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行业动态     
正UED图书策划系列《品读唐山博物馆》作者:唐山博物馆上市时间:2013年11月开本:16开色数:四色页数:184唐山博物馆的前身是建于1968年"文革"高潮时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它在唐山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也是唐山大地震之后保留下来的古董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建筑的需求已远远无法满足,如何保留既有文化,又能合理增加功能需求,成为该项目的核心。唐山博物馆代表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大量建筑,他们都承载了一定的政治意义以及历史文化意义,唐山博物馆的改造与记录将成为这一系列建筑改造的典范。对于建筑、城市、博物馆等行业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本书以体验的角度介绍普通公众对于改造后唐山博物馆的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强调要保护城市历史文化建筑,而城市的发展又必然需要拆除历史建筑,创造新建筑,而新建筑又终将成为历史。发展和保护在多数人眼中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当紫禁城被作为博物馆展览时,其实作为一个宫殿建筑,它已经死亡了,只不过是一个标本而已。一个城市中建筑的记忆是短暂的,而空间结构则是一个城市所独有的长期记忆。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设计》2014,(1):229-241
唐山博物馆的前身是建于1968年“文革”高潮时的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建筑,它在唐山具有很强的可识别性,也是唐山大地震之后保留下来的古董之一。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有建筑的需求已远远无法满足,如何保留既有文化,又能合理增加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4.
贺优  孙娜蒙 《城市住宅》2021,28(8):170-172
新的大众媒介传播方式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读图时代"宣告来临.图像符号的象征性与文化传播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博物馆作为承载城市历史记忆、重塑城市理想形象的公共建筑,在全球化语境下塑造独特性与差异性,成为国家和城市的象征.博物馆是靠视觉观看的场所,图像化的博物馆建筑空间体现其视觉表征实践的价值和导向,在进行意义建构和大众传播的过程中效果明显.以博物馆视觉表征模式的演变为切入点,探讨当代博物馆建筑空间的视觉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当代博物馆建筑与城市的象征经济、博物馆文化作为组织城市空间的手段、博物馆与城市大众文化消费三个方面探讨了当代博物馆建筑在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发展特点,以期为城市规划者和相关设计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博物馆建筑,在当代建筑领域,扮演了城市历史文化展示窗口的角色。承载了几千年古都文化的首都博物馆新馆,作为北京对外展示其悠久历史与开放文明的窗口,不仅把厚重的历史文化注入建筑本身,而且将其所在的特殊地域的场所精神与时代认知感融汇于建筑中,诠释了一个当代博物馆作为城市文化公共客厅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唐山博物馆区位门厅广场局部唐山建筑1“拯救”“理想城” “由于不断地想象不曾到过的唐山新城,它在我的脑海中已化成一座理想城:每一幢单元式住宅楼都呈直线状,整齐地正南北向排列,向天际展开去,构成一座结构分明的平行城市.” 这是1997年,张永和在《坠入空间》中对唐山的想象性描述,眼下,这依旧是唐山城市空间格局的基本现实,尤其是在邻近唐山博物馆的唐山城市展览馆内巨大的城市模型中.泛国际化的时髦建筑(仿参数化设计、雕塑化设计)正在改写着唐山的“理想城”肌理,但是这种改写,相对于一线城市,是缓慢的、有限的、衰减的. 大城山和凤凰山是唐山市中心紧邻的两座山,大城山古名“唐山”,唐山也称“凤凰城”.城市展览馆位于大城山脚下,原为唐山面粉厂,有4座日伪时期建的仓库和2栋1980年代建的粮仓幸存.  相似文献   

8.
卷首     
正城市发展是不断积淀的过程,不论是街巷胡同,还是老旧小区,甚至是曾经作为城市公共建筑代表的博物馆、火车站、体育馆等,伴着时间的流逝和人活动的印记,构成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象征,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但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简单地拆除了不同时期的既有建筑,在原址单一再建,使新建筑与周围街道肌理文化格格不入的这种做法,割裂了城市历史文脉、切断了居民的乡愁记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清华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工业学院三校建筑院系联合设计课程专题"唐山机车博物馆概念性城市设计",包括课程背景、课程要求、课程进度、作业解析及教学启示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杨州  雷涛 《建筑技艺》2021,27(1):64-69
结合张之洞与近代工业博物馆的设计历程与设计实践,从城市与建筑的空间营造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构建当下城市建筑的文化语言出发,探求现代高速发展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城市、文化三者之间的关联,以期为建筑寻求一个方式给城市予回响.  相似文献   

