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战群 《燃料与化工》2012,43(3):47-47,49
济源市金马焦化有限公司年产焦炭155万t,产生的剩余氨水约50t/h,以前蒸氨工艺采用传统的蒸汽蒸氨.2010年开发了管式炉直接加热蒸氨废水进行蒸氨的工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1 传统蒸氨工艺简介 将除去焦油后的剩余氨水送入原料氨水槽,原料氨水经过泵加压,与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塔的上部,同时将浓度30%的NaOH溶液按一定的比例送入原料氨水泵,以分解剩余氨水中的固定铵盐.蒸汽由蒸氨塔底进入,与氨水逆向接触进行蒸馏,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与原料氨水换热后进入蒸氨废水冷却器冷却,再送往酚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焦化界现存蒸氨工艺一般为直接蒸汽蒸氨工艺,一些焦化企业先后进行了管式炉间接蒸氨、再沸器强制循环蒸氨和烟道气再沸器蒸氨的尝试。这些蒸氨工艺因各种原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公司对热虹吸再沸器蒸氨技术进行了探讨和工艺改造,不但减少了蒸氨废水产量而且又能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本文重点介绍了热虹吸再沸器间接蒸氨的工艺原理、特点及投用后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剩余氨水蒸氨工艺及设备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介绍了水蒸气直接蒸氨工艺、导热油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管式炉加热间接蒸氨工艺以及水蒸气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的工艺流程和特点。国内大多采用水蒸气直接蒸氨工艺,该工艺成熟、简单安全;导热油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管式炉加热间接蒸氨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但降低了蒸氨废水排放量,在节能减排、增加效益方面有优势。并对蒸氨过程中采用的塔盘形式和性能及塔设备的材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可为企业在选择蒸氨工艺及塔设备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MgO-NH4Cl-H2O体系中MgO蒸氨机理,考察了蒸氨效率与蒸氨时间的关系,用XRD分析了蒸氨过程体系中的固相组分,研究了MgO的水化及其作用,探讨了MgO蒸氨机理. 结果表明,MgO于蒸氨30 min内完全水化为Mg(OH)2;蒸氨机理可分为MgO水化完全前和水化完全后两阶段,水化完全前,MgO水化为体系提供了大量OH-,促进了蒸氨反应,此时OH-, MgO与Mg(OH)2共同起蒸氨作用;水化完全后,主要是Mg(OH)2起蒸氨作用.  相似文献   

5.
蒸氨新工艺在首钢京唐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蒸氨工艺进行的分析,提出了间接蒸氨工艺的适用范围,同时对3种间接蒸氨工艺进行了比较.建议在首钢京唐工程蒸氨工艺中选择蒸汽加热废水的间接蒸氨工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焦化废水的来源和危害.分析了直接蒸汽蒸氨工艺、导热油蒸氨工艺、管式炉蒸氨工艺的优缺点,比较了2种蒸氨工艺的运行费用.最后提出了选择蒸氨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剩余氨水热泵蒸氨技术,以循环热水为载体,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蒸氨塔塔顶氨汽余热加热循环热水,由循环热水通过再沸器加热来自蒸氨塔塔底的废水,产生的低压饱和蒸汽返回蒸氨塔塔底提供热量,降低了蒸氨能耗。  相似文献   

8.
熊曙光  龙斌 《山东化工》2013,(12):122-123
分析了传统水蒸汽蒸氨的缺点,介绍了几种蒸氨新工艺,着重介绍了烟道气余热负压蒸氨,最后提出了选择蒸氨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赵举浪 《广州化工》2023,(16):123-126
为实现钢厂特别是焦化生产环节节能降碳,开发新节能蒸氨工艺意义重大。分析水蒸汽直接蒸氨、导热油加热间接蒸氨、管式炉加热间接蒸氨、水蒸汽加热间接蒸氨、热泵法蒸氨和负压蒸氨工艺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流程,进而对比新余热蒸氨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并对其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介绍。对新工艺节能、经济性进行计算统计:年降低生产成本1 863万元/年,节约标煤1.73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4.53万吨/年。余热蒸氨技术将成为未来焦化生产节能降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氨工艺,该工艺采用挥发氨蒸馏过程和分解固定铵蒸馏过程在一个蒸氨塔中进行,具体过程为:原料氨水分别经汽提水、废水换热后送入蒸氨塔顶;蒸氨塔的上部用于挥发氨的蒸馏,溶解在氨水中的挥发氨NH3、H2S、CO2等组分在蒸汽蒸馏下被蒸出,氨汽经氨分缩器冷却浓缩至5%~20%后送后序处理;蒸氨塔的中部断塔盘处引出汽提水,经与原料氨水换热,汽提水送入一段冷却器冷却后,送洗氨装置洗氨;蒸氨塔底的蒸氨废水分离焦油后,与原料氨水换热,废水至废水冷却器冷却后,蒸氨废水送至生化装置处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造氨水管道和回流氨管道及液封,保证装置生产异常导致一吸塔超温超压时,回流氨和氨水能流入一吸塔.  相似文献   

