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异步电动机电压同步坐标系,得出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电磁转矩与转速的关系。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建立系统频率俘获的方程,得到实现频率俘获的条件及俘获频率和两偏心转子相位差的理论计算方程。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频率俘获的稳定方程。利用Routh-Hurwitz准则获得系统稳定性条件。  相似文献   

2.
针对相同频率激励振动系统不利于筛分多样性物料以及不同频率激励振动系统不能实现任意定速比同步运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激励振动系统的定速比控制同步方法。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推导出振动系统定速比响应方程。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设计出模糊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简称PID)控制方法,基于主从控制方式设计了定速比控制器,使两激励反向驱动定速比振动系统能够实现控制同步运动。选择定速比参数为1.2和1.5,通过仿真验证了振动系统振动同步不能实现给定的定速比,而控制同步可以实现;通过实验验证了定速比控制同步理论对两激励驱动振动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同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研究同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特性,通过引入激振器平均角速度和相位差的两个小参数,对振动系统的参数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提出了频率俘获力矩的概念,得到了振动系统的频率俘获方程,把同步问题转化为频率俘获方程零解的存在和稳定性问题。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当振动系统的参数满足频率俘获和自同步稳定运转的条件时,振动系统能很快实现频率俘获并达到稳定的自同步运转状态,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一种双机驱动无摆动振动机的自同步理论进行了研究。该振动机由内、外两个质体组成,两偏心转子的旋转中心与内质体质心在同一条竖直轴上,使得两偏心转子的惯性力对该轴的力矩为零,从而消除了振动机的摆动。首先,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振动机的运动微分方程,分别得到了振动机运动自同步及其稳定性条件;然后,通过数值方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发现系统的自同步能力与两偏心转子质量比正相关,与竖直方向频率比、共振激励角、内质体与振动系统质量比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6.
以双机双质体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自同步运动研究.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振动系统主振方向的运动微分方程,通过使用传递函数,得到了振动系统稳态时的同步响应.建立了振动系统主振方向的相对运动微分方程,得到了主振系统固有频率与振动系统稳态时相对运动的同步响应.基于以上动力学模型,对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因为亚共振有其特殊的工程意义,定量研究了振动系统在亚共振工作状态下,两电动机的转速、相位差,及两质体各自的位移与相对的位移.通过计算机的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机驱动振动系统中,直流电机与振动质体机电耦合工况下电机转速难以实现同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主从控制结构的双电机麻雀优化滑模同步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了该型振动系统的机电耦合模型,借助拉格朗日方程求解了该型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随后,采用主从控制结构,并利用麻雀算法对滑模参数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主电机转速与主从电机相位差的有效控制;最后,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主从结构的麻雀优化滑模算法对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同步控制效果好,主电机转速与预设转速之差小于0.5 rad/s,主从电机相位差小于0.1 rad;振动系统x方向位移接近于0 m,y方向运动表现为-0.02 m~0.02 m的弦类往复波动,满足振动机械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基于频率俘获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感应电机的数学模型,运用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振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得到了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实现频率俘获的条件.根据振动系统的频率俘获条件,分析了对2个2偏心转子相位差的控制策略.分别运行自同步条件下的系统仿真程序和基于振动系统频率俘获条件的相位差控制仿真程序,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对振动系统施加控制后,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速度同步和相位同步,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为更好利用双机双质体振动系统,进行自同步运动设计,首先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和传递函数,推导出了振动系统的稳态时的同步响应的表达式,进而推导出了振动系统的稳态相应。对系统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因为近共振有其特殊的工程意义,定量研究了振动系统在近共振工作状态下,两电机的转速、相位差,及两质体各自的位移与两质体间的相对的位移。最后通过实验验证数值仿真和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并给出了相关实际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建立交流电机被控对象简易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智能控制方法,实现对输粉机双机驱动系统的协调同步控制.该系统已成功地应用于某电厂20万千瓦机组输粉机的输煤控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哈密顿原理研究了同向双电机驱动平面单质体振动系统的自同步运动。首先建立单质体自同步振动系统的模型,运用哈密顿原理建立了振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并得到系统的振动响应,然后推导出哈密顿作用量的表达式,之后得到振动电机的同步条件,并由系统工作稳定性的一次近似判别法求得振动电机同步运行的稳定性工作条件。最后,利用相关数值对双电机驱动平面单质体振动系统自同步过程中的相关参数的关系,相位差、转速等进行了仿真,从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振动方向角是影响振动机械筛分效率和输送速度等性能的关键参数,为了实现振动方向角的动态调节,针对双轴椭圆振动系统研究了两激振电机供电频率对振动方向角的影响。首先,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经过理论推导得到两激振电机在不同供电频率下能够实现稳定同步状态,但相比于同供电频率而言,椭圆轨迹的振动方向角发生改变;其次,利用数值方法建立振动系统仿真模型,计算得到系统椭圆轨迹并分析得出振动方向角随供电频率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搭建双轴椭圆实验样机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系统保持同步运转下改变两激振电机的供电频率,振动系统稳定同步状态发生改变且振动方向角能够实现大幅度(0~90°)调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多锤联动时出现耦合问题,对"锤—桩—土"系统进行合理简化,在此基础上以两台桩锤联动为对象建立打桩过程中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由此构建系统的机电耦合方程,然后利用小参数周期平均法对机电耦合过程中电动机的负载转矩进行近似解析,得出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动机负载转矩的影响因素、平衡方程及机电耦合强度表达式,揭示系统出现耦合现象的机理。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并对系统机电耦合过程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系统在不同电动机转速、初始相位差及土壤参数下的机电耦合过程及基本规律。最后通过实际打桩试验验证数学模型、理论推导及仿真结果的正确性。这些结论为电控联动方式的控制策略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机械联动结构设计及"机械—电控"复合联动方式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带式输送机传统驱动系统中存在的故障率高、无效功能损耗不足等情况,该文分析了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与调速控制需求,按照长距离输送需求,提出双机驱动变频调速设计方案。重点对双机驱动功率调节进行分析,确定了系统永磁电机的驱动方式以及选型系统的控制器和变频器,设计了系统的软件控制主流程图。经仿真分析与验证得知,双机永磁直驱控制系统可实现带式输送机的远距离运输功能,降低了电能损耗,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满足煤矿井下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前旋挖钻机的电控系统无论是集中式控制还是分布式控制,大都只有1台主控制器及若干子模块形成一个控制网络,如果这个主控制器不能正常工作,设备就会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甚至导致施工事故。为此,由北京南车时代公司研制的TR500C型超大型旋挖钻机的电控系统采用了双机冗余电控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块体物料的短距离精密输送问题,提出超声振动输送新方法,设计制作了基于弯曲行波的环形压电输送振子。依据模块化设计思想,将输送装置设计成3个单一输送振子的并列组合,采取多个振子的同步驱动。对所设计振子的模态及同步驱动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际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超声振动输送装置同步驱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多电机驱动系统在电传动工程车辆领域的应用用越来越广,由于工程车辆行驶路况、载荷的多变性,使得多电机系统同步协调控制问题成为该类车辆电驱动系统研发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多电机电传动工程车辆直驶过程中速度协同控制问题,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提出的各种控制策略,对其特点展开分析、比较,最后探讨了多电机协调控制的发展趋势,为电传动工程车辆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介绍机液伺服同步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伺服阀的结构,并列出了系统的特点和提高系统同步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