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泥沙河流电站,由于汛期大量泥沙、杂草的流入,影响了电站机组的正常运行。为此,介绍了电站技术供水系统取水口、滤水器、空气冷却器、供水管路的防、除、冲淤措施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北方多泥沙河流水库管理运用中,由于雨量稀少,气候干旱,植被较差,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库淤积。为解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和掌握水沙运动规律,根据上游河流的水沙条件、库区地形、库容大小以及水库担负的主洪兴利任务,结合水文气象预报,采和科学合理的运用方式和防淤排沙措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合理利用水沙资源,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3.
根据黄河上已建工程的运用经验和工程设计的实践,分析了泄水建筑物进口的淤堵情况和淤堵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如下的多泥沙河流泄水建筑物进口防淤堵措施:进口采用集中布置,进口采用分层布置,采用多孔口、小尺寸的进口型式,在进口前设置拦沙坎,控制进口淤沙高度,使死水位时具有一定的泄流规模,防止库水位猛涨猛落和轮流开启泄水孔等。  相似文献   

4.
朱春英 《人民黄河》1996,18(11):46-47
根据黄河上已建工程的运用经验和工程设计的实践,分析了泄水建筑物进口的淤堵民政部和淤堵带来的危害,提出了如下的多泥沙河流泄水建筑物进口防淤堵措施;进口采用集中布置,进口采用分层布置,采用多孔口、小尺寸的进口型式,在进口前设置拦沙坎,控制进口淤2沙高度,使死水位时具有一定的流规模,防止库水位猛涨猛和轮流开启泄水也等。  相似文献   

5.
徐和兴 《西北水电》1997,(2):6-11,32
尼那水电站是一座日调节的中型水电站,库容较小而来沙较多。为研究水库的减淤防淤措施和合理的运行方式,进行了坝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通过对三个不同的枢纽布置方案进行对比试验,预估了各方案在不同来水来沙和运行水位情况下的库区冲淤地形;研究了枢纽不同布置方案的排沙情况,探求了最大限度减少水库泥沙淤积,使水库长期保持有效库容的工程措施,优选了枢纽布置方案,为该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可供类似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针对水库普遍存在的泥沙淤积现象,探讨延长水库使用寿命的防淤减淤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水电站技术供水的不同型式进行了总结归纳,分析了优劣以及适用的场合,为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蒋筱民  童迪 《人民长江》2009,40(23):54-55
针对三峡船闸输水系统布置特点,重点介绍了通过控制孔口和廊道内流速大于泥沙起动流速,对进水箱涵采用变断面型式,进水孔高低错开布置,利用闸室内分支廊道的剩余压力,在其首尾布置冲淤廊道,实现全闸室出水的一套防淤体系设计。经模型试验验证,取得了在满足进流均匀性的同时减少泥沙淤积的满意效果。这种首创的与船闸输水系统设计相结合的防淤体系技术,可供建在多沙河流上的船闸输水系统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10.
老挝Xeset2水电站机组技术供水方案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老挝Xeset2水电站地处亚热带气候,水中含有大量的水生物,如何防止水生物堵塞技术供水管路及机组冷却器是机组技术供水方案选择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采用循环冷却供水的优化方案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水生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龙海军  耿清华 《吉林水利》2014,(2):50-52,59
传统的水电站技术供水水源主要是天然的河水,由于河水含有大量漂浮物和泥沙等杂质,经常出现堵塞管路等故障,导致停机检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循环冷却技术供水是一种新型的供水方式,解决了防漂浮物、防泥沙等难题。本文介绍了某水电站循环冷却技术供水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总结了该系统的优缺点,为水电站技术供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诗杰  陶建民 《水力发电》2003,29(6):39-40,45
水电机组的技术供水系统采用循环冷却方式是解决机组对冷却水质要求的一种较好的方式。八盘峡水电厂机组的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由循环水泵、循环水池和设在尾水中的冷却器组成。为了保持冷却器的防锈、防蚀和冷却效果,在冷却器表面涂有附着力很强的低热阻的涂料。循环冷却方式最适用于多泥沙或多污物等水质的水电站。近10多年来,我国已有30多座水电站采用循环供水方式。循环冷却供水方式在八盘峡水电站的应用,取代了价格贵、占地多的漩流沉沙池等庞大设施,而且提高了供水的可靠性,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袁静  方晓红  胡森 《人民长江》2014,45(23):73-76
针对江边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设备在汛期严重堵塞、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循环冷却供水系统的改造方案。在改造过程中,结合电站实际情况,在仔细斟酌、就地取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降低工程造价,对系统实施优化。优化改造后,通过现场实测了解到,该系统运行良好,可靠性更高,且改善了机组水导轴瓦、发电机上导和下导以及发电机空冷器的温升,从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检修维护费用。通过该工程案例的应用,说明循环冷却供水方案亦适合大中型地下厂房式水电站。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上游水电站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 ,1990年以前投产发电的水电站有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和青铜峡5座 ,至 1997年底 ,可估算的效益为 2 34.72亿元 ,是总投资的 5 .79倍 ,显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累计发电量2 6 2 1.0亿 k W· h,总产值 173.78亿元 ,占总经济效益的 74.0 % ,防洪效益 9.43亿元 ,占 4.0 % ,水库灌溉净效益34.2 6亿元 ,占 14.6 % ,其它综合利用效益占 7.4%。总体上来看 ,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 ,相反的有些环境条件还有所改善。另外 ,在提高龙~青段各电站的防洪标准 ,降低拟建电站的投资、缩短工期以及促进旅游业、养殖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 ,提高偏远地区人民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宝鸡峡林家村水电站技术供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团兵 《西北水电》2003,(3):46-47,62
宝鸡峡林家村水电站由于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所限,不能采用常规的技术供水方式,引进了循环技术供水方案。为类似条件的电站技术供水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拦减粗泥沙对下游河道的减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实测资料为依据,结合数学模型,重点探讨了粗细泥沙在三门峡汇流区及黄河下游河道的调整机理。计算分析表明,拦减粗泥沙对汇流区与黄河下游的减淤量比值约为0.5,其减淤效果主要在下游,对下游而言,1974 ̄1999年若将进入下游的粗泥沙含量控制在15% ̄20%,则减淤比变化范围为0.65 ̄0.80,且减少的主要为粗颗粒泥沙。  相似文献   