12.
采用COSMO-SAC模型研究了不同离子液体存在下氨水溶液的汽液相平衡,探讨了离子液体的亲水性、酸碱性、阴阳离子种类以及功能基团修饰等对氨的相对挥发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性质的离子液体均会影响氨水系统的汽液相平衡。一般地,如果水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能高于氨与水的相互作用能,离子液体将有利于氨的逸出。当阴离子亲水性和形成氢键的能力越强,或者水与阴离子相互作用能越强,或者氨与阳离子相互作用能越弱,则离子液体越能促进氨水分离。水/离子液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与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差值越大,离子液体越能提高氨的相对挥发度。当水与离子液体相互作用能低于氨与水的相互作用能时,离子液体也能促进低浓度下的氨水分离。阴离子要比阳离子更能影响氨的相对挥发度,其中氯离子([Cl]-)、醋酸根离子([Ac]-)型离子液体对促进氨水分离的效果更佳。对于甲基咪唑类阳离子([C n mim]+,n=2、4、6、8),烷基链越长,越不利于氨的分离,但在[C2mim]+上嫁接胺基(—NH2)将会改善低浓度下氨水的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吉建兴 《山西化工》2011,31(5):44-46
15MPa低压氨合成技术在山西兰花田悦18万t/a氨合成系统中成功运用,项目建设只需引进氨合成塔内件和废热锅炉,合成回路流程合理、氨净值高、系统阻力降小、操作手段灵活,系统设置氨氨换热器回收冷量,采用塔后分氨,能量回收利用好、能耗低,属于低能耗、低压氨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14.
史元璋 《煤化工》2013,(5):44-45,48
针对焦炉气供应量增加、无法全部利用的现状,对原"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建了1台Φ1 600 mm的氨合成装置、变压吸附提氢装置、无动力氨回收装置和液氨充装站,并对运行后出现的变压吸附后产品氢中微量成分(CO、CO2)偏高及合成系统压力高等问题进行了改造,改造后合成氨产量增加了80 t/d。  相似文献   

15.
王宏伟 《辽宁化工》2010,39(1):61-62,66
通过对焦化厂蒸氨系统直接蒸氨、间接蒸氨生产工艺装置的技术研究,选择合理工艺,使氨水中的挥发氨由约0.25%(2.5g/L)降至0.01%(0.1g/L)。  相似文献   

16.
李燕 《安徽化工》2007,33(2):65-66
水体中氨氮的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氨氮污染的直接后果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渔业生产,严重影响了人、畜饮用水安全,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因而准确定量水体中氨氮含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系统论述了影响氨氮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因素,以及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合成气中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松 《安徽化工》2003,29(1):47-48
用快速测定仪测定气体中的氨含量,采气量为50ml,可准确测出高含量氨体积百分比含量为80%-100%和低含量氨体积百分比含量为1%-20%的样气,该仪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测定过程简单,结果准确,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选取一种精细化学品处理AS流程含氨生产水,采用“空气吹脱法”对武钢焦化厂AS流程中含氨生产水进行氨氮脱除,研究了反应温度、pH、反应时间、精细化学品的投加量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提高了脱氨氮效率,从而为焦化废水处理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蒸氨法氨回收工艺及装置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厂IDAN法草甘磷在碱解反应中产生大量的含氨气体,采用中压蒸氨工艺回收氨。介绍了低压解吸蒸氨工艺和中压蒸氨工艺各自的特点,阐述了中压蒸氨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消耗指标、工艺指标、主要设备,介绍了生产成本、收益情况,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固化菌藻系统处理养殖废水中氨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海藻酸钠-氯化钙固定法固化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与小球藻的混合物,来处理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污染,考察了处理时间、温度、p H和氨氮/固化小球用量比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固化硝化细菌小球和固化菌藻小球均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但固化菌藻小球的去除效果更佳。在28℃、p H=8、氨氮起始质量浓度为50 mg/L、氨氮/固化菌藻小球用量比为1∶40的实验条件下,24 h内能去除废水中96.51%的氨氮。实验结果证实,硝化细菌和小球藻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去除氨氮时有协同效应,固化菌藻小球在养殖废水脱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