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某金矿石为少硫化物金矿石,矿石中金矿物粒度细小,微细粒金矿物占89.15%。金矿物与脉石和黄铁矿关系十分密切,其中脉石矿物粒间金占62.19%,黄铁矿与脉石粒间金占17.82%,有13.58%的金矿物包裹于脉石矿物中。浮选试验磨矿细度为-0.075 mm占75%,捕收剂采用SK和丁基黄药优化组合,一次粗选,二次扫选,二次精选,在原矿金品位为1.88g/t时,试验获得金精矿金品位45.05g/t,金回收率为82.35%。  相似文献   

2.
《黄金》2015,(9)
某金矿石具有微细粒、高砷、含碳、含泥量大的特点,其金矿物粒度及载体矿物粒度均很细,且金的赋存状态复杂,除与黄铁矿等硫化物矿物密切共生外,还有部分嵌布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采用单一浮选或氰化浸出工艺均难以获得理想的回收指标。通过采用调整剂HS,两段磨矿两段选别流程,可获得金品位23.62 g/t、回收率67.22%的金精矿;采用试剂YC对浮选闭路尾矿进行预处理氰化浸出,金作业浸出率为71.25%,对原矿金回收率为23.36%,联合流程金总回收率可达到90.58%,技术指标较好。  相似文献   

3.
李强  何建璋  王毓华  李彦  张垒  唐子君 《黄金》2014,(12):45-49
新疆某金矿矿石载金矿物与脉石矿物之间嵌布关系复杂,围岩蚀变强烈,含泥量大,泥化现象严重,对载金矿物的浮选影响较大。针对该矿石的特点,通过配合使用捕收剂Y89-0、异戊基黄药和Z-105,以及采用泥砂分选工艺,获得了良好的技术指标,金回收率得到显著提高。原矿金品位为3.43 g/t时,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回收率90.86%、金品位42.40 g/t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4.
针对青海滩间山金矿矿石泥化严重,“全泥氰化+浮选”联合工艺指标不理想问题,进行了实验室优化试验研究,并进行了生产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浮选将易浮金矿物、载金矿物及难抑制泥质产物优先富集至最终精矿;降低矿浆浓度,减少泥化矿物团聚对载金矿物的包覆;在确保氰化尾矿除氰效果正常的前提下,采用增加捕收剂加药点,强化对难选金矿物及载金矿物的捕收能力等3种措施,浮选作业金回收率提高了15.40百分点,精矿金品位由7.10 g/t提高至12.29 g/t;现场浮选生产指标稳定,月可增加经济效益约171万元。该工艺改进可为类似矿山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宋超  陈小辉  张晗  郝福来  王鹏 《黄金》2022,(7):80-83
某金矿尾矿金品位1.00 g/t,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确定采用浮选—低氰浸出联合工艺综合回收尾矿中金。试验结果表明:浮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19.32 g/t、金回收率38.54%的金精矿,浮选尾矿金品位0.60 g/t;浮选尾矿低氰浸出的金浸出率76.67%,浸渣金品位0.14 g/t;金总回收率85.66%,选别指标理想。浮选—低氰浸出联合工艺为该类尾矿资源综合回收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梁泽来 《黄金》2022,(10):78-81
某金矿石中可供回收的有价元素为金,品位为1.78 g/t,现场生产流程为全泥氰化浸出工艺,为解决矿山面临的环保压力,实现清洁生产,探索新的选矿工艺替代现有全泥氰化浸出工艺。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通过单一浮选、重选+浮选选矿工艺流程对比,确定采用重选+浮选工艺流程。结果表明:重选+浮选工艺流程获得的重选精矿金品位3 034.60 g/t,浮选精矿金品位16.85 g/t,重选+浮选金总回收率94.80%,金回收指标与现场全泥氰化浸出工艺指标相当。对浮选精矿进行金硫分离探索试验,获得了金品位68.25 g/t、金作业回收率84.95%的金精矿,硫品位42.21%、含金3.25 g/t的硫精矿。研究结果为同类矿山实现清洁生产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某微细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金品位5.08 g/t,金矿物以包裹金为主,且粒度分布不均匀。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重选、浮选、氰化浸出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单一浮选工艺,金回收指标不理想;采用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工艺,金综合回收率为86.45%;对重选—重选尾矿浮选得到的尾矿进行氰化浸出,金综合回收率可提高至94.55%;采用联合工艺流程处理该矿石是可行的,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8.
周瑶 《黄金》2023,(6):39-43
某金矿床位于坦桑尼亚太古代绿岩带中,属于脉状构造蚀变岩型矿床。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含金5.17 g/t,砷0.43%,硫2.50%,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铁矿、毒砂、磁铁矿、菱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碳酸盐、绿泥石、黑云母、黏土矿物;金矿物主要为自然金,载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石英;金矿物嵌布状态以包裹金和粒间金为主,分别为49%和47%,裂隙金较少;金矿物粒度非常细小,以微、细粒金为主,占92.5%。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工艺探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重选、全泥氰化浸出和浮选等单一流程,金回收率较低;为进一步提高金浮选指标,进行了磨矿细度、捕收剂、活化剂、起泡剂等药剂制度和流程结构优化试验,确定采用浮选+尾矿浸出工艺流程。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浮选闭路流程金精矿金品位44.70 g/t,金回收率83.56%;浮选尾矿氰化金作业回收率34.41%,金总回收率89.22%。  相似文献   

9.
甘肃某细粒浸染型金矿石中金主要以包裹金形态存在,且载金矿物黄铁矿与脉石矿物连生关系复杂。针对该矿石的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最佳试验条件下,采用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可获得金品位30.17 g/t、金回收率81.23%的较好指标;硫精矿经氧化焙烧—氰化浸出,金对原矿的回收率为6.96%,金总回收率达88.19%。  相似文献   

