了物联网在全球的美好未来,但现阶段,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物联网行业,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将物质世界跟电子世界连接起来,实现无处不在的社会愿景。独立调查机构Forrester Research预测显示,到2020年前全球"物物相联"和"人与人通信"的业务比值将达到30:1;该机构同时也预测,物联网的产值将是因特网的30倍。  相似文献   

16.
虽然MWC2016已于近 日在巴塞罗那闭幕,但5G、IoT(物联网)、VR的热度丝毫不减,5G、物联网也成为推动网络设备提供商诺基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筹集3.5亿美元布局物联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Machina Research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各种物联网应用及其带来的无限可能将为物联网生态系统创造4840亿欧元的巨大市场,物联网将成为信息通信业的下一座“金矿”.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2015,(8):110-112
物联网应用涉及众多领域,文中分析了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现状,物联网涉及的软硬件设施多、范围广,详细研究了未来物联网应用的软件架构,提出了一种设备独立的物联网应用软件架构,通过中间件技术将物联网各种软件应用和硬件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实现了物联网灵活高效的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给ICT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华为物联网的战略是聚焦垂直行业,通过上下游生态圈的建设,联合合作伙伴为行业提供“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慧”的行业解决方案,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2015年,华为首次提出了“1+2+1”物联网ICT战略,其中,IoT平台作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聚合的关键所在.在2016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OceanConnect IoT平台生态,坚定了华为在物联网生态的战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行车是城市中的“毛细血管”,拓宽了人们的生活圈,而目前共享单车已遍布大街小巷,方便了人们出行.在共享单车中智能锁芯片至关重要,而高通在共享单车智能锁芯片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早在今年5月,高通便与中国移动研究院及摩拜单车展开合作,启动中国首个eMTC/NB-IoT/GSM(LTECat M1/NB1和E-GPRS)多模外场测试,把面向物联网应用的MDM9206全球多模LTE IoT调制解调器应用在摩拜单车的智能车锁上.近日通信世界全媒体平台记者采访了高通产品市场总监廖先嫺,共同探索共享单车应用的物联网技术.  相似文献   

20.
有分析机构预计,2020年全球蜂窝物联网的连接数将达到30亿,其中低功耗、广覆盖(LPWA)场景占比超过60%,达到20亿,而NB-IoT是最合适LPWA场景的物联网技术之一. NB-IoT具备连接更多、覆盖更广、功耗超低等优点,适用于智能抄表、智能停车、环境监测、智慧物流、智慧城市等多种场景,已成为运营商蜂窝物联网的主流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