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耐盐水膨体CH-6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高耐盐水膨体CH-6,并加入填充剂钠土以改善其性质。较佳合成条件为:总单体中AMPS的摩尔分数10%,总单体质量分数25%,交联剂用量(与总单体物质的量比)0.03%,引发剂质量分数0.1%,钠土质量分数1%。在120℃,矿化度为60 g/L的条件下,CH-6具有较高的吸水膨胀倍数和凝胶强度。  相似文献   

2.
一种耐温抗盐预交联凝胶颗粒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含Si-Si和Si-C键的无机物、有机硅类偶联剂在引发剂存在下反应,制得凝胶状物,经剪切、造粒得到预交联凝胶颗粒。详细考察了该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在矿化度158.5g/L的濮三联现场回注污水中,凝胶颗粒吸水膨胀达到平衡的时间,粒径为0.5、1-33、-5 mm时在80℃下分别为2.5、6、9小时;粒径为1-3 mm时,室温下超过24小时,80℃和90℃下为6-8小时,吸水膨胀倍数〉10;在70-135℃水中老化15天后膨胀倍数显著下降,此后直到60天维持不变,在135℃下为5-12;在350 g/L高矿化水中于135℃老化时膨胀倍数值较低但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相似;在135℃、45 MPa压力下老化时膨胀倍数比常压下老化时降低2.5-3.5。在高温高盐的濮城东区沙二下油藏使用该凝胶颗粒进行深部调剖,注入粒径、段塞浓度(2-6 kg/m^3,在注入水中)及段塞结构根据注入压力确定,施工井为注水井濮5-112和濮4-581,分别注入颗粒悬浮液6360和4250 m^3(0.05和0.10 PV,含颗粒剂21.5和14.5 t)及无机调剖剂140和20 m^3。4口对应油井中有3口在深部调剖后产液量减少,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有效期为6-10个月。图5参4。  相似文献   

3.
王健  刘娟  彭小容  鲁红升 《油田化学》2006,23(3):252-255
采用逐步降温(70-35℃)反相悬浮引发聚合方法,制备了可用作流向改变剂的细粒状交联共聚物AM/AA/AN/AMPS/MBAM。介绍了合成过程。测定了该共聚物颗粒在不同浓度的各种盐水溶液中的吸水膨胀倍率(以质量计),随盐浓度增大,膨胀倍率先迅速减小,然后出现一个平台区(50~250g/LNCl或KCl,3.0~7.5g/LMgCl2)或缓慢下降区(3.0-7.5g/LCaCl2.2.0-5.0g/LFeCl3),在高盐浓度时(250~350g/LNaCl或KCD再次迅速下降;该共聚物可抗250g/LNaCl或KCl,可抗7.5g/LCaCl2或MgCl2,抗FeCl3性能差。在NaCl水溶液中,80℃和70℃下的膨胀倍率远大于40℃下的膨胀倍率.因而适用于较高温油藏。在自来水中约12小时达到最大膨胀倍率,其值超过200。200目共聚物颗粒在100mg/LHPAM溶液中的5g/L悬浮波注入2-20μm^2填砂管时,流量大于0.02mL/s后颗粒进入砂层内.流压随流量增大而增大。用Smith方法测得悬浮在100-300mg/LHPAM溶液中并充分溶胀的200目共聚物颗粒的韧性指数ftay。为1.087~1.250.平均值1.170,抗破裂能力好。图6表1参4。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预交联凝胶抗温性能差的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抗高温预交联聚合物凝胶,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该产品的吸水膨胀性能、抗温性能以及强度和韧性。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预交联凝胶在140℃的淡水中吸水膨胀倍数为12.30倍,高温吸水膨胀后结构完整,具有橡胶的高弹性、韧性和强度;在海水中高温饱和吸水后其膨胀倍数为7.02倍,吸水膨...  相似文献   

5.
钠粘土与AM单体共混,在130℃下与引发剂和交联剂反应生成共混胶。该共混胶体系中含钠土6%,单体AM6%~7%,引发剂Y100-200mg/L,交联剂J1%~1.5%。钠土的加入,延缓了成胶时间,提高了热稳定性。该共混胶堵剂体系无需加入缓聚剂和热稳定剂,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地层环境不可控因素对堵剂性能的负面影响。共混胶强度高,封堵能力强,高温堵水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油田普遍存在调剖剂用量大、不经济等缺点,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通过加入发泡剂A和抗高温单体B,制备了聚合物颗粒调剖剂。确定了调剖剂最佳配方:过硫酸铵加量0.1%,m(亚硫酸钠):m(过硫酸铵)=1:2,单体总加量40%,m(AA):m(AM)=2:1,NaOH加量85%,交联剂N,N-甲叉基双丙烯酰胺加量0.0056%、乙二醇加量0.25%。试验结果表明,矿化度为10×10~4 mg/L时,聚合物调剖剂吸水膨胀倍数仍达100以上,可应用于高矿化度和高硬度油田。  相似文献   