17.
高水头水电站在多沙河流取水发电,取水防沙是水电站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通过多种方案进行模型试验比选并逐步完善布置。结果表明:丁坝结合导流洞明渠加盖为推荐方案,导流洞明渠向库河中心延伸并加盖板,根据水流运动情况布置丁坝,利用导流洞明渠所在地形以及导流洞的运行作用,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冲沙漏斗。水沙在漏斗内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泥沙通过导流洞排放于下游,丁坝上游的泥沙淤积相对较少,下游几乎没有河床沙向下游输移,保证了电站取水口门前清,因此推荐方案是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四零四厂取水枢纽防沙设计及试验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上游昌马水库采用泄空排沙运行方式,四零四厂取水枢纽的防沙任务十分艰巨。试验表明,设计通过合理选择取水口位置、布置闸前局部防沙设施,以及两次表层取水,有效地解决了枢纽的防沙问题;特别是取水口前纵向螺旋流的存在,不仅保证了昌马水库泄空期间的大量底沙可顺利排往取水枢纽下游,同时取水口前又可实现“门前清”的最佳防沙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黄河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站面临诸多困难,需要重点研究多泥沙河流水质自动监测水样采集、样品前处理、系统远程监控等关键技术问题.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开发了带拦污栅的采样双体船和可吊装箱体,研制了具有故障自动报警和泥沙反冲洗功能的五级可调式水样前处理装置以及自动除藻装置、水下传感器自动冲洗装置、断水断电的自动保护装置等,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成功地建设了水质自动监测站.在黄河水量调度、引黄济津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自动站发挥了人工监测不可取代的作用,做到了对水污染抓得住、测得准、传得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