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某产品深筒薄壁件的特点,选用ZL105合金在试验模具中用液态模锻成形工艺,成形出了内径40mm,壁厚4mm,深100mm的深筒薄壁模拟锻件。并对深筒薄壁模拟件的液态模锻成形工艺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对锻件脱模力进行了测试与计算。 相似文献
2.
液态模锻力学成形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液态模锻既是一个物理化学(凝固)过程,亦是一个力学成形(塑性变形、强制补缩)过程,两者的复合,便形成了液态模锻自身理论。本文重点放在力学成形过程方面,力图利用金属塑性加工理论,结合液态模锻本身的特点,从理论和试验的结合,计推液态模锻力学成形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4.
铝活塞液态模锻常见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液态模锻工艺生产直径190系列的铝活塞,生产工艺与传统的金属型重力铸造相比有较大区别,其铸造废品形式和形成原因也大不相同。根据液态模锻的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生产实践,对铝活塞液态模锻工艺的铸造缺陷产生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并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去消除缺陷,然后通过大批量生产和跟踪调查,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行了改进、修正和评价,使铝活塞液态模锻工艺更加合理。综合多年的实践,在文中列举并分析了铝活塞液态模锻工艺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铸造缺陷形式、成因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薄壁壳体件是航空航天及兵器工业上广泛采用的零件,但其制造工艺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文章采用Anycasting和DEFORM-3D软件,分别对充型阶段的凝固和塑性变形阶段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复合加载保证了零件使用性能上的要求。结果表明,模具和浇注温度越高,则凝固时间越长,且模具温度的影响要大于浇注温度的影响;在保证铝液完全充填型腔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铝合金熔化温度的要求,进行了模具温度和浇注温度的优化;采用复合加载来代替简单加载可以有效地提高制件密度,使零件性能趋于均匀化。 相似文献
6.
<正> 液态模锻(亦称挤压铸造或液态金属锻造等)是一种少无切削的先进加工工艺。其基本特点是:把熔融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在液态锻模的型腔内进行模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锻件。其实质是在冲头的压力下,使液态金属在一定形状的型腔内成形、冷却、凝固和塑性变形。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它既 相似文献
7.
杯形件液态模锻脱模力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比压、壁厚、冲头斜度和涂料对杯形件液态模锻脱模力的影响,给出了影响的主次顺序以及试验曲线,为杯形件液态模锻模具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液态模锻工艺参数对Al-Zn-Mg合金的成形性能进行了探索;确定了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分析了该铝合金的组织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液态模锻是一项较新的塑性成型技术,近年来得到较大的发展,正在成为制造模块的有效方法。本文在论述液态模锻机理和工艺特点的基础上,重点论述液态模锻模块的模具设计要点、工艺参数、液锻成形模块的性能和质量、液锻模块可能产生的缺陷及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3.
14.
齿轮件自由锻工艺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齿轮件自由锻的基本工序:镦粗—垫环镦粗—冲孔—冲子扩孔—修整。设计与绘制了锻件图,计算了坯料尺寸,确定了锻造温度范围和所需要的自由锻设备,并介绍了带锯下料,感应加热。 相似文献
15.
以锻钢曲拐为研究对象,运用Deform-3D模拟软件中的成形模块对锻件模锻成形变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锻件毛坯在成形过程中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和成形力。通过对锻后的锻件毛坯与工件进行对比,为曲拐模锻成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壳体等温模锻成形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图 1所示壳体锻件 (材料为 L D2 ) ,壁厚较薄 ,桶形很深 ,且上部为薄壁桶形 ,底部为锥台形 ,不利于反挤压成形。按反挤压力计算 ,约需 960多吨的力 ,而现有设备为 5 0 0 t四柱通用油压机 ,要立足在现有设备上把零件锻出来 ,就必须降低变形抗力。我们通过对多种方案的综合分析讨论 ,决定采用等温反挤压 -等温拉延工艺。其工艺流程为 :下料→加热→自由锻制坯→加热→反挤压→加热→拉延成形→热处理→振动时效。技术要求 :1 δ≥ 1 5%σb≥ 31 0 MPa沿桶壁轴向性能一致2壁厚差<0 .5mm图 1 壳体锻件图1 加热规范由于 LD2锻铝温度超过 5 0… 相似文献
18.
19.
以轻型车后壳体零件周边形状的叠料成形为例,分析了回转体薄板叠料成形在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时板料成形的应力应变状态,并根据实际加工后的不同结果,最终确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