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被称为3G元年,也就注定了这一年的电信市场必定是热闹非凡,好戏不断的一年。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已经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精彩对决:先有联通换标,价格激战;再有中国移动洽购凤凰卫视股份、竞购Millicom;最后由中国联通牵手华纳音乐、“联姻”韩国SK电讯把好戏暂时推向了高潮。中国联通更是给人们演绎了精彩“三部曲”。  相似文献   

2.
由于重组难度大,牵涉到50万员工的人事安排,中国联通一度被认为在3G业务上落后竞争对手. 现在,中国联通正在用事实回答各种猜测.三大运营商日前发布今年6月份的运营数据,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3G用户数与此前千万级的预期存在不少差距,而一直低调的中国联通,正在超预期完成目标,试商用进一步提速.  相似文献   

3.
作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增值业务——手机邮件,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被视为继短信之后的又一个杀手级业务。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通过发展手机邮件业务,能有效地提高网络带宽利用率,减少客户流失并成为未来重要的移动数据业务收入来源。在即将到来的3G时代,收发移动电邮功能也将成为未来商务手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因此,手机邮件已成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运营商争夺的目标。中国联通:率先出手2006年4月3日,在以“电子邮件发展新历程”为主题的“红草莓”手机邮箱业务商用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联通现场发送并成功接收了国内第一…  相似文献   

4.
就在不久的4月28日,我们在北京隆重地举行了中国联通沃品牌发布会,正式推出了中国联通的全业务平台“沃”,这是中国联通由多品牌战略逐一过渡到业务平台下的全业务战略的重要一步。今天(5月17日,编者注)我们又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联通3G业务试商用发布会,这意味着“沃”品牌的衍生,意义是不一样的。这是中国联通全体员工辛勤汗水的结晶,更是社会各界和广大朋友支持的结果,正是你们的信赖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近期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之间频频“来电”,先后在终端、网络资源等方面达成紧密合作的战略意向,引发了业界内外的诸多猜测.近年来关于上述两大运营商可能合并的传言甚嚣尘上,尽管多方辟谣但行业内外依然有不少人、甚至包括两大运营商内部员工对此都笃信不疑;每逢年底运营商内部正常的人事变动和职务调整,也都被解读为“合并”的“前兆”.然而,此次“电联同盟”并不能解读为两大运营商“合并”的基础,但对于联盟双方却有着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两天参加中国移动杭州“双创”启动仪式,现场和中国移动的一些内部创业员工进行交流,之后又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沟通,对三大运营商相继落实“双创”的举措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可以说,国内三大运营商在“双创”活动中,起到了一个积极带头的好作用,发挥了国有企业的作用,值得点赞.  相似文献   

7.
贺帅 《中国新通信》2006,(10):49-50
就在大家都还在为3G牌照何时落地而纷纷猜测的时候,继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先后启用15X号段之后,近日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也获得了18X号段。“3G预留号段”的连续发放不由得引发业界诸多联想。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信》2011,(10):43-43
5月13日,河南新飞电器有限公司与中国联通在河南新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在基础通信服务、数据专线、3G移动办公、车辆定位、视频监控、智能家电等领域全面深化合作,并着重中国联通WCDMA3G技术及网络优势,共同推进新飞电器全国市场“移动终端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的信息化应用。新飞此举开中国家电业3G大规模应用先河,又一次抢先占领中国家电信息化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9.
高弋坤 《通信世界》2011,(21):14-14
2011年,被认为是中国联通3G发展颇具转折意义的一年,在倾力建设网络、补贴终端、开展全国行业应用巡展之后,中国联通集团董事长常小兵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公司有信心在今年内完成3G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2011,(7):93-93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引入iPhone、三星大器、诺基亚E7等手机后,中国联通又计划向索尼爱立信引入一款名为arc的高端旗舰3G手机,将完全瞄准高端娱乐手机市场。这也是中国联通首次引入索尼爱立信高端3G手机。  相似文献   

11.
小夕 《世界电信》2010,23(1):69-69
2月3日,中国联通“沃”体验式旗舰店在京开幕,这也是国内首家WCD—MA3G交互式体验馆:用户在“沃·3G”、“沃·家庭”和“沃·商务”三大展区,可以免费体验到中国联通各项综合业务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震撼。  相似文献   