7.
吸水树脂作为调剖剂,在地层中吸水膨胀,封堵大孔道,起到调整吸水剖面,提高采油效率的目的。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聚合单体,聚乙二醇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合成高强度吸水树脂。讨论了交联剂的用量、单体浓度为、单体比例、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对吸水树脂性能的影响。吸水树脂吸盐水后强度最高的反应条件为:聚乙二醇(PE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0,交联剂用量为4%,单体浓度为40%,n(AM)∶n(AA)=2.5,引发剂用量为0.04%,n(氧化剂)∶n(还原剂)=1,聚合温度为30~35℃。最优化条件下吸盐水率可达86g/g。  相似文献   

8.
无机有机复合凝胶颗粒调剖剂的研制及矿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所报道的凝胶颗粒调剖剂由4种原料组分在水介质中加热反应、造粒、烘干制得,有粒径<1 mm1、-2 mm、2-4 mm三种规格。以在95℃的16 g/L NaCl盐水中密闭加热24小时的吸水膨胀倍率和吸水膨胀体的抗压强度(边长1 cm立方体在50 g负载下的压缩量)为性能指标,筛选原料组分用量和反应条件,当黏土(经特别处理)用量≤70%、硅酸钠用量≥20%、丙烯酰胺用量≥10%、稳定剂用量≥1%、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9小时时,凝胶颗粒膨胀倍率≥10.2,抗压强度好,压缩量<0.2 cm,在同一条件下老化2个月,膨胀倍率降至9.0,压缩量<0.2cm。在φ4.2×15(cm)、充填20-30目石英砂管中注入3 g/L凝胶颗粒悬浮液进行封堵后,200 mL自来水流过填砂管的时间由7秒增至15秒。在地温82℃、含水96%、包括一注三采的M井组,共注入凝胶颗粒浓度25 g/L和15 g/L、矿化度10 g/L的注入水1×104m3,折合凝胶颗粒11 t,经深部调剖后注水压力上升,产油量增加,含水率下降(平均下降2.1%,最低降至70.6%),有效期超过180天。表2参2。  相似文献   

9.
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丙烯酰胺等在地面交联聚合形成网状凝胶黏弹体,经干燥、粉碎、分筛等工艺过程制备形成遇水膨胀但不溶解的预交联凝胶颗粒,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被广泛地用于存在水驱通道的高含水油藏深部调剖。但目前对这种新型调剖剂性能仅通过膨胀倍数这单一量化指标进行评价,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简述了预交联凝胶颗粒调剖剂的制备及作用机理,对调剖剂的性能建立了系统的量化指标,即吸水膨胀倍数、吸水膨胀率、膨胀时间、颗粒的圆度和粒径及凝胶颗粒的强度,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方法。对凝胶颗粒的吸水膨胀性能、颗粒粒度分布、颗粒强度以及在多孔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防垢剂AM/AA/MA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以水为溶剂,K2S2O8-NaHSO3为引发剂,合成AM/AA/MA(丙烯酰胺/丙烯酸/顺酐)共聚物,其最佳反应条件:单体配比70:3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引发剂的用量0.5%,当水中Ca2+浓度为200×10-6,投放量为10×10-6,防垢率可达90%以上,通过红外光谱差热及热失重分析测定了共聚物结构和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聚合物驱油各配注站取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液体的流态、取样器的结构、取样的方法上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设计出了新型取样器。并在现场应用过程中与原有的取样器加以对比,克服了目前取样器的缺点,使母液粘团和低浓度水溶液能够同时进入取样器,能真实地反映出母液和清水的配比值,这种取样器操作时不须放空,操作简单、迅速,可以大幅度提高取样合格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给生产和科研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污水合理沉降时间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概述大庆油田采油六厂喇 360污水站专为处理北东块聚合物污水而设计。设计规模为 4× 10 4 m3/d ,目前正处于聚合物高峰期 ,聚合物浓度为 2 80mg/L ,实际处理量为 2 7× 10 4 m3/d。主要设备包括 :12 0 0 0m3一次自然沉降罐 2座 ,70 0 0m3二次混凝沉降罐 2座。其主要设计参数 :①沉降时间 15 5h(其中 ,自然沉降时间 10 3h ,混凝沉降时间 5 2h) ;②进水含油≤30 0 0mg/L ;③出水含油≤ 30mg/L。为了适应聚合物污水的特性 ,该污水站以沉降时间长、压力强制过滤的显著特点不同于常规污水站。它作为油田地面工程的一种新…  相似文献   

