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赟  贾艳敏  王瑞  王佳伟 《钢结构》2019,34(7):75-79
自振频率的研究对连续钢箱梁尤为重要,为了研究影响三跨预应力连续钢箱梁自振频率的因素,以模型试验结果为基础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了前两阶自振频率及振型;并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三跨预应力连续钢箱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有限元模型的分析结果和模型试验的模态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故用该有限元模型分析预应力钢束张力大小、附加质量的大小和边跨与中跨的跨径比对三跨预应力连续钢箱梁前5阶自振频率的影响规律,并对其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筒承式群仓的地震作用分析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命平  孙芳  高立堂  荆超  滕锴  耿树江 《工业建筑》2005,35(10):29-32,8
通过模型试验及计算机分析,对钢筋混凝土筒承式群仓的自振特性及地震作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提出了筒承式群仓平动自振基频、结构基本振型指数的计算公式及简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T梁体外预应力加固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体外预应力钢索自由长度控制,提出减震器布置的钢索建议长度。详细阐述了新型箱式锚板锚固系统和改进型转向器的构造设计。开展了简支T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设计工程实践,并进行加固前后的受力性能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高等级公路中多跨中等跨径桥梁应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形式及其后期预应力效应、徐变等影响,并结合模型试验和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供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预应力巨型网格结构形式即张弦巨型网格结构,通过在巨型网格结构的横向引入预应力钢索和格构式撑杆来提高结构的横向刚度。对比分析两种结构的自振频率和若干低阶振型特征,计算研究了矢跨比、横向大网格数量、钢索的初始预应力等不同参数对张弦巨型网格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出了提高结构横向刚度措施的重要结论,为该结构的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预应力简支钢箱梁的受力特性,考虑预应力索与钢箱梁的相互作用,建立了有限元计算模型,有限元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全过程仿真计算,并对梁的荷载—位移曲线,跨中截面应力以及跨中截面应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高峰 《建材与装饰》2009,(7):335-336
笔者结合公路中多跨中等跨径桥梁应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剖析了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的形式及其后期预应力效应、徐变等影响,并结合模型试验和工程实例进行分析比较,对先简支后连续体系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供工程师参考。  相似文献   

8.
预应力索拱结构施工技术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秦杰  沈世钊 《工业建筑》2006,36(5):91-94
海关总署西配楼为5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建筑功能改变,需在原结构顶部新增一层。新增拱形屋顶结构形式为预应力索拱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预应力索拱结构,然后使用施工仿真计算方法对结构不同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对不同荷载工况下结构变形及应力进行了分析,校核了钢结构及预应力钢索选型,确定了施工时预应力钢索初始预拉应力。为对该结构形式进一步研究,选取了一榀预应力索拱结构进行了1∶1模型试验,模拟预应力钢索张拉过程。另外,介绍了预应力索拱结构的施工技术,包括钢索张拉技术、应力监控技术等,并提供了部分张拉转换件做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建立了普通连续钢箱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试验梁加载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改为“应用Midas/Civil土木结构专用分析与优化设计软件建立普通连续钢箱梁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制作的1个2跨直线连续钢箱梁加载全过程进行分析”,将有限元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并可以利用Midas对预应力连续钢箱梁作进一步的分析。利用Midas所建的有限元模型对预应力连续钢箱梁的荷载一位移曲线、正应力云图、跨中截面正应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利用Midas所建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预加力大小、梁的跨高比对预应力连续钢箱梁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
