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及其评价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引黄灌区各类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并论述了其内涵。指出该模式是灌区水沙联合优化配置的一种形式。给出了远距离输沙系数、泥沙分散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配置模式的评价指标对引黄灌区的泥沙分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引黄灌区的远距离输沙系数和分散系数都大于山东省灌区,浑水灌溉方式的远距离输沙和分散程度大于集中处理泥沙方式。在引黄灌区内,提高渠道输沙能力是实现泥沙远距离分散配置模式的重要前提;对于渠道输沙能力较小的引黄灌区,渠首宜采用集中处理泥沙的方式处理粒径大于0.05mm的有害泥沙;对于渠道输沙能力较大的灌区,可直接采用分散处理泥沙方式。  相似文献   

2.
小开河引黄灌区远距离输沙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小开河引黄灌区为例,对灌区的远距离输沙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小开河远距离输沙与灌区泥沙空间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认为小开河灌区的泥沙分布规律有以下几个特点:①灌溉渠系的泥沙淤积比例小;②浑水入田的泥沙比例大幅度提高;③通过沉沙池集中沉沙的量较其他典型灌区沉沙池的沉沙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④排入各级排水河道的泥沙比例较其他灌区有明显下降。提出了引黄灌区泥沙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优化配置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处理的实践来论述引黄灌溉中的泥沙问题,提出浑水灌溉中泥沙处理的办法和措施,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建立后在 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黄灌区、引黄必引沙,泥沙处理的是否得当是引黄灌区成败的关键。四十多年来,灌区人民从工程和管理措施入手,妥善处理泥沙,使灌区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办法,对小开河灌区泥沙空间淤积分布特征及其对灌区土地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小开河灌区采用了远距离输沙技术,与山东其他引黄灌区相比,小开河灌区淤积于渠系的泥沙和排入河道的泥沙比例均较小,通过浑水入田的泥沙比例大幅度提高,沉沙池集中沉沙的比例相当,但对环境危害较小。由于浑水入田的泥沙增多,小开河灌区土壤质地明显改良,土壤表层含盐量有所下降,土壤养分含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前,引黄灌区渠道集中处理泥沙的模式已受到很大的限制,进一步研究分散处理泥沙的模式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山东簸箕李灌区的基础上,分析水沙资料,总结灌区泥沙输送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的方法,研究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长距离输送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从21世纪开始,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引入的含沙量小了,灌区的通道又通了,泥沙有可能实现长距离输送入田,实现泥沙作为资源的真正转变.引黄灌区泥沙长距离输送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输沙渠渠道设计流量、纵横断面设计参数、输沙渠沿渠引水规模及引水方式、沉沙池的动态调控运行、引黄灌区优化调度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及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挟带大量泥沙,沿岸地区进行引水灌溉不能忽略引入泥沙的处理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黄河下游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目前不同灌区已基本形成适宜自身地理特点和灌溉需求的引水输水类型和入渠泥沙处理方式。本文根据引黄灌区所处河道位置和地域条件,结合灌区灌溉类型和泥沙处理方式,归纳提出了4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沙调控模式,即,沉沙输水模式、输水沉沙模式、分水滞沙模式和输水输沙模式;根据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形成条件、调控效果和存在的水沙问题,分析了适合不同水沙调控模式的输水输沙关键技术和重点调控目标,分别为沉粗排细调控、远距离输沙调控、分沙入支渠调控和泥沙入田调控;泥沙远距离分散输送技术是实现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属性与处理利用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引黄灌区的泥沙粒径与黄河河道泥沙粒径关系密切,又有明显差异,和灌区的引沙条件有关;泥沙颗粒组成自渠首以下沿程逐步细化,支级以下渠道中的淤积泥沙颗粒一般较细,其颗粒组成接近于灌区耕地的土壤组成;利用引黄泥沙淤改盐碱荒地,不仅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地肥力,而且从化学作用方面可加速土壤脱盐,从物理作用方面可改变土壤结构,改善土壤环境。山东省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利用方式有:渠首设沉沙池处理粗颗粒泥沙;利用渠道长距离输送泥沙;动态调控运用沉沙池,分散处理泥沙。为实现山东省引黄灌溉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对引黄灌区粗颗粒泥沙利用和引黄泥沙输沙入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泥沙问题。如何合理处理利用引黄泥沙问题始终围绕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发展的不同阶段。本文从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在不同发展时期面临的泥沙淤积问题为着眼点,综述了灌区发展及泥沙治理的4个历程,分别为灌区建设与泥沙处理阶段、灌区发展与泥沙治理利用阶段、灌区节水与泥沙远距离输送阶段和灌区泥沙资源化与水沙配置阶段。针对目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面临的主要水文问题,指出灌区水沙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配置目标是共同协调配置灌区的水资源与泥沙资源,配置方法是多目标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引黄灌区泥沙处理措施及提水设施的减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综述了引黄灌区泥沙处理和利用的关键技术,阐述了新形势下传统泥沙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肯定了渠道泥沙长距离输送的灌区泥沙处理发展方向。并例举了渠道不同部位设置提水设施对于引黄灌区泥沙利用、处理和输送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人民胜利渠灌区泥沙分布现状和泥沙问题的具体表现,提出了灌区泥沙处理的具体措施:加强引黄水沙科学调度;采取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加快泥沙应用研究;采用技术改造等工程措施,提高渠道输水输沙能力,逐步达到“浑水灌溉,输沙到低级渠道和田间”的总体泥沙处理方针。  相似文献   

