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我国的二氧化碳(CO2)排放现状和发展煤化工产业所面临的CO2排放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现有的CO2综合治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地下储存是解决CO2排放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李晓斌 《广东化工》2014,(5):115-116
减少CO2排放是缓解全球变暖的有效途径,如何将CO2从混合气体中捕集并分离是减少CO2排放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对国内外的CO2分离技术进行了综合阐述,并分析了各种分离技术的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减少CO2的排放是国际社会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煤制天然气工厂在生产运行时会有大量的CO2排放,本文根据电厂CO2捕集技术,对适合煤制天然气工厂CO2捕集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负载型钾基CO2吸收剂的结构表征和碳酸化反应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CO2减排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焦点问题.而在我国燃煤电厂作为CO2排放量最大、排放最集中的化石燃料燃烧场所,对其进行CO2减排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煤化工行业CO_2的排放及减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CO2减排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煤化工行业煤焦化和煤气化过程中CO2排放问题,估算了未来我国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提出CO2减排对策:CO2转化固化、CO2工业循环利用和CO2埋存等。指出采用地下埋存的方法是目前减少CO2排放的唯一有效途径,根据我国煤化工行业分布特点,分析了CO2埋存技术在煤化工行业应用的区位优势。并对CO2埋存技术在中国应用前景进行了比较,指出了CO2强化煤层气开采技术的开发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国外有关CO2排放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趋势,阐述了我国石化工业在减排CO2方面所做的工作与面临的问题及CO2排放情况,提出了我国石化工业减排CO2的技术途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煤炭间接液化项目中CO2纯度高、排放集中的特点,通过技术选择、工艺优化和对工艺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和高热值尾气进行充分利用,可大幅减少CO2排放。通过对CO2排放源进行识别,有针对性地确定其合理的利用方式;通过建立煤炭间接液化工厂排放CO2用于驱油的经济评价模型,对其应用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
郑学栋 《上海化工》2011,36(3):29-33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情的逐年递增,气候变化和CO2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研究开发CO2的综合利用显得尤其重要.主要从物理应用和化学加工两个方面,对近期CO2的综合利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总结,并对当前国内外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低碳和强化低碳模式,对煤气化发电CO2零排放工艺技术进行了对比和研究;从化学反应、工艺流程、工程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干粉煤气化发电同电解水制氢副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和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IGCC)CO2捕集埋藏工艺技术;对我国能源和环境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指出煤气化联产干冰CO2零排放工艺技术是达到CO2零排放,实现煤炭清洁发电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煤炭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煤制烯烃方面介绍了煤化工产业CO2的排放现状,指出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CO2排放压力,分析了CO2储存、转化和循环利用三种综合治理技术,其中地下储存技术是解决目前CO2排放问题较为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二氧化碳减排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合介绍了国内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措施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二氧化碳源头控制,排放烟气中二氧化碳吸收治理以及贮存等其他方法以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指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指出未来二氧化碳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彭卫华 《广东化工》2012,39(5):164-165
由于CO2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显著影响,使得CO2减排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文章针对CO2的集中排放源,介绍燃煤电厂烟气中CO2减排技术路线和目前国际上常用的CO2捕集分离技术,最后分析和展望CO2捕集分离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日用玻璃原料与燃料对CO2减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玻璃原料和燃料两方面论述了日用玻璃生产中CO2的来源和减排措施.宜在原料方面采取控制日用玻璃配合料气体率、添加活性原料、加大碎玻璃掺入量;燃料优选焦炉煤气和天然气,限制发生炉煤气的使用,建议推广使用富氧燃烧技术等有效措施,有利于大幅降低CO2排放,同时分析了CO2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国内外水泥工业CO2排放量化方法,针对不同来源CO2的排放,对比了各种量化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水泥生产CO2排放数学模型拟采用的量化方法;然后通过解构水泥生产工艺流程,划分了水泥生产CO2排放量的计算边界,按照提出的量化方法逐一对每个计算边界的CO2排放量进行计算,建立水泥生产CO2排放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5.
炼油厂温室气体排量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炼厂温室气体排放计算比较困难的问题,分析了炼厂温室气体排放的源头,据此提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以期为以后炼厂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定量计算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LNG发动机现已广泛使用在各类交通运输当中,尤其是应用在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上。LNG发动机相比燃油发动机能够大幅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但在实际使用中LNG发动机仍存在HC、CO、NOx排放超标情况。针对南宁市部分LNG公交车排放超标的情况,结合LNG燃烧特性和污染物生成机理,类比点燃式发动机,对LNG公交车排放超标原因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7.
洪瑶  陈文伟  林美秀  高荫榆  周晶 《广东化工》2010,37(10):18-18,32
文章分析了地沟油生物柴油的组成及其理化性能,并通过对比试验分析了地沟油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使用的排放性能。结果表明:地沟油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是C16:0、C18:0、C18:1、C18:2的脂肪酸甲酯,并且其理化性能与矿物柴油基本相当;燃烧排放尾气中CO、HC和颗粒物含量有所降低,NOx含量有所升高,可完全替代矿物柴油长期使用。  相似文献   

18.
D.P Mishra 《Fuel》2004,83(13):1743-174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missions from an impinging flame to a flat cold surface. This study pertains to the fuel rich premixed flame issuing from a 8-mm diameter nozzle burner. The effects of burner to plate spacing, equivalence ratio and Reynolds numbers on the flame structure and emission are investigated. The flame struc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axial temperature profiles show that i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urner and cold surface. The temperatur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declines sharply after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center of the plate which is also seen to depend on the separation distance. It has been found out that the CO level increases for separation distance greater than 12 nozzle diameter for all Reynolds number which may be attributed to the excess entrainment of air leading to the dilution of mixture. However, the CO level also in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equivalence ratio for same separation distance. The NO level decreases with increase in equivalence ratio and Reynolds number. The separation distance of 12 nozzle diameter case gives higher NO level for all Reynolds number. The CO2 level increases with equivalence ratio for all Reynolds number. It is believed that these experimental data will be useful for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rapid heating dev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