11.
李新娟 《城市建筑》2013,(12):33-34
建筑作为城市一个不可分割的空间体系,同时也是城市历史的延续。何振梁与奥林匹克陈列馆作为一个旧建筑改造项目。本文就如何延续历史记忆、融合当地的地域文化,打造当地特征的城市风貌,以及在设计中采用现代设计手法和技术,解决相关设计难题做了细致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张琦  谢晓英 《园林》2021,(1):21-28
文章通过4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项目的总结和反思,阐述"风景融入日常生活"这一理念深入思考的过程.从市民归属的唐山凤凰山公园伊始到城乡尺度的漳州滨江系列公园,再到山水格局的北京副中心先行启动区,最后是平民创造的北京大栅栏杨梅竹斜街.这些项目从城市到乡村,从市民到村民,从营利性到公益性,真正实践着"风景融入日常生活",持...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阶段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2011年颁布的《瓦莱塔原则》为历史城区更新这一难题提供了指导。通过对《瓦莱塔原则》的分析研究,在现代因素不可避免地介入历史环境之时,应充分挖掘其核心价值,以“价值延续”的更新思路使之与历史环境相协调,并结合恩宁路中粤博西侧箫笛文化艺术馆的实践案例,为之后在历史城区更新中的建筑实践提供参照。历史城区不仅是历史空间的物质留存,更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忆载体。历史城区的更新实践应以更加长远的眼光、更加整体的视角去认知历史文化遗产,将其与更广泛的社会需求相关联,为城市的延续性价值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14.
Tangshan is one of China's oldest industrial cities, indeed its developmental trajectory well reflects China's modern industrial history. However, what brought the city notoriety was a magnitude 7.8 earthquake in 1976, which killed 203,555 people, severely injured 137,753 more, and destroyed over 90% of the houses and roads overnight. Forty years later Tangshan has been rebuilt into a city driven by up-to-date planning imperatives and high urban synergy which have resulted in an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attracti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and the urban leadership's enthusias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angshan's industrial history, painful lessons from the earthquake, and re-development, including the port of Caofeidian and the new town of Nanhu, as well as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马清运 《时代建筑》2004,(2):108-113
把作品理解为城市进入生活的一个“港口码头”,设计师分析了宁波城市建筑展览馆的选址,三个立意、内容、形象等方面的构思。  相似文献   

16.
唐山市城市设计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扈万泰 《规划师》2000,16(3):55-57
唐山市在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遵循了较为完整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并在城市设计领域收到了明显的成效。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体形环境建设的质量,唐山市在规划管理工作中更加重视城市设计工作,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重庆大规模、快速的旧城改造与更新为背景,探讨了城市记忆与情感消逝的原因,阐释了城市记忆与情感对于一座城市及其居民的重要意义,引发人们对于当前重庆旧城改造与更新中城市记忆与情感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巷与旧宅反映了城市一定历史时期的市民生活的印痕,对其进行保护与整治能生动体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对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的选择,保护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延续城市历史风貌与特色的方法,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唐山市城市空间结构的优越性和不足,深入研究了唐山市城市空间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城市问题,探讨了唐山市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以促进城市各项功能的全面发展,可供其他城市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辉 《世界建筑》2009,(2):66-73
不同于一般城市定位在新、奇、异标准之上的规划展示馆,唐山城市展览馆的主体是由几座朴素得几乎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旧建筑构成。它的前身是位于市中心大城山西麓的原唐山面粉厂,其封闭的围墙隔阂了山与城市。因此,工厂在新的都市条件下搬迁后,市里动议将数十座规模庞大、结构完好的单层厂房和仓库彻底拆除,用开阔的绿地公园来连接山体与城市主干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