12.
《电信技术》:中国3G网络正式商用已经过去4年了,您认为目前3G网络布网及优化策略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张杰:我认为三大运营商对3G网络布网及优化的策略及重点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同的地方. 首先,不同点.第一,原有的2G网络使用GSM及CDMA两种制式,三大运营商使用三种不同制式的3G网络,这就决定演进方式不同,中国电信可以在原有的CDMA网络上进行升级,利用原有站点,这样比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达到相同覆盖效果的时间会短很多.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加强覆盖,尤其是重点地区的连续覆盖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对3G网络进行优化需要更多的时间.第二,三大运营商2G网络的容量、质量不同,对3G网络的期望也不相同,与中国移动相比,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更加需要一个好的3G网络,因此从这方面讲,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更应继续优化3G网络.第三,在3G网络上的持续投资(例如优化)与各运营商LTE网络部署策略有关,这也跟LTE牌照的发放有关.我们看到以上三点相互之间也是有冲突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联通重新制定了“聚焦、合作、创新”的战略,在短短20个月时间里建设70万个LTEFDD基站.这意味着全球三分之—FDD基站是由中国联通建设的,70万是一个很恐怖的数据. 在中国联通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以这么快的速度部署过网络,3G基本上每年10万个基站的速度,之后中国联通奋发图强,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创举.  相似文献   

14.
在2005年中国联通工作会上,刚刚上任两个多月的常小兵发出了“公司模式要转型”的号召,要求中国联通从大规模投资和以能力建设拉动市场为主的数量规模型发展模式转向以规模和效益并重为特征的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时隔一年,中国联通的企业转型进行得如何呢?面对3G 即将上演在2006年,辛苦10余年的中国联通又将如何在这行业风云变幻的时代开创新局面呢?也许,中国联通2006年的工作报告能让我们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5.
玩懂3G     
全面的3G时代已经离我们普通老百姓越来越近了,在即将到来的5月,中国联通也将全面开放WCDMA的商用。虽然关于3G的争论由来已久,我国3G道路的崎岖和反复就连普通的关注者都可以就此侃侃而谈,但真的到了3G时代的“前夜”,我们对中国3G到底有多少了解?3G能够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制式、功能、机型等各个环节能否自如把握?有哪些主要的机型值得我们选择?  相似文献   

16.
廖榛 《IT时代周刊》2009,(19):38-39
中国移动的“TD阵营”又添一名实力派盟友——Symbian协会;中国联通也与西班牙电信达成深度合作关系。随着更多公司涉足3G市场,在合作与竞争中。中国3G市场正在成长  相似文献   

17.
老解 《通信世界》2017,(9):30-31
3月下旬,随着2016年财报的陆续发布,三大运营商交出了4G商用3年的成绩单,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与中国联通“一蹶不振”的营收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过去3年:中国移动先发制人中国联通错失良机 2016年,拥有4G先发优势的中国移动在通信服务收入增幅方面创下5年来的新高,以4G为主力的移动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7%;同时其经营利润率也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在全球运营商2016年盈利表现中排名靠前.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通信》2009,(10):18-19
2009年5月17日,随着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将一张巨大的3G USIM卡插入巨型3G终端,中国联通3G业务开始试商用。而中国联通的3G资费也由此完整呈现,无论语音通话资费低于2G标准资费还是上网费封项500元,以及重新打造“超市似”3G多媒体业务价格,都体现了联通3G资费瞄准中高端用户的精准出击,而且一扫2G时代运营商资费竞争的无序状态。  相似文献   

19.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6,(34):29-30
时至2016年底,距离中国联通发布“沃4G+”战略正好一年时间,在王晓初的带领下,联通的这一年绝不仅在4G+上呈现出飞跃式发展,更在物联网、大数据、网络转型上加足马力,同时,因更多的跨界合作被屡屡推到“混改”浪头.  相似文献   

20.
黄芬 《通信世界》2003,(29):34-35
经历了一年多关于“WLAN能否会取代3G”的争论后,WLAN主宰未来移动通信的神话宣告破灭,重新回到补充技术的地位。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网通集团都着手进行WLAN系统的建设。中国移动已经在GPRS网络上捆绑WLAN系统,以弥补GPRs网络的覆盖盲点和数据传输速度较慢的缺陷;中国联通将WLAN系统与cdmalx网络结合,以丰富其移动数据业务的接人手段;中国电信和网通信集团也会将WLAN系统与ADSL、PCS网络捆绑,以切人移动数据市场。因此,WLAN很快将成为继ADSL之后的又一个受运营商青睐的宽带接人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