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诗经》"经"化在先汉完成,为汉代《诗经》学兴起作思想上的准备,构成汉代《诗经》学兴起的思想背景;《诗经》在秦汉之际广泛流传,为汉代《诗经》学兴起准备充分的社会文化条件,构成汉代《诗经》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汉代文学的兴盛是与汉代注重官能享乐的世俗美学追求相关的,汉代世俗的娱乐需求是汉赋等文学形式流行于世的重要动力。汉代文学在功能上的追求不仅适应着当时“赏心娱目”的世俗标准,更因其创作追求标示着以汉赋为代表的汉代文学对自身有了娱乐的审美取向,开启了文学的娱乐时代,预示了文学自觉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传经的一大功臣,他的诗深思相对汉代诗学有深远影响,孟子的某些观点为汉儒所继承或发挥,四家诗皆与其有一定的渊源关系,而孟子的诗论则初步限定了汉代《诗经》学体系的框架,奠定了汉儒说《诗》的规范,至此,“仁义”理念成为诗学的焦点与亮点。  相似文献   

4.
《诗经》是一部具有深广忧患意识的作品,它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对社会、对现实、对人生的忧患,在控诉婚姻恋爱的不自由中,在情人的隔绝相思中,在弃妇的怨愤中,在日常家庭生活对父母、兄弟、朋友生活处境的忧患中,在对国运盛衰的忧思和对自身状况的忧患中,都时时反映出来;而正是这种忧患意识为历代的文学家所继承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曹植诗文深受《诗经》影响,其中有很多借鉴于《诗经》的句子,或者直接摘引原句,或者化用诗句,或者运用篇名取其篇旨义。这些既说明了《诗经》对曹植的诗文创作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而且也说明了在魏晋南北朝时代,经学与文学出现了频繁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的丝绸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中有许多关于丝绸的描写,通过这些描绘,使我们更加形象地了解到周代丝绸的知识。通过对“《诗经》手的丝绸生产过程”、“《诗经》中的丝绸种类”、“《诗经》中的丝绸颜色”、“《诗经》中的丝绸用途”四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使人们对当时丝绸的生产状况、色彩、种类、用途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为了解古代丝绸的历史与文化提供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诗经》的编订情况及具体作品,认为《诗经》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作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产物,又不可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世人普遍存有的鬼神观念。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诗经》的编订情况及具体作品,认为《诗经》是我国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作为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产物,又不可能不带有那个时代的世人普遍存有的鬼神观念。  相似文献   

9.
早在《诗经》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就有了十分全面的表现和流露。随着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行,《诗经》中,自然界的多姿多彩、丰富美好渐渐走进了人类的生活,不仅为人们提供物质资料,也满足了人类精神生活的需要,另外,《诗经》和谐为美的审美观念还表现在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推动作用上。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民风剽悍,尚带有原始社会的诸多遗风,尚武是其明显的文化特质之一。作为反映先秦风俗与历史的重要文献,《诗经》中的许多篇章从乐舞、习射、田猎以及人物审美等方面充分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崇武风尚。  相似文献   

11.
汉代三家《诗》学以通经致用的特点发挥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规范作用,以《关雎》为中心提出了匡正夫妇伦理对社会兴衰的关键意义,又认为婚姻礼制从形式到内容必须敬慎重正,同时通过诸多诗说表明对妇女德行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阐述"印宗秦汉"提出的历史背景及这一理念的历史发展,分析秦汉印自身的独特魅力,说明"印宗秦汉"理念的提出是秦汉以后印学衰落的现实要求,而这一理念得以实现是历史的必然,进而指出"印宗秦汉"的要义是精神上的回归秦汉,主张在实践上要做到"古中求新,新中见古"。  相似文献   

13.
汉代建筑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础,东汉时期,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建筑形式和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建筑的平面布局向合院式的发展、高台建筑向高层建筑的变化上。汉画像石、汉墓壁画、汉画像砖中以建筑为描写对象非常之多,涉及汉代建筑类型十分广泛,形象地再现了东汉庄园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结合文献记载,为复原展示汉代辉煌的建筑文化,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图像资料。  相似文献   

14.
汉画像石的画面,是由一个个单体、枯燥的人与物像所组成,而艺匠通过一个个细小的动作、情节、物件与多种表现手法,塑造了许多生动的形象,使单调的物像充满了生命力,展示出社会活动的各种鲜活场面。因此,细节在汉画中起着极为关键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于<周颂>的评价,古今学者具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从汉至清的学者以推崇、赞赏的态度评价<周颂>,同时宣扬<周颂>的功德意识.五四运动以后的学者大都以今人的唯物论思想,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看待<周颂>,因而对之采取贬斥的态度,批判它的迷信思想和歌功颂德意识.我们认为,对于<周颂>的评价,我们既要认识到它应有的价值和地位,也要...  相似文献   

16.
汉画像石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与汉以后的部分绘画名作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惊人的相近。以汉画像石中汉代车马出行图以及出土于徐州燕子埠东汉彭城相廖宇墓出土的《狩猎图》与北宋的清明上河图比较 ,就其内容与表现形式而言 ,汉画像石显然是长卷社会风俗画的集大成者 ;就连环画的定义、汉代画像石艺术表现内容与形式而言 ,汉画像石艺术又是中国连环画艺术发展的源头 ,中国绘画艺术史的重要丰碑  相似文献   

17.
西汉武帝时期,适应大一统政权需要的经学被定于一尊.尚未发展至自觉阶段的文学在其强大话语权的裹挟之下,或者被强行地纳入了经学的阐释体系,或者主动地调整步调以与之相应,这便是“文学经学化”的过程.它在造成了文学正常成长进程阻延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文学之渐近自觉累积了重要的文学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流放途中的思念——《诗经·卷耳》本义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卷耳》是《诗经》中的名篇,关于其本义的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回顾历代研究者的观点,主要有君子求贤说、贤人思念明君说、女子思念征夫说三大类。然而古人解诗往往带有"用诗"的思想,若要探求诗歌的本义,还须从诗歌内容这一本源出发,结合以语言学和历史学知识进行论证,可求得《卷耳》一诗实为妻子与身处流放途中丈夫之间的思念之情。  相似文献   

19.
<诗经>为现实主义文学之滥觞,<楚辞>开浪漫主义文学之源流,历来学者多重视二者的特色研究,对<诗经>与<楚辞>之继承发展关注较少.故此从意象的角度探讨<诗经>意象在<楚辞>里的继承衍变,希冀做出一些有意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