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兴林  陈宏根 《轴承》1992,(3):12-17
从量纲分析着手,对密封球轴承摩擦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负荷、转速、装脂量和密封唇过盈量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分析,着重探讨了装脂量、密封件对密封球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得出了回归分析模型。给出了适合接触式,非接触式密封球轴承以及开式轴承的摩擦力矩计算模型,为密封球轴承摩擦力矩的估算提供了经验公式,并为密封球轴承CAD建立分析软件提供了依据,附图1幅,表5个,参考文献6篇。  相似文献   

2.
杜宏亮 《机械》2011,(2):25-27
对影响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精度和平稳度的摩擦力矩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研究目的要求主要采用了试验验证和计算验证结合的试验方法.首先建立了特种轴承试验台系统.然后对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做了工况模拟和运转状态检测.从而得出了成对双联角接触球轴承变转速,变转向,变轴向载荷,变预紧力下的摩擦力矩曲线的大小和轴承曲线波纹度.进...  相似文献   

3.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在角接触球轴承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基础上,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理论计算公式,并对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参数、工况参数与摩擦力矩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轴承低速工作时较大的内沟曲率半径系数有利于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的降低,高速工作时较小的内沟曲率半径系数有利于轴承摩擦力矩的降低;...  相似文献   

4.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波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低摩擦力矩角接触球轴承,利用能量守恒定律,研究角接触球轴承零件工作表面的波纹度对轴承摩擦力矩波动性的影响,从理论上对角接触球轴承零件工作接触表面的波纹度幅值、谐波阶次与轴承摩擦力矩波动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给出影响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波动性的内、外滚道和钢球工作表面的主要波纹度谐波阶次和相应的激振频率,并试验验证.研究...  相似文献   

5.
角接触球轴承在实际使用中通常成对安装,现有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一般适用单套轴承,成对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缺少合适的测量设备。针对这一问题,对滚动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研究与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成对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介绍了成对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装置的原理、技术指标、结构、电气系统、软件系统,并以成对7038角接触球轴承为测试对象进行启动摩擦力矩和动态摩擦力矩测试试验,得到启动摩擦力矩和动态摩擦力矩随轴向载荷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角接触球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荣瑜 《轴承》1994,(6):2-5
在考虑角接触球轴承库仑摩擦力矩的三个主要因素-微滑、弹性滞后及钢球自旋的情况下,得出的轴承摩擦力矩计算方法,可以用于启动摩擦力矩的估算和轴承参数的设计。附图4幅,表2个,参考文献3篇。  相似文献   

7.
8.
介绍了2种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摩擦力矩理论计算模型,采用不同模型计算同型号的轴承,对比分析可知,造成计算值差异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考虑轴承内部的几何结构参数。在考虑几何结构参数的计算模型中,影响最突出的是轴承实际接触角。还分析了加工精度对四点接触球轴承的实际接触角及其摩擦力矩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负游隙四点接触球轴承游隙的计算方法,以空载状态下的薄壁四点接触球轴承QJ1830为例,考虑了负游隙状态下套圈变形对钢球与沟道间接触载荷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该轴承摩擦力矩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计算了该轴承空载状态下的摩擦力矩,并与实测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游隙值越小,摩擦力矩的理论计算值相对实测值的误差越小,当游隙小于-7μm时,误差小于30%。  相似文献   

