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由于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较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具备效率、体积、成本方面的先天优势,当前光伏并网逆变器将朝非隔离型方向发展.为此,应研究减小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压及其漏电流的方法.本文在分析非隔离光伏逆变器共模电压产生机理基础上,以三相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拓扑结构光伏并网逆变器共模电压模型,进行SVPWM控制减小共模电压变化和漏电流.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非隔离无变压器光伏并网逆变器存在漏电流而影响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非隔离型六开关(H6)拓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新型H6拓扑在两桥壁之间增加了一条连接线,且删除了两个连接二极管,控制策略采用了直接电流控制的脉宽调制技术.该拓扑在一个电网周期内具有六种工作模式,整个工作过程中具有恒定的共模电压.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在M 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实验样机.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隔离H6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较好的漏电流抑制效果,且能够为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支撑.  相似文献   

3.
针对非隔离型并网变换器因缺少隔离环节导致的共模电压与泄漏电流固有问题,文中通过将滤波电容中点与并网变换器下桥臂公共点短接,来衰减户内供用电装置对地寄生电容耦合到电网侧的漏电流.首先,以并网变换器结构模型为基础建立其动态数学模型,结合漏电流产生原因及抑制机理,实现对共模电压的零序控制;其次,为限制LCL型滤波器的谐振峰引发的电压振荡,采用滤波电容电流反馈回占空比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案;然后,针对零序控制与有源阻尼控制间的交互影响,借助LCL型滤波器控制等效电路分析其产生原因,对比不同控制策略配置下共模电压波形与电网中谐波含量,确立高稳定精度与低谐波含量的控制方案;最后,通过仿真验证降低漏电流与平抑谐振峰的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功率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散热设计难题,研究了一种准确且实用的IGBT模块损耗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散热器热阻的实用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套采用强迫风冷的散热系统,实验证明模块外壳温度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差只有5℃,说明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动态响应缓慢、传统PID控制并网电流跟踪效果差的问题,提出BP神经网络结合PID的控制方法。取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单相LCL型并网逆变器电路结构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采用具有动量更新的反向传播BP学习算法加快误差性能函数收敛,实时快速地输出合适的PID参数,以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最后构建Matlab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PID控制器,BP结合PID的控制策略能更好地完成对并网电流跟踪,且速度更快、稳态误差更小,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以光伏逆变器为代表的各种并网逆变器通常要求具备孤岛检测功能.被动式的孤岛检测方法存在较大孤岛检测盲区.主动检测法提高了孤岛检测的可靠性,但其在并网逆变器的输出中施加了扰动,影响了并网电能质量.重点分析移频与移相主动孤岛检测算法的工作原理及参数选取原则,并给出相关的参数优化建议,同时探讨多并网逆变器运行时的孤岛检测有效特性,为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孤岛检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中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SVPWM)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降低谐波畸变率,并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箱搭建光伏逆变器并网仿真模型,实现了输出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并网电流波形良好,所设计的逆变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8.