10.
刘西分  常红 《黄金》2016,(1):52-55
甘肃某金矿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微细,属于典型的高砷高碳难处理类卡林型金矿。对该矿石采用单一浮选工艺进行处理时,金回收率仅为21.37%;直接全泥氰化时,金浸出率仅为34.62%。根据矿石的性质及探索试验结果分析,确定采用浮选碳金精矿—碱浸预处理—氰化炭浸工艺进行处理。通过优先浮选可浮性较好的碳,消除碳对氰化浸出"劫金"的影响;利用高浓度氢氧化钠对砷黄铁矿及硫化矿进行化学分解,打开包裹金;再利用氰化炭浸工艺浸出回收金。该工艺在1 000 t/d炭浸厂应用时,可以获得金品位130.21 g/t、回收率12.18%的碳金精矿,尾矿氰化炭浸金作业浸出率72.16%,原矿金综合回收率达到74.34%;这对中国西部类卡林型金矿的生产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含碳微细粒金矿石浮选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雪 《黄金》2011,32(11):52-55
该矿石中金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主要包裹在黄铁矿、毒砂及脉石矿物中,碳含量较高.针对该矿石性质,试验采用磨矿细度w( -0.038 mm)80%,预先浮选脱碳,二次粗选作业加入适量的脉石抑制剂等措施,获得混合精矿金品位37.35 g/t,金回收率为86.70%.脱碳与不脱碳工艺相比,精矿金品位提高了2.55 g/t,金回收...  相似文献   

12.
对云南某贫硫化物稀疏浸染型金矿石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氰化工艺不适宜处理该类矿石;采用原矿重选—浮选闭路工艺流程,可获得重选精矿金品位464.20 g/t,金回收率30.95%,浮选精矿金品位66.32 g/t,金回收率57.60%,总回收率88.55%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任洪胜 《黄金》2013,(5):54-57
对广西某微细粒浸染型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提金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在原矿金品位12.00 g/t时,采用原矿浮选—浮选尾矿氰化工艺流程,获得浮选精矿金品位41.30 g/t,金回收率29.93%,浮选尾矿氰化金浸出率71.24%,金总回收率为79.85%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云南某金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自然金的颗粒细小,属于微细粒金,且与脉石关系密切,同时矿石中又含有一定量的粘土矿物,对分选不利。对该矿石采用浮选法富集金矿物,采用Na2CO3作为矿浆pH值调整剂,水玻璃和六偏磷酸钠作为组合抑制剂,异戊基黄药和丁胺黑药为混合捕收剂,实现了含金矿物与脉石矿物有效的分离。在原矿金品位为3.15g/t的条件下,获得了精矿金品位为63.21g/t,金回收率为89.30%的良好试验指标,可望为类似金矿石的分选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四川某金矿氰化尾渣为研究对象,针对其载金矿物和脉石矿物单一,金品位高(2.40 g/t),载金矿物被氰化物强烈抑制及轻度泥化等特点,确定采用浮选法回收金。经过单因素条件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即磨矿细度-0.074 mm占65%,硫酸用量350 g/t,水玻璃用量250 g/t,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150+75)g/t,经过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两次扫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了金品位为94.88 g/t、金回收率为89.68%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6.
臧文优  赵娜  王路平  刘慧  段明铭 《黄金》2021,42(2):59-62
针对甘肃某大型卡林型金矿原矿泥化严重、金嵌布粒度微细、载金矿物硬度及解离度差异大等难题,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重选—阶段磨浮—尾矿浸出工艺,可获得较好指标;重选精矿金品位1603.00 g/t,浮选精矿金品位52.72 g/t,浮选尾矿经环保型提金剂浸出后,浸渣金品位降低至0.64 g/t,金总回收率达...  相似文献   

17.
鉴于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新疆某金矿拟采用浮选工艺替代原氰化炭浆工艺。通过对其金矿石工艺矿物学及浮选条件试验研究,获得了较好指标。在最佳的浮选条件下,金精矿金品位18.89 g/t、金回收率91.56%,并从工艺矿物学角度分析了金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周文涛  于鸿宾 《黄金》2023,(4):44-47+51
某贫硫化物微细浸染型金矿石中金矿物粒度较细,-0.010 mm微粒金占81.16%,金矿物主要以包裹金和粒间金形式存在。针对该矿石性质,开展了原矿全泥氰化和浮选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原矿全泥氰化工艺,金的回收效果较差;采用浮选工艺,在适宜的浮选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三次扫选、中矿再磨流程,可获得金品位27.64 g/t、金回收率88.88%的金精矿;中矿再磨浮选是处理该矿石较为合理的选矿工艺。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石英脉型含金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重选—重尾浮选试验及金流失状态考查。研究结果表明:金为唯一有价回收元素,金品位为1.78 g/t。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银金矿形式存在,以包裹金(占45.33%)形式嵌布。粒度主要集中在-0.037 mm,占78.98%。采用重选—重尾浮选工艺,总金回收率为94.80%,浮选尾矿中流失的金矿物主要以脉石矿物包裹金形式存在,目的矿物浸出效果良好,金流失特征符合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洛南某高碳难处理金矿石性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浮选—尾矿焙烧—水淬—氰化浸金工艺流程可获得较好试验指标;浮选闭路流程获得金粗精矿金品位42.14 g/t、金回收率61.88%,金精矿金品位16.26 g/t、金回收率11.49%;尾矿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为75.68%,金总回收率达到9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