大跨度预应力加劲式组合梁楼盖体系是在组合梁和预应力结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新型楼盖体系。针对该楼盖结构,考虑楼盖板厚度、肋梁高度、预应力筋布置位置(即偏心距)等参数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Block Lanczo法计算其各阶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显示,肋梁高度和偏心距与基频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板厚度与基频之间近似呈抛物线形关系;肋梁高度对于楼盖基频的影响大于板厚和偏心距。分析结论对工程设计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型预应力钢箱梁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哈尔滨市一公路桥修复工程为背景,介绍预应力钢箱梁的计算方法.文中所建立的简支索梁的基本概念及其假设和方程,为模型试验和实桥检测所验证.文中还推得张索对梁刚度提高系数,亦称张力参数,并建立其控制式,便于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灾下混凝土梁桥截面损伤所导致的梁端预应力损失问题,研究了火灾高温传导模式和热传导混合边界条件,设定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火灾场景,给出了混凝土高温强度与刚度的衰减模型和烧损层计算方法;采用热力耦合计算方法和子模型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火灾场景中混凝土箱梁梁端区域钢束预应力时程变化曲线;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混凝土箱梁梁端截面不同钢束预应力的时变状态,揭示了火灾条件下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规律;通过曲线的最优与最差拟合及比较分析,提出了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处于箱梁梁端腹板上部的钢束预应力变化趋势受梁底部火灾面积的影响,梁底部受火面积较小时,随延火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增加趋势平缓,梁底部受火面积增大时,随延火时间的增加平缓衰减;处于箱梁梁端腹板中部的钢束预应力随延火时间的增加始终呈减小趋势,处于腹板下部的钢束预应力随延火时间的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延火至120 min时梁端钢束预应力的衰减终值介于常温下初值的94%~96%;提出的混凝土箱梁梁端预应力衰变计算公式简洁,可为类似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端部结构的抗火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谈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监控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喜贵 《山西建筑》2009,35(32):138-139,145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后张法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预应力材料、张拉设备、预应力筋加工布置、混凝土浇筑、张拉工艺、压浆封锚等施工关键性控制技术,以确保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一种预应力曲线梁新型布筋形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存在弯扭耦合现象,预应力曲线梁桥受力十分复杂。梁内的预应力钢束为空间曲线,其线形会对曲线梁的受力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提出一种可用于曲线箱梁的预应力钢束新型布筋方式,并对采用新型和常规预应力布筋方式的两根曲线箱形梁进行受力性能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两根梁的裂缝发展规律、破坏形态、钢筋应变特点;并通过弯扭相关方程对比研究试件的复合受扭特性和承载能力。研究表明,新型布筋方式较常规布筋能显著改善箱梁的正常使用性能,但对极限承载能力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提出进一步提高预应力效率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供预应力曲线梁桥设计和应用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邓成宏 《山西建筑》2010,36(9):313-314
根据预应力值的理论计算公式和预应力损失的弯矩计算公式,估算在不同实测管道摩阻系数影响下31.5m跨度预制箱梁跨中预应力值和箱梁跨中截面的弯矩损失,并从施工技术角度分析如何更好地控制预应力管道摩阻对预应力值的影响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  相似文献   

16.
鲁林 《山西建筑》2012,38(25):117-119
运用箱梁桥竖向预应力无损检测方法,分析了影响竖向预应力精轧螺纹钢张拉力不足的原因,总结了影响竖向预应力张拉质量的具体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提高了精轧螺纹钢筋竖向预应力体系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以新建武汉火车站为例,对轨道和站台合一的饰面清水混凝土鱼腹式单箱五室简支梁,从模板体系、混凝土、钢筋及预应力工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系统提出了此类特殊、复杂的简支箱梁施工设计、工艺、监控等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模板设计、制作、表面处理,高性能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浇筑、振捣,施工期结构分析与监控等工艺措施.工程实践应用表明,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8.
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S型曲线预应力连续箱梁桥的现场原型试验 ,实测了多种线型的预应力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值 ,确定了局部偏差影响系数k和预应力钢索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 μ的取值 ,建议了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模式。在正式张拉阶段 ,现场实测了部分空间多曲线型钢索的预应力摩擦损失 ,对施工过程中钢索的预应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行监控。同时 ,实测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空间多曲线型预应力钢索预应力摩擦损失的计算模式和计算参数取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苏州河某桥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张拉过程中5号节段梁底出现混凝土剥落、损伤、钢筋脱钩等缺陷,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经分析为钢筋数量不足、局部混凝土径向应力过大所致。采用修补钢筋、浇注混凝土、重新张拉等方法修复。修复结果表明,梁体强度和梁体质量均达到要求,取得了满意的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