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电解加工出现以来,就着手研究保证用高强度耐热合金制造形状复杂的透平机叶片的既可靠又能自动化的加工系统。但是,由于一些问题未能解决,阻碍了这一先进工艺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到目前为止,尚未研究出必需的控制系统,如:防止电极短路烧伤或极间间隙被电  相似文献   

2.
前言自1965年以来,国外电解加工已有较大发展,其特点是: 1.关于电解加工间隙的理论日趋完善,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正在缩小,并予期于1980年解决间隙的适应控制和阴极设计计算问题。当前应用电解加工间隙理论在分析加工精度和选择工艺参数方面已收到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影响平衡间隙的因素: 1.电解液电解液是电解加工中最活跃的因素,曾有这种观点,认为电解液是解决电解加工工艺问题的钥匙。本节只讨论电解液对平衡间隙的影响,列出与平衡间隙有关的参数(K、η)的数值,关于常用电解液的特点、性能、工艺效果、电解液系统的要求以及电解液的试验研究方法与发展方向等,将另以专文讨论。  相似文献   

4.
制备了不同铝含量的镁铝合金并对其进行410 ℃´24 h固溶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软件统计分析、力学性能测试、SEM和EDS分析,研究了固溶处理对镁铝合金杂质相及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镁铝合金经过固溶处理后,晶粒发生了长大;随着铝含量的增加,杂质相数量明显减少,但杂质相所占的面积百分数增加,尺寸也有所增加;镁铝合金经固溶处理后,塑性先增加后减小,合金强度在含铝6%时下降明显,其他不同成分时的变化趋势不明显;铝含量为6%的合金固溶处理后,较大第二相未能完全固溶到镁基体中,会严重降低合金的强塑性。  相似文献   

5.
杂质对镁电解过程的影响及除去杂质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纶满 《轻金属》1998,(12):27-31
文中叙述了杂质SO^+4,H2O,B,C,Fe,MgO等的来源,对电解过程的影响,从而揭示这些杂质在原料,半成品及电解质中的允许含量,并简述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简要阐明了小间隙电解加工的主要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再生铝杂质元素的去除理论,综述了国内外再生铝杂质元素的去除方法,并展望了去除再生铝中杂质元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电解加工中,加工间隙是选择加工参数的核心。一般资料中介绍加工间隙范围为0.1~0.8mm,理论上当加工达到平衡状态时,加工间隙与平衡间隙相等。在实际加工中,电解液通常是不更换的,因此对于给定的加工材料,加工间隙越小,加工速度越高,复制的精度也愈高;但过小时,间隙中电解产物难以排除而产生火花放电或引起短路,损坏工件或阴极,所以实现小间隙加工的关键在于能有效的去除加工间隙中的电解产物。对于扭曲度较大的涡轮叶片,由于加工面大,形状复杂,间隙各处的电解液流速不均匀,要实施小间隙加工的难度更大,下面讨论扭曲叶片的小间隙加工问题。  相似文献   

9.
《轻金属》2018,(8)
氧化铝作为原铝生产的原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对电解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粒度测试仪分别对进口氧化铝、国内优质氧化铝、国内普通氧化铝的粒度进行了测量,并绘制出半对数分布曲线,计算出进口氧化铝的D_(50)特征值为0.807mm,属于砂状氧化铝,国内优质氧化铝和普通氧化铝的D50特征值分别为0.734mm、0.641mm,属于中间状氧化铝。通过RRB粒度分布模型计算出3种氧化铝的特征A值和特征B值,结果表明进口氧化铝的特征A、B值均远远小于国内2种氧化铝;通过热力学理论计算出氧化铝中的杂质成分与AlF_3的反应趋势,并量化了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进口氧化铝中的杂质对电解质成分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国产2种氧化铝.另外氧化铝灼减是国产2种氧化铝成分最大的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0.
加工间隙内电解产物对微细电解加工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微细电解加工时,由于间隙微小,生成的电解产物因难以从加工区域中移除而降低了加工速度甚至中断加工.为保证加工的持续进行,利用工具电极作间歇快速回退是移除间隙内的电解产物、更新电解液的有效途径之一.论文研究分析了间歇回退加工情况下电解产物移除速率对加工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速度并不随加工间隙的减小而单调增大,实际加工速度存在极限值(极大值).为兼顾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应以与之对应的间隙值作为实际加工间隙.  相似文献   

