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蔡晓红 《电世界》2011,(10):17-19
机场供电系统的工作状况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机场的运行安全。对机场供电系统进行现状和风险评估是保障机场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其中,现状评估包括对机场供电系统8个主要方面进行评估,进而确认危险源;通过风险评估实现对危险源的控制,将供电系统运行保障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以此提高机场供电系统的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2.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综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国内外风电接入电网的输电网技术规范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明确了风电机组的控制要求及对应的控制目标.重点阐述了双馈感应异步发电机(DFIG)和多极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PMSG)2类变速恒频(VSCF)风电机组的拓扑及以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为目标的控制方案,其中主要对PMSG的控制方案进行了总结和比较;结合输电网技术规范对风电机组的控制要求,说明了VSCF风电机组在低电压穿越(LVRT)时的控制方案及保护措施,同样以分析PMSG的LVRT控制方案及相应保护措施为主.最后简要介绍了风电机组以提高电能质量、调频能力为目标的研究现状,并对采用分频输电技术的分频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微网的概念,组成结构、特征及其优点,讨论了微网的运行与控制以及我国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发展现状,指出不足之处,进行优化,将其中关键技术加强应用,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大电网一起在负荷出现变化时发挥最大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严青  万淑芸 《电气传动》1995,25(5):55-58
本文介绍了直接转矩控制的研究现状,并就其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神经网络在高性能交流传动控制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 ,分析了神经网络在交流传动控制中的发展趋势 ,同时 ,论述了神经网络的实现技术。最后 ,对神经网络的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电力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武萍 《陕西电力》2008,36(4):82-84
论述了电力工程在设计阶段加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了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在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合理控制电力工程造价,促进电力建设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进行了分类;同时对并网逆变器离网工作模式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现状,单相逆变器并网工作模式下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现状,三相逆变器并网工作模式下电流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现状,三相逆变器并网工作模式下的直接功率滑模变结构控制研究现状分别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光伏并网逆变器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的滑模面设计、控制律求解、系统抖振以及到达滑模面过程中的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滑模变结构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转型的需求,对电力系统中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首先,对比分析了传统集中式控制与分布式控制的优缺点,总结了包括事件触发一致性算法等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的研究现状;然后,分析了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在虚拟发电厂、经济调度、微电网频率控制以及配电网无功优化领域的典型应用;最后,对电力系统中分布式协同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该研究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在简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基础上,阐述了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槽式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发电站的技术进展,着重分析了槽式热发电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太阳热能聚光器、吸收器、跟踪技术及高温热能储存技术。在比较目前几种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础上,指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在商业和技术上是最为成熟的一种发电系统,适合在我国优先开发,同时提出了发展中国槽式太阳能热力发电技术所需相关基础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特点,综述国内外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集热器及吸热传热介质主要形式.研究在相同外部条件下采用欧槽配常规联苯/联苯醚合成导热油和采用终极槽配硅油不同方案的系统配置、发电量影响分析及经济性测算.通过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终极槽配硅油方案对提高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经济性的影响,为槽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徐达 《电气开关》2022,60(1):16-19
随着全球能源化石型能源的日益枯竭,以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发电系统原先单一的能源组成型式发展成多能源组成的混合型发电系统.本文基于风光协调发电系统的基本结构,提出了风光协调发电系统的有功控制策略,该策略从功率平滑控制、功率跟踪控制、频率调节控制三方面展开研究,能够实现风电、太阳能独立控制和...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大规模光伏发电并网运行对电网电压水平的诸多不利影响,对传统的三级无功电压控制进行分析,基于电网无功电压分层分区平衡特点和复杂控制系统的分级递阶控制原理,提出利用多种无功源协调控制技术来解决因光伏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光伏发电与传统无功源的协调机制,是维持合大规模光伏发电电网电压水平的可行性较强的技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徐蕙  李鑫  徐二树 《中国电力》2020,53(2):83-91
为了将槽式太阳能集热回路的导热工质出口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需要研究调节迅速、控制效果良好的集热场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以1 MW槽式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槽式集热回路动态数学模型,并基于模型开发了集热场导热工质出口温度内模控制器,并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搭建了集热回路工质出口温度PID控制系统和内模控制系统,对比分析了多扰动情况下2种系统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在太阳辐照、导热工质入口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共同作用下,相较于PID控制系统,内模控制系统调节时间更短,超调量更小,控制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步进电机的太阳跟踪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碟式太刚能热发电中,跟踪系统能够大大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依据高精度的太阳位置算法,利用32位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嵌入式微处理器,以步进电机作为执行机构,实现了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的设计.试验表明,跟踪精度能够满足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的需要,系统的性能稳定、功能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冯蕾 《中国电力》2019,52(2):149-157
为避免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内变热流量传热和汽液非均匀分布产生,提出了扩容蒸发式太阳能蒸汽发生系统。采用NASA SSE6.0数据库收集的辐照数据,将扩容蒸发式太阳能直接蒸汽发生系统与燃煤机组互补组成复合发电系统,建立复合发电系统的变工况计算模型,并以600 MW机组为例进行了复合发电系统变辐照情况下的日、月、年热力性能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复合发电系统日发电功率与辐照强度曲线变化趋势类似,各月复合发电系统的发电量呈现出夏季较高的趋势,6月份达到峰值2.95×108 kW·h,集热场效率与其趋势相反,机组热功转换率夏季较高,全年为32%~35%;太阳能平均热功转换效率为22.5%,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与燃煤机组互补发电系统的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LCL滤波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滞环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并网型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的关键部件,提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通过LCL滤波器并入电网,采用非线性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建立光伏模块和LCL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将基于电导增量算法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和有源阻尼算法集成在滞环控制系统中,实现了光伏模块最大功率输出,并有效抑制了LCL滤波器的自然谐振。提出了集成统一的电流滞环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光伏模块数学模型和MPPT算法的有效性,对光伏并网逆变器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的动态响应仿真表明,集成统一的电流滞环跟踪控制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能改善注入电网的电流品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循环模式DSG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出口蒸汽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环模式直接蒸汽发电(direct steam generation,DSG)强度变化的影响很大,并具有大滞后、大惯性、参数时变等特点。针对该控制对象,提出采用多模型切换受限增量广义预测控制策略,建立典型工况下的子模型并设计相应的控制器。按照跟踪实际工况的运行结果,根据模糊推理的隶属度概念评判子模型的匹配程度,选择适配的子模型和控制器整定参数,并采用输入增量加权控制律和等待周期法实现平滑切换和无扰切换。仿真分析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与常规PI控制方法相比,具有响应速度快、无稳态偏差、系统输出波动小、降低了模型失配影响等优点。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模型和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后备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光伏发电技术为基础,结合电力电子和微机控制等技术,研究并设计了后备式光伏发电系统.与传统的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相比,该系统能够拧制人阳能电池自动跟踪太阳光,并实现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和对蓄电池的充放电保护等功能.最后,建立了功率变换器以实现DC/DC,DC/AC变换.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利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