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挖掘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坑院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色与文化内涵,对刘寺村的村落形成发展、村落格局及形成因素、公共空间、建筑空间四个方面分析其空间形态特征与构成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刘寺村选址变迁与营建思想、人口增长、地坑院营造技艺的发展等关系密切;村落形态呈现"大分散、小聚居"格局,受地形地势、姓氏血缘、街巷格局、景观布局等影响较大;刘寺村特色公共空间为寺庙、窑皮、泊池等,就建筑空间而言,其建筑群体布局呈现出"相交""并排"两种特殊形式,其形成归因于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固新镇村庙在传统村落中的特点与意义,介绍了村庙选址与布局,对村庙在村落形态中的景观作用进行了阐述,从而总结出村庙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竹桥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古建筑保存数量众多,村落布局特色鲜明。该文主要介绍竹桥村的空间形态,分析了竹桥村空间的要素组成,讨论了空间形成的因素。空间形态要素是空间形态形成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建筑和景观构成。竹桥村的空间要素,主要有村中的八口水塘、村落入口处的几座门楼和品字三井等,这些要素也是构成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竹桥村的空间形态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扇形的村落平面、七星伴月的村落布局和层层递进的村落入口。而竹桥村的空间形态,则是受到地理、商业、防御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闽北建瓯的传统村落大都有着良好的人居环境,其中郑魏传统村落建村历史悠久,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在历史的发展中与复杂多变的山水地貌格局相互融合,从村落选址到建筑布局都蕴涵着其村落形态特征的精妙之处。通过对闽北建瓯郑魏村村落空间形态在其整体村落格局、内部空间秩序、建筑形式的特征研究,从宏观到微观视角探究其村落空间要素,解析郑魏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论文聚焦西安市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典型类型,依据其肌理模式进行类型划分,结合实例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与选址布局、街巷空间及建筑布局的关系,辨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主要影响因素,试图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及建筑布局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的方法,进而为西安市传统村落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川底下村和山西丁村为研究对象,从村落选址、布局特点、道路系统等方面,比较了两者在形态上的各自特点,并且对村落的重要组成要素,即民居的院落空间、平面组合、建筑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寻找出隐藏于不同表象背后,而本质相同的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及其对两个村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结构是村落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它作为村落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影响着村落的空间形态.文章以血缘型传统村落光村为例,把家族结构与村落空间形态两个系统要素进行关联性分析,探究家族结构与村落形态在空间维度的耦合与时间维度的变迁关系,揭示家族结构对村落的内部结构网络以及村落空间肌理演变的影响,希望为主姓家族传统村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一种新的解析途径.  相似文献   

8.
王挺  宣建华 《华中建筑》2011,29(2):164-167
在中国漫长的社会文明史中,宗法制度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的构成,该文即从宗法制度的角度来探讨其对聚落肌理构成的影响,同时以浙江省的四个村落:郑宅村、厚吴村、俞源村、霓霞山村为例,来分析宗祠影响下的村落肌理形态。  相似文献   

9.
通过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切入,运用文化景观基因识别技术,构建文化景观基因识别体系,从环境、布局、建筑以及文化等方面对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基因特征进行挖掘并解析,再运用GIS对区域内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地理环境、水系河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石门河沿线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方面:环境对村落选址影响较大,形成了山中谷地、背山面水、近山山麓的选址类型。布局方面:村落整体布局可分为组团型、条带型和离散型三种形态。街巷结构可分为网格型、鱼骨型和树枝型。建筑方面:院落以合院式布局居多,材料大多为砖、石和木。文化方面:传统文化主要体现在民俗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渐水凹村位于河北省沙河市刘石岗乡,村落分布有大量清代及民国时期民居建筑,构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村落。文章从地区、人文、村落结构、建筑营造四个方面由大到小对渐水凹村进行介绍,由此强调人们对此类村落的关注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结构形态与建筑形态的分析,从建筑与结构的辩证关系角度阐述了结构设计发展史中的主要流派和思想,并对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产生的异形建筑及相应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分析。最后,作者对未来的结构设计进行了展望并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邬阳明 《华中建筑》2000,18(4):42-44
千姿百态的建筑,构成了大千世界一道道多彩的风景线,弧形建筑便是那风景线上的一处处闪光的亮点,该文通过实例,论述了弧形建筑形式多样、体态多姿、巧妙运用、场景生辉。  相似文献   

13.
探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关农村住宅实现节能、环保和再生能源利用的途径,以及可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周成斌 《华中建筑》2003,21(6):17-19
分析了建筑角部这一重要部位的演变和分类,指出建筑角部所具有的形体和空间的双重意义,并结合经典建筑介绍了角部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任书斌 《华中建筑》2005,23(1):70-71,80
在世界建筑不断探索前进的今天,一些建筑师利用先进的建筑工业技术,在立面形式上采用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手段,给建筑创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从本质上分析,这些变化决不仅仅是建筑形式单方面的变化,更牵扯到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师的人文精神、符合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大趋势。中国建筑师应该全面的分析这些变化,决不能以偏概全,只关注外部形式,不讲究创作内涵。  相似文献   

16.
形式追随什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江华 《建筑学报》2004,(11):76-77
“形式追随什么”是建筑设计理论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尤以“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最为广泛。本文针对这一观点的局限性进行了多方的比较和分析,并指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答案,而在于其背后所隐含的认为建筑形式的生成具有逻辑因果关系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7.
薛力 《华中建筑》2001,19(2):49-50
通过桐庐灯塔的设计过程,本文论述了建筑功能,形式和环境这三者的关系井指出建筑的形式是对其功能的环境表达。  相似文献   

18.
彭雷  马春波 《华中建筑》2004,22(4):15-20
通过对瑞士两位著名建筑师设计手法的比较,揭示出尽管他们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外观截然不同,但二者都在执著地探索建筑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赵卓 《城市建筑》2006,(7):85-87
集合形态作为一种新的城市思维,旨在探索人性尺度之下建筑群体间的都市状态,关注公共空间整体公共性的建立。本文以桢文彦的城市思想形成、发展过程为线索,介绍了以集合形态理论为基础的城市思想。  相似文献   

20.
郭屹民 《时代建筑》2011,(6):96-101
文章通过对惠生(南京)化工有限公司办公楼的解读,引申出对当代建筑设计中概念与作品,抽象与具象,乃至建筑自主性与客观性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结合当代语境,引发出"什么是建筑"的追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