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星民 《石材》2001,(11):43-46
3 天然文化石的装饰性能及手法 天然文化石与一般石材不同之处在于其装修手法的不同。一般石材装修时,主要以其平板面或蘑菇面示人,形状较为规则而显拘谨,装修手法较单调,装饰效果比较平面化,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平淡;而天然文化石的装修手法丰富多变,目前其装  相似文献   

2.
简单概括了文化石的功能,从文化石的体积密度、吸水率、养护环境和水灰比4个参数对文化石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文化石的体积密度逐渐增大;文化石的吸水率小,并且具有足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3.
读者问答     
装饰混凝土与GRC是一回事吗?装饰混凝土的范围比较宽泛,凡是在造型、表面质感与色彩方面具有装饰性,或与其他材料复合实现装饰性的混凝土或水泥基材料制成品,都属于装饰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可能是预制混凝土(PC),如清水混凝土装饰墙板;可以是高压蒸养轻质混凝土(ALC),如表面仿石仿瓷砖的装饰性墙板;可以是轻质混凝土(LC),如在自然风格建筑和庭院小品中应用较多的文化石;还可以是玻璃纤维增强的混凝土(GRC)。  相似文献   

4.
1文化石的概念文化石是建材的一枝奇葩 ,在欧美国家应用非常普遍 ,近几年来在国内也开始流行起来。该产品首先由美国开发与生产 ,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最初 ,这种饰面材料主要用于木结构的高级别墅 ,以取得类似于美国西部古城堡的风貌 ,现已广泛用于各类现代建筑。因文化石具有浓厚的原始与天然的风味 ,用于现代建筑 ,相得益彰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故此得名。2装饰效果与应用范围文化石是泛称 ,可分仿风化砖与文化石2大类。前者似古建筑上的墙砖 ,具有历经沧桑的剥蚀的表面质感与色彩 ,装修后赋予建筑物以古典欧美式的风貌 ,具…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3)
液体聚氨酯橡胶耐磨、耐油性能优异,主要应用于各种零部件的制作,而在柔性模具领域的应用几乎为空白。本文通过实验找出了一种可用于制作柔性文化石模具的有机硅改性聚氨酯橡胶PU-30,并利用GYR-18硅树脂脱模剂解决了聚氨酯橡胶模具与水泥文化石产品之间的粘结,为聚氨酯橡胶在文化石行业的广泛使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由于目前制备文化石结构料的陶粒混凝土密度较大、保温效果差,上墙自重大、易脱落等缺陷。通过引入泡沫制备泡沫陶粒混凝土并应用于文化石结构料工艺中,为获得性能最佳的泡沫陶粒混凝土,试验研究了不同的发泡液浓度、陶粒掺量、泡沫掺加量对泡沫陶粒混凝土强度、干密度、吸水率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掺泡沫的陶粒混凝土具有干表观密度轻、导热系数小、新拌浆体和易性良好、强度较好等优点,在陶粒掺量40%时,使制成的装饰保温文化石性能优异,更利于粘贴上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正> 一、基本性能的预测和确定要想获得满意的建筑及其隔热处理,首先应当能预测到设在某一部位的隔热防潮层的性能可达到何种程度。用于住宅建筑的隔热材料,要具备可防止表面结露的隔热性能和防止内部结露的防潮性能,而且还要具备一般建筑所需的全部保温性能。这三点是首先确保的。同时,还要根据节能要求的社会条件和  相似文献   

8.
金左培 《建筑节能》2002,30(5):27-28
文化石是流行于欧美国家至今盛行不衰的一种饰面制品,它以水泥基的无机材料制成块状或片状,系人造石材,使用时籍助粘合剂或水泥净浆、砂浆直接粘贴到基体上.因其形状、表面纹理、色彩、质感皆与天然岩石酷肖,装修后的建筑物一似天然石材砌筑而成,营造出特殊的文化氛围,故名"文化石"(Cultured Stone).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室内装饰“文化石”不断推陈出新,各种优质文化石在设计师的独具匠心的设计下,产生了丰富的空间装饰效果。文化石有天然与人工两种,天然文化石包括板岩、锈岩、砂岩、石英等,它们是火成岩沉积变质而成的一种天然艺术品。人造文化石是以天然石粉的材质为母本,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一些高档建材悄悄挤进市场,逐步改变人们的居家环境,有的还挤掉建陶市场,使得本来就竞争十分激烈的建陶市场又受到外来压力,值得引起人们注意。 这些材料是: 1、文化石。用于别墅的厅内,一般只用几个平方米作点缀,显示大自然之美效果特好,反映了人们对都市的厌倦和返回大自然的渴望。天然文化石150--550元/平方米,韩国产文化石450—500元/平  相似文献   

