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机载无线激光通信具有通信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布置灵活等优点,在天地一体化高速信息网络、军用保密通信、电磁干扰环境下可靠通信等应用中有着广阔前景。为解决机载环境下激光通信光轴对准难题,通过对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特点和Y-12型飞机平台特性的分析,采用粗、精两级复合跟踪方案,设计了由被动减震结合主动抑制的粗跟踪单元和电磁振镜精跟踪单元组成的机载无线激光通信对准、捕获、跟踪(PAT)系统。Y-12飞机搭载该系统开展了双固定翼飞机间远距离、高速机载激光通信试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机载无线激光通信PAT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机载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4.
作为星际光链路的空间激光通信可建立全天候、高机动性、高灵活性、高可靠信息平台.德国空间固体激光通信由两个光通信终端及各自的实验平台组成,可模拟卫星的相对运动和抖动.其一个终端采用1064nm YAG激光器,以650mbps码率传输数据.另一终端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器,通信速率是10mbps. 相似文献
5.
6.
摘要:针对美军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obile user objective system,MUOS)卫星通信无线信道传输特性分析问题,
运用统计模型分析策略对其进行研究。在分析美军MUOS 系统(移动用户目标系统)的UHF 频段(ultra high frequency
band)和Ka 频段(K-above band)2 种通信链无线信道传播损耗、多径衰落特性等的基础上,研究MUOS 系统2 种通
信链路无线信道传播特性。分析结果表明:UHF 频段无线信道具有复杂的时变衰落特性,其传播特性受移动终端所
处的物理环境、场景影响较大;Ka 波段与UHF 频段相比干扰较小,其传播特性主要受到大气效应的影响,其中雨
衰影响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为后续开展该系统链路干扰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平台振动模拟实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对自由空间激光通信中的高精度、复合轴捕获、跟踪和瞄准(APT)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需要对平台的振动或扰动进行半实物仿真。在对通信平台振动功率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平台振动半实物模拟实验系统,通过半实物仿真得出平台的振动时域信号及其振动功率谱。通过CCD闭环检测,证明了平台振动模拟结果真实有效。将模拟产生的振动信号作为自由空间激光通信复合轴APT实验系统的激励,实现了在模拟振动和运动条件下对复合轴APT跟踪系统的实验室验证。 相似文献
8.
9.
中末交班及红外误差对捕获跟踪概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合制导的XX反舰导弹典型作战过程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复合制导红外末制导交班误差和红外本身误差对红外探测器捕获跟踪目标概率的影响,为目前流行的中末交接班制导导弹设计提供一个误差分析标准,文中针对误差影响因素作了仿真分析,并从分析中得到了一个交接捕获跟踪的较佳状态,以此状态作为参考能使中末制导导弹制导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红外末敏感子弹药为对象,研究了红外末敏感子弹药的目标捕获方法与引战配合.利用建立的遭遇模型和遭遇时间解算算法,计算了遭遇时间,并将其长短作为目标是否被捕获的判断标准,为该型末敏感子弹药的目标捕获判断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将引战配合设计融入到了目标捕获与打击策略中,由零脱靶量的确定给出了战斗部安装角设计原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标捕获判断方法较为有效,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一点对多点的激光通信技术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多卫星间组网链路通信的一个必要前提。将空间激光通信一点对多点光学原理与方法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并针对三同心球结构和旋转抛物面结构,在其视场和能量利用率上面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同心球结构视场可以达到水平和俯仰均为120°,旋转抛物面结构的视场可以达到水平360°,俯仰100°;三同心球结构随着视场的增大,能量利用率迅速下降;而在同等体积情况下,旋转抛物面的能量利用率在80°范围内比三同心球结构更高且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通信装备作战效能数据采集及分析过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从现有作战效能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出发,分析系统需求和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通信装备作战效能数据采集及分析系统.以通信装备作战效能中的抗干扰效能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例,从数据准备层面明确最能及时准确反映抗干扰效能的主要数据,从数据处理层面分析了采集数据变化趋势与作战效能变化趋势的关联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利于提高数据采集及后续分析过程的效率,可为进一步分析战场通信装备整体作战效能演变态势、实施评估决策和合理调整任务计划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大气环境对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大气附面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研究大气附面层对通信的影响,在机载激光通信试验中观察现象的基础上,从衍射光学理论着手,对试验中存在的附面层影响进行理论上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附面层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是在系统前附加一个焦距在-530 m的负透镜,造成系统焦距变化,光斑扩散,从而影响通信效果。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在系统中增加补偿透镜的方式进行补偿,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气附面层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光学方法进行补偿,补偿效果满足空间通信要求,为以后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大气环境对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大气附面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为了研究大气附面层对通信的影响,在机载激光通信试验中观察现象的基础上,从衍射光学理论着手,对试验中存在的附面层影响进行理论上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大气附面层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是在系统前附加一个焦距在-530 m的负透镜,造成系统焦距变化,光斑扩散,从而影响通信效果。这种影响可以通过在系统中增加补偿透镜的方式进行补偿,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气附面层对空间激光通信的影响,完全可以通过光学方法进行补偿,补偿效果满足空间通信要求,为以后机载空间激光通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反舰导弹末制导雷达捕捉概率的分析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舰艇有效散射截面计算方法的引入,得出了弹上雷达在不同目标特性下对舰艇的探测能力,即最大探测距离,进而寻求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导弹捕捉概率在俯仰、距离和航向三个通道内的函数关系,最终得出了不同舰艇条件下雷达散射特性对反舰导弹捕捉概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