12.
典型引黄灌区泥沙运动及泥沙淤积成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主要问题是渠道泥沙淤积,本文在典型灌区(簸簧李和位山)大量实测水沙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引黄灌区泥沙的起动、含沙量分布和挟沙能力;渠道的糙率、比降、断面形状、来沙组成和引水流量是影响引黄渠道兵沙能力的主要因素;最后灌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引黄灌区泥沙淤积的具体成因。本文对如何减少引黄灌区渠道泥沙淤积和分散处理泥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黄灌区大口径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的研究,解决了浑水灌溉中泥沙淤积问题,为引黄灌区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同时结合防爆破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确保了管道浑水灌溉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小开河灌区水沙分布及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开河灌区是黄河下游20世纪末扩建改造的大型引黄灌区,经输沙渠把泥沙进行长距离输送,在远离黄河大堤51.3km处修建沉沙池集中处理泥沙.1998年11月通水试运行,2001年底正式运行,工程建成后,输送入沉沙池泥沙占引黄闸进沙量的52.13%,实现了泥沙长距离输送的目标.本文首先介绍了小开河灌区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10年来灌区水沙分布,针对泥沙长距离输送机理问题,研究分析了小开河灌区渠道特性、长距离输送特点和输沙渠冲淤规律,提出输沙渠泥沙垫底淤积量概念和基本冲淤平衡水沙条件.  相似文献   

15.
位山灌区渠首泥沙灾害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位山灌区是黄河中下游引水能力最大的引黄灌区。1970年复灌以来,引水灌溉及跨流域调水引入了大量泥沙,使得灌区渠首地区泥沙淤积严重,清淤泥沙堆积成害。本文首先描述了位山灌区渠首地区泥沙淤积构成的耕地减少、土壤沙化、空气质量下降等灾害,从历年引水引沙变化、泥沙淤积分布、风沙起动机理等方面阐明了泥沙灾害的形成条件,进而对渠首地区泥沙灾害的根本成因——泥沙淤积进行了分析,为灌区采取合理的解决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吕艳  张靖  张庆华 《水力发电》2022,(5):98-104
引黄灌区输送的水通常会含有大量的泥沙因而形成水泵的浑水输送情况.为了研究引黄灌区内含沙水流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选取黄河泥沙中值粒径为0.043、0.0517、0.0963 mm,泥沙含量0~8 kg/m3的水流室内抽水试验并测量流量、水泵进出口压力、电机输入功率、水泵转速、水温及含沙量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水流中的泥沙...  相似文献   

17.
引黄灌区泥沙分布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灌区两种泥沙处理方式的特点提出分散系数的概念,介绍了近似理想点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分别应用分散系数法和近似理想点法对黄河下游9个典型灌区的泥沙分布进行评价,探讨灌区泥沙优化分布模式,为灌区改造或兴建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人民胜利渠泥沙处理与资源利用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民胜利渠运用以来灌区泥沙大量淤积,严重影响灌区生产效益与生态环境、制约灌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基于现有泥沙资源利用技术以及泥沙远距离输送技术,提出了人民胜利渠的泥沙处理措施与资源利用途径:首先,开展原沉沙池内泥沙资源利用,恢复渠首沉沙池生机,使其泥沙资源利用良性运转;其次,对于经沉沙池处理后的细泥沙,实施浑水灌溉入田改土;最后,建立泥沙处理与利用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实现人民胜利渠粗细沙的合理沉积和利用,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州典型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实测资料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对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小开河灌区泥沙处理应转变观念,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注重泥沙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因地制宜的处理引黄泥沙。小开河灌区泥沙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①浑水灌溉、输沙入田;②以挖待沉,整理开发土地资源;③利用引黄泥沙生产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20.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及治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引黄灌区泥沙灾害具有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渐变性、多样性、危害严重性及治理难度大等特点.灌区泥沙灾害水平由灌区泥沙淤积量及分布、清淤泥沙处理量、灌区堆沙场地状况、自然气候条件以及灌区内人口密度等因素决定.提出了实施灌区水沙优化调度、改造渠道以提高渠道输沙能力、实施灌区泥沙资源的优化配置、植树造林改善灌区生态环境等泥沙灾害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