10.
应用蠕滑理论分析钢轨表面磨耗型波浪形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轮轨接触力的波动观点出发,应用动态蠕滑理论分析了轮轨接触表面摩擦功密度的变化,并讨论了轮轨表面产生磨耗形波浪形磨损的原因,分析得出波浪形磨损可能在任何轨面上萌生,但是要使波浪形磨损持续发展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轮轨振动的匹配条件,即初始波浪形磨损引发的轮轨激振频率与轨道或轮对的某阶振型相接近时,初始波浪形磨损就扩展,否则就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1.
基于滚动轴承动力学理论,建立了频繁摆动工况下深沟球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组,通过预估-校正(G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对动力学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分析频繁摆动工况下深沟球轴承的摩擦力矩特性。结果表明:轴承摩擦力矩随径向游隙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轴承内、外圈沟曲率半径系数增大而减小,随保持架兜孔间隙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随径向载荷增大而增大,随摆动频率增大先缓慢增大后急剧增大,随摆动角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滚动轴承服役过程中,因滚滑现象和残余应力的存在,使赫兹接触应力不能反映材料真实的受力状态,应力分布与实验现象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滚滑接触下材料的内部应力计算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一种快速、简单的材料滚滑接触内部应力的计算方法,以替代耗时长的有限元法。以现有公式为基础,通过Matlab编程计算滚滑接触下材料内部的应力场;对比不同摩擦因数下2D、3D滚滑接触内部应力场的差别。结果表明:摩擦因数越大,最大剪切应力越大,位置越接近表面,与滚动方向的夹角越小;切向摩擦力使接触点两侧最大正交切应力大小及位置发生变化;随着摩擦因数增大,一侧应力值上升,位置靠近表面,另一侧反之。提出的计算方法简单、方便,其结果为解析解,便于与残余应力或其他应力结合求出真实应力场。通过实例分析发现,真实应力场能够更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对于轴承材料组织演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球轴承摩擦力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球轴承摩擦力矩的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两个方面综述了球轴承摩擦力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详细介绍了球轴承摩擦力矩理论计算发展过程,以及轴承工作表面质量、润滑剂、工况和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摩擦力矩大小和波动性的影响.并针对目前球轴承摩擦力矩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球轴承摩擦力矩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汪洪  胡宝成  陈原 《轴承》2011,(2):1-3
以有限元分析方法为基础,介绍了风力发电机变桨轴承在空载和钢球预过盈的情况下摩擦力矩的计算方法,进而研究了安装单排钢球和双排钢球空载变桨轴承摩擦力矩比值的理想值,结果表明,变桨轴承空载时理想的摩擦力矩比小于2,大致为1.3~1.4。  相似文献   

15.
考虑反向器影响的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计算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赫兹接触和弹性碰撞理论,分别对滚珠丝杠副反向器入口和出口处滚珠的微观动态行为和受力平衡状态进行分析,揭示滚珠进出反向器时的碰撞和预紧受压对摩擦力矩的影响机理,建立同时考虑反向器入口及出口处影响的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计算模型,并对某型丝杠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试验测试。对比分析表明,滚珠进出反向器产生的摩擦力矩是丝杠副摩擦力矩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入反向器的影响可以大幅提高摩擦力矩计算精度;其中反向器入口处因滚珠的连环碰撞使得其对摩擦力矩影响较大,而出口处的影响则相对较小。利用模型计算所得摩擦力矩,在不同转速及轴向载荷下均与实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装置摩擦阻力矩计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滚子的受力特点,分析了引起摩擦阻力矩的回转支承滚子正压力的计算,并提出了《起重机设计手册》所给出的摩擦阻力矩计算公式在三排滚柱式回转支承上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何分析,推导了单列深沟球轴承和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自由偏转角的计算公式,并对单列、双列球轴承的自由偏转角进行了计算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种能量转换机构,其产生非接触式驱动力矩驱使轴承转动,然后由非接触式监控机构监测轴承从静态到启动状态,整个测量系统组成反馈回路,通过测量输入能量转换机构的能量参数获得轴承启动摩擦力矩.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滚珠丝杠副摩擦力矩波动及滚珠冲击的影响因素,对不同型号的丝杠摩擦力矩波动与滚珠的冲击响应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摩擦力矩的波动频率与滚珠对返向器的冲击频率之间存在频率相等、相位滞后的对应关系;丝杆转速的増大使得返向器内前后滚珠间速度差减小,滚珠进出滚道的加速度冲击响应与丝杠转速呈相反趋势;预紧力的大小对丝杠的冲击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