11.
酸洗去除冶金硅中的典型杂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王水和氢氟酸为酸洗介质,研究酸洗对冶金硅中典型杂质元素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王水和氢氟酸对金属类杂质均有明显的去除作用,但对非金属B和P去除效率差。Al杂质经王水和氢氟酸酸洗后去除率分别为80%和86.3%,Fe杂质的去除率分别为78.6%和89.4%。氢氟酸对总杂质去除率比王水提高12%,但其对Cu的去除率仅为4.8%。Cu的相态分析表明:Cu在冶金硅中主要是以Al-Si-Cu合金相存在,抗氢氟酸腐蚀性强。与氢氟酸不同,王水通过化学破碎作用使硅粉粒度变小,利于杂质相暴露。两种酸对硅粉的损失率均小于3.5%。  相似文献   

12.
通过热力学计算和分析添加KBF_4去除Al-Si合金中杂质Fe相的可行性,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RD等,研究了Al-7Si合金中添加KBF_4后合金组织形貌和析出的沉淀相。结果表明,熔炼温度为1 013K,加入精炼剂除气除渣,再加入1.6%的KBF_4,保温30min后静置沉淀,Fe含量从1%下降到0.68%。XRD分析经过沉淀后的试样底部组织,发现生成了Fe_2B与AlB_2。KBF_4对铝合金除Fe的同时又能起到细化铝合金晶粒尺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了解电镀溶液中各种杂质的影响及去除方法,对于提高镀层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根据林忠夫、小西三郎、川崎元雄、土肥信康、柳田和夫等来华技术座谈及有关技术文献编译了硫酸铜镀铜、焦磷酸铜镀铜、镀镍、镀铬、镀锌等电镀液中杂质的影响及去除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测定钛在3.2%F,4.8%SO4^20,10.2%NO3(质量分数)电解液中的阳极极化曲线及阳极溶解失重,探讨了钛热加工鳞皮的阳极电解去除过程,实验表明钛热加工鳞皮在电解时,氧化层先以溶解为主,当阳极电位升至击穿电位时,氧化层被击穿并以剥落米进行溶液。当向溶液中添加F时,由于F的张俣作用可使击穿电位降低,除磷速度加快。吸气层主要是氧,氨进入钛基体形成低价钛氧化物,氮化物的间隙固溶体,在电解液  相似文献   

16.
在鎂电解槽的电解质中除了主要組分(MgCl_2、NaCl、KCl和CaCl_2))外,还可能存在数量不多的杂质(Fe、Si、Al、Mn、Ni、Cr、Ti、SO_4~(2-)、MgO及其它),它們随氯化鎂原料带入,也有来自內衬材料和槽子的其他部件(阴极、阳极等)。劣质原料(指杂质多而言)加进电解槽是电流效率降低、泥渣增多、粗鎂质量降低和导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固结试验制备Ti/Al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以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材料的微观形貌。采用固相-固相反应方式进行原位反应获得了体积分数不同的层状复合材料,通过EDS以及XRD对Ti/Al原位反应产物进行能谱分析,确定了反应产物的相组成。采取SEM测量反应产物Al_3Ti的层间厚度,建立Al_3Ti的生成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Ti/Al层状复合材料原位反应过程中,当Al未反应完全时,金属间化合物Al_3Ti是唯一产物。在原位反应初期,反应产物积累慢,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反应产物增多且增长速率逐渐增快,反应产物与反应时间呈幂指数函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界面为曲面的Ti-Ni二元扩散偶,并将扩散偶置于真空退火炉中进行热处理。利用彩色金相技术观察在500~700℃范围内真空烧结不同时间时界面的扩散情况。结果表明,扩散层的厚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扩散层由不同的亚层组成。  相似文献   

20.
采用铆钉法制备了Ti-Cu扩散偶,即将预处理后的铜丝嵌入到块状钛基体中,制备包含准相界面的样品。观察在600~700℃真空烧结不同时间时的钛铜界面的扩散情况,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扩散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散层的厚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