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建筑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量也随之提高。电能是建筑工程能源消耗的主要部分,在电能应用的过程中,还会产生电源污染、电磁辐射等危害,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在全球能源问题日益加剧的今天,建筑电气节能与环保设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基于此,文章主要围绕建筑电气节能与环保设计进行讨论,对其原则、要求、要点进行分析阐述,重点探究建筑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电气照明节能设计的具体实施措施,以此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各项产业的经济扶持力度随之增加,高新科技的运营所需要的也是能源的大量消耗,这对生活环境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以及后期人员入住之后,建筑的电气及照明系统更是占据了大部分的能源消耗。我们在建筑物实际使用时,电能的节约和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更为深刻的研究工作以达到节能的效果,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开始大肆提倡绿色、环保生活,可持续发展。建筑业作为支柱性产业更应该大力推行节能环保技术的改进应用在施工时施行。建筑电气照明节能技术的科学合理性是非常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问题。文章依据我国建筑能源消耗状况,介绍了建筑电气节能的相关技术并进行技术的探讨,从而推广改变人们的节能观念,使我国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对建筑照明系统现存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后,对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原则进行了简单阐述。最后,结合自我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照明系统节能优化设计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能源紧缺形势非常严竣,人们节能环保理念不断增强,建筑电气能耗较大,因此需要做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工作,有效的降低建筑电气运行过程中对电能的消耗,确保投资的经济性。文章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入手,分析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建筑业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这就使得建筑耗能越来越大,所以,对作为建筑业耗能最多的电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随着电能消耗的急剧增加,能源危机也就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步加深了对环境、能源、人类自身这三种关系的认识,对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节能成为当前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结合相关实践,对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节能措施和节能我国能源消耗的现状以及节能的重要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7.
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各行各业对电能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的势头,从而导致电能的供需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前几年的"电荒"即是供需矛盾激化的结果。在此情况下,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在我国的能源消耗中,建设对能源的消耗占有很大一部分,所以为了有效的缓解电力供需之间的关系,我们需从建设电气的节能入手,充分的实现建筑电气的节能减排目标。文章分析了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进一步对电气节能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电子设备在工作、生活以及学习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时,需要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尤其是电气中的供配电系统,需要做好设计工作。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节能设计的一些措施,有利于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促进建筑电气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根本目标,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成为企业发展的根本之道。对于一个生产型企业提高电能利用率,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是企业节能管理的重要途径,文章从配电设计、节能设备、照明节能等方面论述了电气节能在生产企业节能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厉波 《电子游戏软件》2014,(21):177-177
建筑电气节能是绿色建筑重点,具有较高的工程实践应用研究价值。在分析建筑电气节能的重要性后,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从配电变压器节能、供配电线路节能、电气照明节能、动力设备节能等方面,对建筑电气节能常见的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经济的带动下,我国建筑行业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大量建筑的兴建,导致能源消耗不断的增加。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总能源的较大比例,所以建筑节能已被提到重要日程上来。建筑电气节能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建筑电气进行节能设计,可以有效的实现能源的节约,加快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章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入手,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措施进行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非常大,其中很多的能源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人们现在对节约能源认识非常的深刻。建筑行业在施工和照明方面对能源的消耗量都非常大,因此,对其进行改善非常必要,对建筑照明节能设计以及对照明方式进行改善能够更好的起到节约电能的作用,同时,也能利用新能源来进行取代。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取得了数十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对电能的消耗常年增加,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同时也不断出现电能紧张的矛盾。今天,我国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电气节能成为一个降低电能消耗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能源日益枯竭,在这种情况下,节能成为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大户,建筑电气节能已成为当前节能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虽然电气节需要贯穿于电气的整个生命周期,但在各个阶段中设计阶段则是节能的重点,对于整体节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电气节能上,需要从设计入手,实现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充分的利用当前先进的节能产品,确保节能的效果。文章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节有措施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变压器、照明、电动机等的节能设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与世界接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也十分迅速,这让我国的国民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不同以往,而生活质量以及居住要求的提高带来的是能源的大幅度消耗,能源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十分重要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的所有能源消耗产业中,建筑行业中的照明能源的消耗大约占据我国能源消耗的五分之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照明的消耗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是一个国家耗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电气照明的节能措施需要人们重点关注,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通过对于建筑节能设计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节能措施在建筑电气照明工程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目前低碳环保的意识已经在全世界普及,只有低碳环保的产业,才能促使世界经济可持续性的发展。一个合格的建筑电气节能设计,除了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外,还应尽量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电能利用率,达到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阐述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原则,进而探讨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施工技术越来越精湛,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所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建筑中电气施工和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之上,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以求达到人们对物质生活上的完美要求,以下文章就电气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从供配电系统设计、合理使用电动机、功率因数补偿、谐波治理、照明节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论述了建筑电气节能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政行业的迅速发展其消耗的能源也在迅速增长,而消耗的能源大部分都是以电能的方式消耗的,因此在能源日益短缺的今天,关于市政工程电气的节能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叙述了市政电气节能的重要性,从设计角度提出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优选电气设备、照明灯具、优化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对市政工程电气节能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状态,经济的快速发展,像一柄双刃剑,各行各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对能源的消耗量,这就使我国本就紧张的能源状况越发的紧张。而建筑是当前我国能耗量最大的一个行业。所以当前建筑电气节能已被提到了重要日程安排上来,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筑电气节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对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途径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建筑行业作为工序繁琐、工程量大的典型代表,逐渐成为了能源消耗的重要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能源消耗,三成以上都与建筑行业有关,这一数据在世界范围内远远超出其他国家,是致使我国成为能源消耗大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民用建筑中,电能的消耗占主要的比重,照明作为贯穿整个施工全过程的主要功能,成为电能的主要消耗点。照明工程中,包括光源、灯具、启动设备、照明方式和控制系统在内,各个环节的选用和处理如果得到改善,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智能的现代化因素,在减少消耗和提高功率方面就能够做出积极的影响,这项技术均蕴含着巨大的节能潜力,解决了供需矛盾,不仅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而且有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文在阐述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于建筑节能照明设计的主要措施和建筑照明的智能控制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