为便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微网形式接入到本地配电网中,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和PQ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套基于DSP处理器的并网型光伏逆变器,通过软硬件的结合,在DSP平台上进行调试和试验验证。利用TMS320F28335实现SVPWM波形具有控制算法简单、实现方便、速度快、控制准确等优点,光伏逆变器能稳定输出相电压有效值为(220±6.6)V、电压频率为(50±0.5)Hz的交流电,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较小,在光伏并网发电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逆变技术广泛应用于国防武器装备领域.近年来,在电力传动、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等现实应用技术推动下,能实现变压变流、电气隔离及功率调节等多种功能的逆变理论和技术得到深入的发展,为此就单相隔离逆变器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总结.首先对电压型单相隔离逆变器研究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工频隔离、高频隔离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然后对谐振电流型单相隔离逆变器研究进行了梳理,给出了LC串联谐振、LC并联谐振、LCC谐振、LLC谐振隔离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及其控制方法;最后对单相隔离逆变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在光伏发电并网过程中,为避免光伏发电系统的耦合影响电网质量,提出一种更为简单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采用外环为功率环,内环为电流环,选择准比例谐振(PR)控制器实现电网电流的控制,最后得到了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系统。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光伏并网逆变器LCL滤波器的大纹波电流和高频谐波损耗问题,分析了电感之和、电感比值和滤波电容值、谐振频率以及入网电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LCL滤波器参数最优设计方法.分析了LCL滤波器的传递特性并建立了谐波等效模型,研究了滤波参数对谐振频率以及并网电流的影响,根据LCL滤波器的设计约束条件和光伏并网逆变器实例设计了一组最优参数,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方案不仅能够有效抑制开关频率的高频纹波,还能减小电感取值和阻尼损耗.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用常规恒功率控制方式下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缺乏电压和频率动态调节能力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SG)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根据同步发电机的原理,建立同步发电机的并网等效电路和矢量关系表达式,设计了有功频率控制算法和无功电压控制算法,搭建了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策略下的光伏发电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建立了10 k W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与同步发电机相似的调频调压特性,能够较好地适应电网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DSP控制的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TMS320LF2812芯片,设计一种单相光伏发电并网逆变系统,由Boost DC/DC电路和逆变桥组成.详细介绍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MPPT)的实现方法、逆变器电网跟踪控制以及电网电压锁相控制,并给出软件设计流程.基于Matlab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并研制了试验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基于DSP控制的单...  相似文献   

14.
逆变侧电流反馈控制的LCL型并网逆变器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中,然而在数字控制下,控制延时改变了系统的相位特性,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陷波滤波器(adaptive notch filter,ANF)的相位超前补偿方法。首先,利用陷波器的相位超前环节对控制延时产生的相位滞后进行补偿,从而避免系统相位在谐振频率处穿越-180°,改善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增强其对弱电网的鲁棒性。其次,采用ANF算法对系统的谐振频率进行估计,并根据估计值动态调整陷波频率,扩大了谐振频率稳定区间,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对LCL参数波动的适应能力。最后,对所提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ANF补偿方案的并网逆变器稳定性良好,且相比传统的陷波方案,该方案对电网阻抗及LCL参数波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更利于LCL并网逆变器在弱电网工况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利用开关函数建模法,结合KCL和KVL定律导出其状态变量的微分方程,建立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整体数学模型;并采用相应的控制方法,搭建了包含光伏阵列、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的升压斩波器、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带有全桥准相移零压零流软开关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逆变焊机,与传统中频变压器相比设计了一种低漏抗中频变压器,从而加强了前臂开关的零电流性质。在中频变压器中采用了加强激磁电流的措施,加快空载或轻载条件下前臂并联电容拉电荷的速度,从而满足了全桥准相移零压零流软开关主电路中前臂零电压开通和关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带有全桥准相移零压零流软开关主电路拓扑结构的逆变焊机,与传统中频变压器相比设计了一种低漏抗中频变压器,从而加强了前臂开关的零电流性质。在中频变压器中采用了加强激磁电流的措施,加快空载或轻载条件下前臂并联电容拉电荷的速度,从而满足了全桥准相移零压零流软开关主电路中前臂零电压开通和关断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异步风力发电机网侧逆变器接入带有非线性负载的电网时存在谐波干扰的问题,采用一种改进的并网逆变器实时电流跟踪谐波抑制方法,建立了风力发电机网侧并网逆变器电压矢量、电流跟踪和扰动的数学模型以及控制系统的谐波电流实时跟踪仿真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对带非线性负载的并网逆变器控制系统进行电流跟踪谐波抑制仿真,并研究逆变器离网独立运行时对负载的供能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实时电流跟踪谐波抑制方法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和抗扰性能,与传统谐波抑制方法相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为深入研究整个系统的并网逆变以及搭建实验平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