13.
聚驱后残留的聚合物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存在着影响。通过工业化注聚区块和取心井岩样资料,分析了油层中残留聚合物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残留聚合物在平面上的分布特征及聚合物残留量对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驱后仍有60%的聚合物残留在地下,强水洗段残留聚合物较少,中弱水洗段较多;后续水驱段塞越小,岩心中残留的聚合物越多,对聚驱后二元复合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辅助作用越强,聚合物协同二元体系更好地封堵了高渗层,由此扩大了波及体积,进一步提高了聚驱后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矿场处理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研制的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矿场处理装置,对辽河油田兴28块兴191井采出液进行了矿场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破乳剂及处理工艺技术,可以使矿场采出液处理达到净化油含水≤0.5%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电磁流量计在油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磁流量计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开发的一种导电液体流量测量仪表。它具有无转动部件和阻流部件的测量结构 ,不受流体密度、粘度、压力、温度和流体电导率变化的影响等优点。合理地选择测量管内衬里材料和测量电极的材质 ,可以适应酸、碱、聚合物、高温热水、污水、水源取水和商品水的计量。引入现代微型计算机技术 ,采用非线性修正 ,大大地提高了仪表的准确度。量程比为 1∶10时 ,计量准确度可优于± 0 5 %。在油田生产和民用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依据喇嘛甸油田4座低矿化度清水脱氧站均未投运,但聚合物驱油效果并没有受到影响的实际情况,从室内及现场两方面开展了试验。通过试验证明,低矿化度清水脱氧与否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及驱油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同时脱氧站在运行过程中亦曝露出其工艺设备、脱氧塔填料等问题。通过含氧量对聚合物溶液注入粘度及在油层中抗降解能力的影响研究,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评价建立脱氧站的必要性,为低矿化度清水是否需要脱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采出液对机采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聚合物驱油过程中机采井生产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机采井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随着采出液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导致油层压力升高,井底流压降低的现象,并使采出井流压与产液关系发生变化,IPR曲线发生变化,产液指数下降,抽油机电流变大,扭矩利用率变大,悬点最大载荷变大等规律。针对上述影响规律,在今后聚合物驱油工业推广中,在合理预产,合理放大生产压差,合理优选机采井生产参数,降低采液指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主要油田三次采油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三次采油这个系统工程在组织管理和技术攻关上具有许多成功做法。三次采油作为注水开发后期的主要接替技术已经形成共识,大庆油田已在北二区、北一中块、喇北东块等6个区块开展面积达50km~2的注聚采油,1997年三次采油年产油量已达500×10~4t,占总采油量的8.8%;胜利油田1997年已投注8个化学驱试验项目,化学驱面积达30.7km~2,1997年三次采油量为100× 10~4t以上;大港油田注聚面积近12km~2。  相似文献   

19.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电脱水模拟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采出液进行电脱水模拟试验,研究了碱、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在采出浓度范围内对乳状液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以及破乳剂品种、加药量、脱水温度、脱水场强、脱水时间和原油含水率等因素对脱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元组份对脱水效果的影响随采出液中三元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到达一定浓度后,脱水效果不再受到明显的影响。对三元含量较高的乳状液,通过选择破乳效果较好的复配型玻乳剂和适宜的脱水参数,可以达到较满意的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20.
含聚合物污水能引起常规污水重力式滤罐的堵塞。现场调查分析、室内试验以及现场清洗试验表明,中七联滤罐滤砂表面吸附的聚合物浓度远远大于污水中聚合物的浓度,锈蚀碳钢的存在能够加快聚合物的降解和聚合物凝胶的生成,聚合物凝胶与污油、悬浮固体形成的混合物是引起重力式滤罐堵塞的主要原因。对于含聚合物污水处理能力下降的滤罐可以采用化学药剂清洗的方法使之恢复过滤能力,但聚合物污物在随后的污水过滤过程中仍会堵塞过滤通道,清洗后有效期不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