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龙头沟金矿是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内的一处中型金矿床,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通过对Ⅰ-1号和Ⅳ-1号主矿体的黄铁矿晶形及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黄铁矿晶形较为简单,以五角十二面体占比最高,总体上晶形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五角十二面体、聚形、立方体和八面体;1 160 m中段矿化最强,其次为1 080 m中段,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载金性优于其他晶形;黄铁矿的S含量为52.71%~67.80%,平均值为55.79%,Fe含量为28.66%~45.33%,平均值为42.43%,总体为富硫亏铁型;Co/Ni比值介于1.38~13.33之间,平均值为2.88,Se含量约为4×10-4,S/Se比值介于0.76×103~5.39×103之间,表明龙头沟金矿为岩浆热液成因;晶形得分数X和D值分别为0~-13.33、0.652~1.089,基本位于矿体中下部位。结合地表矿体出露和剥蚀情况,认为深度仍具有一定找矿潜力,尤其是主矿区155线以东1 080 m中段下部和矿区以西香沟地区仍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3.
4.
陕西龙头沟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龙头沟金矿赋存于砂岩地层中,受背斜翼部剪切断裂控制,呈脉状成群分布,主要蚀变有硅化、(铁)碳酸盐化、重晶石化和黄铁矿化。矿石的稀土元素总量为56.1×10-6~291.0×10-6,ΣCe/ΣY变化范围为0.362~1.304,平均为0.941,稀土分布以平坦型为主;δEu变化系数范围为3.35~8.58,平均为5.12;δCe变化范围为0.73~0.74,为Ce负异常;Sm/Nd变化范围为0.313~0.447,大于0.3,反映其物质来源有幔源特征。δ34S变化范围为0.39‰~3.74‰,表现为深源或幔源硫。δ30Si值为0.2‰,反映成矿与花岗岩岩浆热液活动有关。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本区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成矿温度为260~280℃,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构造控制的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东省龙泉站金矿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龙泉站金矿区地质体(金矿体、金矿化体、断层)三维模型的解决方法,利用VC^++和OpenGL语言开发了针对金矿的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系统,在该系统中以金矿区已有的地质体剖面为基础数据建立了矿区金矿体、金矿化体、断层的三维实体模型;模型展示了金矿地质体的空间形态及相互关系,显示了矿化蚀变带特征;并根据模型显示形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区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预测。因此,金矿区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对于完善数字矿山工程、提高生产工作效率、加快矿业信息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马蹄沟金矿已有的勘查工程数据和研究成果,利用Surpac软件平台建立了马蹄沟金矿区三维可视化地学模型,三维直观且定量地展现了马蹄沟金矿地形、地层、构造和矿化域基本情况。综合研究了该矿区金矿化的空间分布规律,认为马蹄沟金矿体主要沿NW-SE向展布延伸,罗汉寺—瓦窑上韧脆性逆冲推覆断层(F9)及其派生和演化构造是本矿区主要控矿构造。随着高程由高到低变化,矿化强度有减弱趋势,且呈现出不连续特征;矿化有向深部延伸的趋势;1 450~1 550 m中段是该矿成矿有利区段。通过对马蹄沟金矿化分布规律和矿化强度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化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在矿区圈定出2处找矿预测靶区。研究结果为该矿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8.
10.
我国大多数矿山面临严重资源危机,因此针对矿山深部和矿山周边找矿工作间加大,才能使矿山资源危机问题得到优化解决。本文讨论了当前三维地质建模的具体方法以及建模可视化,根据实际具体情况,进行钻孔数据的某一具体矿山的商为地自建模以及建模可视化的具体过程分析,并在沂南金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矿山矿床三维模型是"数字化矿山"的基础,是矿床的数字表征。以内蒙某矿为研究对象,根据地质数据库,利用Surpac三维矿业软件构建了该矿床的三维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动态直观的反映了矿体空间形态、分布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对矿体进行了储量估算,为矿山进一步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康山金矿位于东秦岭-大别山钼成矿带内,断裂发育,岩体众多,钼-金-铅锌矿床发育,成矿条件优越。康山金矿受控于EW向马超营断裂带与NE向康山-七里坪断裂带交会部位,分布在深部隐伏的中酸性岩顶部。矿区内蚀变分带既有面状分布,也有线状分布,主要蚀变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和碳酸盐化等。矿区内矿脉(体)呈NE向展布,具有成群、成带近等间距分布规律。矿石类型有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蚀变及矿化受岩体与脉体联合控制。通过分析区域成矿条件,总结矿区成矿规律,建立了“岩浆成岩(斑岩)成矿(Mo-Cu(Au))-岩浆期后气-液交代蚀变成脉(石英脉)成岩(蚀变岩型)成矿(Au-Pb-Ag)组合模式”,并认为在康山金矿深部或外围可能也存在斑岩型Mo-Cu(Au)矿床。蚀变岩型矿床是区内主要的矿床类型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