11.
周梓荣 《工程机械》2004,35(12):48-52
在高速、高频冲击载荷条件下的冲击活塞是凿岩机的关键零件,必须具备很高的强韧性、耐磨性和抗冲击疲劳性能,当以水为工作介质时,冲击活塞还须具备优良的耐腐蚀、耐高速水流流蚀及耐边界摩擦磨损等综合物理机械性能。介绍了凿岩机冲击活塞的受力状态、失效形式及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优质低碳合金钢表面QPQ复合氮化处理、表面镀硬铬、表面等离子喷涂纳米陶瓷及奥氏体与马氏体不锈钢材料的适用性能,介绍了其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复合结构的冲击活塞,初步试验表明,能基本上满足水介质特别是海水介质条件下对冲击活塞苛刻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
人工合成文化石一直采用有模产生,投资大,折旧费高,速度馒。为克服现有技术的弱点,我们研究成功了无模生产文化石的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将生产投资降低95%,模具折旧降为零,生产速度快,制品精度高。本技术的研究成功,对推动文化石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人造文化石的起源人造文化石是建材行业的一朵奇葩,它首先由美国开发和生产,迄今已有约60年的历史,是流行于欧美国家至今盛行不衰的一种饰面制品。最初这种饰面材料主要用于木结构的高级别墅,以取得类似于美国西部古城堡的风貌,现已广  相似文献   

14.
U型玻璃是一特种玻璃。产品纵向呈条状,横截面与英文字母U相似(图1)。U形玻璃的问世是建筑玻璃由板材向型材的一种变革。 一、U形玻璃的种类和性能 (一)分类及尺寸 U形玻璃按颜色可分为有色的、无色的;按材料可分为夹丝和不夹丝;按表面状态可分为平滑和花纹。其规格见表1。 (二)U形玻璃的性能 1.光学性能。U形玻璃与普通玻璃一样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表面压花的U形玻璃还有漫射性能。其透光率为: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1)
为研究纳米结构差异性对冷凝传热性能的影响,通过化学刻蚀法、电化学沉积法、水热法等方法制备了不同结构的Cu(OH)_2纳米线、C_(36)H_(70)CuO_4纳米片及CuO纳米花等疏水表面。实验测得Cu(OH)_2纳米线表面静态接触角最大,达到151.9°;而C_(36)H_(70)CuO_4纳米片表面和CuO纳米花表面接触角较为接近,分别为130.5°和124.7°。通过冷凝传热对比实验发现,Cu(OH)_2纳米线和CuO纳米花结构表面能够维持稳定滴状冷凝,且CuO纳米花结构表面传热性能最佳。虽然液滴在C_(36)H_(70)CuO_4纳米片表面成核密度最大,但由于无法维持稳定的滴状冷凝,其传热性能不到纳米花表面的50%。此外,传热性能测试实验后,Cu(OH)_2纳米线和CuO纳米花表面性质基本保持不变,但C_(36)H_(70)CuO_4表面接触角下降到82.6°,试样表面的片状多孔纳米结构因C_(36)H_(70)CuO_4在高温蒸汽中分解而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6.
利用自行合成的氟碳表面活性剂FC-1和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OBS)复配后对磷酸铵盐干粉进行改性,制备了抗复燃干粉灭火剂,并以疏油率、疏水率和疏油时间为依据对两种氟碳表面活性剂的配比及添加量进行优化。当氟碳表面活性剂的总添加量为干粉基料的0.8%且FC-1∶OBS(质量比)为1∶3时,改性后干粉的疏油率和疏水率分别为96%和95%,疏油时间为132min。灭火剂的基本性能检测、灭火效能和抗复燃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自制抗复燃干粉的主要性能完全符合GB 4066.2-2004的相关技术要求,并且自制抗复燃干粉灭火剂对油类火具有更高的灭火效率和良好的抗复燃性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建筑及装饰领域中,一种名为"文化石"的石材广泛应用,其实文化石本身并不附带什么文化含义,它吸引人的特点是色泽纹路能保持自然原始的风貌,加上色泽调配变化,能将石材质感的内涵与艺术性展现无遗.  相似文献   

18.
抗收缩剂     
<正> 无机系的抗收缩剂,典型的有生成钙矾石以缓和收缩。这意味着膨胀材料是抗收缩剂的一种。为此,介绍近年来以有机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混和剂。这种混和剂不是发生膨胀反应的生成物,在干燥条件下能起减低收缩应力,是直接地减少干燥收缩的。1. 基本性能和原理抗收缩剂是一种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溶解于水后,有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作用。混凝土用抗收缩剂必须具有以下性质: (1) 强碱溶液中能显示表面活性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 建筑设计 为了体现学校的传统风格,华师大科学会堂方案采用了简单有力的体量和材料。以石材、涂料、玻璃等表现建筑的亲和自然,以大面积的白灰色调配以特有的米黄色文化石,自然地与外部空间的气韵相融。低层部分采用悬挑结构和柱廊来强调开放感,建筑之间的空地也得以积极地利用,赋予了外部空间很强的张力。 1.1 在造型上,以垂直与水平体量穿插和对比创造出轻快飘逸的意象。建筑采用文化石和不锈钢  相似文献   

20.
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APC)4项关键性能指标(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孔隙率及透水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这4项性能指标均基本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同时建立了RAPC宏观性能的统计规律与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运用Python软件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RAPC性能预测模型,并对上述关键性能指标进行了相互预测分析.结果表明:4项性能指标的模型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预测精度较高,表明RAPC的透水性能与强度性能之间具有内在的反向关联关系,并具备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