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开始试行现代学徒制。通过分析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和特点,针对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际,基于双向思维,探索构建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提出要构建企业与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确定学生的"学生学徒"双身份、构建校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双导师师资队伍、校企共建考评体系等,助力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
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为高职商贸类专业(群)发展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为摆脱人才培养困境,沙洲职业工学院依托国际经济与贸易省级重点专业(群),创建校企深度融合的跨境电商企业学院新平台,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双元主体、进阶分流"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项目导向实战化教学。通过高职院校、企业与学生的三边协调活动,让学生流向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分流渠道,也有利于企业摆脱"用人、留人"困境。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在云南省高职院校中典型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包括"双订生"模式,"订单"模式,"校中厂"模式,校企"双主体、一体化"培养模式。在分析了上述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影响云南高职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体制机制不健全、企业积极性不高、招生制度不健全等,提出了解决建议,包括:优化校企合作政策环境,增强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及与高职院校合作育人的积极性;建设校企利益共享机制;灵活调整招生考试制度,使招工难的企业扩大"订单培养"或"冠名班培养"的生源,使学生与用工企业得到"双赢"。  相似文献   

4.
高职生党建评价在产学研结合背景下面临评价领域延伸、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样化以及企业文化的消解等诸多挑战.因此,高职生党建评价必须与时俱进,坚持拓展性原则、包容性原则、目标性原则,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构建校企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党建评价全程贯穿于学生党员学习和工作过程之中,全方位拓展学生党建评价的内容与网络化渠道,构建全面的学生党建评价体系,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创校企合作育人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对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至关重要。以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方需求契合建班育人、以校企二元多企共同实施的"需求导向,二元多方"现代学徒制模式,解决了当前政府缺位条件下,现代学徒制的动力问题和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是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在"双高"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借助产教融合的方式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航海技术作为我校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应适应地方经济产业升级的需要,打造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示范区",拓展现代航运供应链上人才持续发展渠道,为加快建设现代航运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双主体培养体系构建是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基础,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根据M学院专业群校企合作基础,结合区域经济制造业特点,面向环保机械产业链,通过职教集团搭建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平台,建立双主体运行机制,实施了"双元协同、项目引领、育训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育了高水平"双师型"的教学创新团队,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产业贡献力.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职教育呈现出深化改革与完善体系并举的特征。为探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利益诉求和动力来源,以及构建稳定长效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需要高职院校从探索形成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出发,更好地深化内部治理改革,把校企双元驱动、专业集群建设和育人平台构建作为重要抓手,实现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三重突破。研究表明,"共享-融合-集成"是一个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变化的跃变过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倒逼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特色办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提出了校企协同"双主体多平台"的概念,针对江阴学院"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渠道进行分析和探讨,所述案例均来自本地区企业行业,研究结果符合本地区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提供了本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案例,为高职校企合作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较多,而且资助体系中资助的范围和数量有限,学生中又普遍存在"等"、"靠"、"要"的现象,因此本文从校企合作的角度,探索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新模式。但是开展校企合作资助育人模式仍存在国家政策缺失、企业参与乏力、学校理念陈旧、学生参与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充分发挥校企合作育人的功能,需要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联动"机制,从而达到校企合作资助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装饰人才是建筑装饰专业群对校企合作本质的认知与把握;国家示范专业建设、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省品牌专业建设是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的内在根据,企业转型升级是校企合作模式从1.0版升级到2.0版的外在根据.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从"双主体育人"到"多主体育人"的伟大变革.  相似文献   

12.
以提升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为目的,探索构建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针对建筑类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脱离职业岗位属性和职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建立校企合作联合育人机制,从培养"双师型暠师资队伍入手,以校企共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共创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共建校企合作实习和创业基地建设为内容,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双主体、三融合、多通道”模式为主导,以“三全育人”为着力点,以“引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模式和“三阶段、多途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为辅助,满足学生全面多元发展需求。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践探索,学生专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以校企合作共同体为平台,创新"校企一体,协同创新"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与深度合作企业共同探索"系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施定向培养,强化与各类企业的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系企双主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S.M.A.R.T"教学组织模式,推行"工程实践不断线"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第三方参与的人才评价机制,从而构建"系企双主体、定向订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行为规范、能从事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在校企"双主体"育人实践中,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龙信学院".通过实施人力资源互派互享、订单培养"龙信班"、合作共建实验室、建立"龙信施工现场视频直播教室"等,形成"双主体互动、校企双赢"的渗透式教育模式,走出了一条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以文化人"是高职院校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如何推进"产业文化进教育、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路径,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文化融合研究和实践;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文化建设;发挥高职教师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建设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等。在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育人水平和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7.
技能竞赛是高职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高职院校的技能竞赛主要由学校组织开展,很少有企业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偏离生产实际。通过对校企合作开展技能竞赛组织实施过程的探讨和实践,认为校企合作开展技能竞赛新模式可以优化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双师素质"的提升;学生和企业职工同台竞技,促进校企文化融合;规范实践技能教学;培养优秀技能人才;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实现顶岗实习。最终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的三赢。  相似文献   

18.
高职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与文化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也是高职教育培养模式形成的基础。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已成为各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何能够从校企合作要素的互动中铸造校企间更大的凝聚力?不仅需要夯实共享的利益机制,更需要形成合作育人的文化、价值和社会认同,以促进校企合作更加有序、更可持续。  相似文献   

19.
叙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职业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从提升顶层设计能力、加强校企融合管理、借力企业文化载体和借力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等方面提出了"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以政、企、校深度整合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校企深度融合,构建了校企联合制定计划、联合组织教学、联合开发课程、联合聘任教师、联合评价质量的"五联合"育人机制,探索和实践了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多方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