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概述了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的因素,确定了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性指标评估数学模型,建立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抗裂指标的关系,编制了我国第一大体积混凝土抗裂配合比优化设计程序。该程序可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设计出抗裂性能较优的大体积混土配合比,也可以对已知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抗裂性能的评估,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设计周期,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通过优选材料,缩小配合比试验范围,再用正交设计法进行试验,建立不同材料组合与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出混凝土设计配合比,并对计算配合比通过复核试验加以验证,最终确定推荐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3.
高掺粉煤灰、低水泥用量、中等胶凝材料、低Vc值,是目前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指导思想.单位用水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和砂率是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四个主要参数.本次试验是通过正变试验的分析和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水工碾压混疑土配合比参数,探讨水工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渠道衬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需结合各标段工程地形地貌、设计要求、施工方案进行综合考虑坍落度、级配等参数。在配合比原材料检测合格后,经过配合比设计参数选择、初始配合比计算、配合比试配、配合比调整、碱含量计算、混凝土抗渗性检测、混凝土抗冻性检测等一系列步骤方可得到最优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5.
钢纤维的适量掺入使得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有显著提高。基于试验配合比随机生成二维钢纤维混凝土梁细观模型,对体积分数相同的钢纤维分别采用随机乱向分布、受拉区水平定向布放和沿最大主拉应力布放3种方式进行建模研究,结合黏结裂缝模型,对钢纤维混凝土梁抗弯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钢纤维掺量和取向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定向布放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抗弯性能及断裂过程阻裂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6.
喷射混凝土以其独特性能已大量运用于水利、交通及地下工程,其配合比设计和施工与普通混凝土不同,目前相关规范对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的规定并不详细.盘石头水库导流洞工程通过室内试验及现场喷射试验,确定了C25喷射混凝土计算配合比和实际配合比,现场试验的喷射面为垂直面,喷口距试喷面1.5 m,用水量通过操作手调整水阀控制,以混凝土表面平整、湿润均匀、有光泽、无干斑不流淌为准.喷射混凝土的实际砂率、单位水泥用量均比计算的配合比有较大增加,主要是由于5~10 mm骨料从受喷面回弹较多,水泥和砂回弹很少的缘故.喷射混凝土性能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配合比可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分析、比较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计算原理及方法,并通过试验获得了草街航电枢纽工程混凝土最优配合比。  相似文献   

8.
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出发,推导了混凝土的计算体积密度与其所用材料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就目前的设计水平来看,还不存在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无关的体积密度;分析了混凝土的计算体积密度与所用的材料组成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的变化规律,增大或减小混凝土体积的密度的方法;探讨了不同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以混凝土计算体积密度的影响;可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也为评价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拱坝的温度应力仿真计算中,混凝土材料特性参数直接关系到数值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为了提升仿真计算的真实性,需对混凝土热力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依托某碾压混凝土拱坝,借助三维有限元程序,基于工程现场监测资料,采用回归分析的最小二乘法对混凝土的热学参数进行反演分析.结果表明,反演得到的热学参数能较好地反映工程现场实际.在此基础上,对碾压混凝土拱坝全坝全过程施工期温度和应力进行仿真分析,跟踪反馈拱坝真实温度分布和受力特性.该研究成果可以指导工程现场施工,并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等量取代法设计的掺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实例,计算并分析了各种等级混凝土在不同粉煤灰掺量条件下的超代系数,结果表明超代系数具有随混凝土等级的提高而递减和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递增的规律。因此,推荐采用等量取代法设计掺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既能提高其设计精度,还可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官地水电站围堰塑性防渗墙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力学性能和变形性能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所推荐的配合比可以配制满足电站围堰设计要求的塑性防渗墙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介绍小湾水电站滑模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揭示并定量分析了影响混凝土凝结的各种因素,按照工地实际情况进行了滑模混凝土滑升速度的计算,对滑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蒲瑞新 《红水河》2004,23(3):34-36
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初设阶段系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正交试验法安排试验、找出设计配合比中的不同材料组合与性能之间关系,并建立各正交因素与设计指标的回归方程,进而确定系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通过回归方程确定的设计配合比,其计算结果与复核试验结果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14.
水利建设工程混凝土多为C10~C25,水灰比变化较小,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通过较小的试拌工作,文章计算出混凝土强度-灰水比关系曲线,从而方便、快捷地得出同一类材料多个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应用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高玉琴  郭博文  宋力  刘忠 《人民黄河》2022,(11):110-113+126
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与其试样尺寸、形状及配合比等密切相关,且与普通混凝土尺寸效应相似,受压时尺寸效应明显。考虑不同形状、尺寸、配合比和高径比等因素,开展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塑性混凝土单轴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重点研究峰值应力及应变的尺寸效应。结果表明:(1)塑性混凝土峰值应力及应变均具有较明显的尺寸效应,但随配合比即强度增大无明显变化规律;(2)峰值应力及应变尺寸效应系数随塑性混凝土底面尺寸增大呈非线性增长,且超过某一尺寸时趋于稳定;(3)圆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大于棱柱体试样,且前者受配合比和高径比变化的影响较小;(4)圆柱体和棱柱体试样峰值应力尺寸效应系数随试样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但峰值应变尺寸效应系数无明显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品质优良的高效减水剂、引气剂及Ⅰ级粉煤灰,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推荐了可供施工的配合比参数.混凝土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推荐配合比混凝土的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解敏  许文涛 《水力发电》2006,32(11):48-50,56
小湾拱坝最大坝高292m,混凝土通仓浇筑最大块长88m,混凝土原材料及温控设计是高拱坝关键技术之一。以科研及试验为基础,确定了“高强度、高极限拉伸值、中等弹性模量、低热、不收缩”的混凝土设计原则;以混凝土性能指标作为选择原材料的最终判据,提出了较优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技术指标;采用ANSYS通用软件上二次开发的计算程序进行温度场及温度应力的仿真计算,提出温差标准、温控措施和要求,并得以实施和验证。  相似文献   

18.
蒋娟梅 《陕西水利》2014,(5):127-128
挤压墙混凝土按一级配干硬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坍落度为0.根据实验室室内材料试验推荐配合比,经现场复核验证后,确定挤压墙施工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和配合比.本次通过挤压边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对挤压边墙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由建材科研院水泥所、辽宁省人防工程设计科研所和苏州第一电子仪器厂联合研制成功的 HP—1型混凝土配比设计计算机已通过技术鉴定,该机可根据各种工艺要求和原材料的品种、质量,设计计算普通混凝土、掺外加剂混凝土、掺掺合料混凝土、水工混凝土、特细砂混凝土等的配合比,并可作各类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配计算、配合比确  相似文献   

20.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马渡河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单位用水量偏高、含气量偏低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集料、外加剂及水泥等因素对配合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