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7)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教育实效性。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应着力于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29)
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各高校相当重视的领域,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多以传统教育为主,教学内容多侧重于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作为目前心理学最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其更注重引导人们建立积极的心理模式,目的在于充分挖掘人类自身的潜能。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改革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加其自我效能感,也更贴合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8)
最初研究者们较关注网络游戏的成瘾性及其他负面影响,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网络游戏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作用。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分析了网络游戏的积极体验以及大学生在玩网络游戏时表现出的积极心理品质,并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提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在该研究领域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开辟了一条心理学研究的新道路,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与活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早就成为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提供很多帮助。本文主要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特点和研究范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6)
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三个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于民办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期望能给民办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9)
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心理学学科领域的一种新的研究理论,它的提出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开阔了视野和提供了方向。合理地、科学地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反思传统病理心理学取向给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教育形式单调、教育途径单向以及教育成效低下等问题,本文立足于积极心理学视角,阐述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变革,以“阳光心育”为教育主线,尝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园”“馆”合力线上线下双路径拓展工作平台,创新工作方式与内容,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有效的开展,服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8.
王浩  周婧  赵旭  吴伟  王群 《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40-143
社会人才培养目标转型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亟待提升的现实,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在此形势下,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合思想、生态心理学的横纵向交互观念、积极心理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个三"工作模式,组建三级教育网络,贯穿三级教育阶段,覆盖三级教育层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9)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目前在综合性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积极心理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可以启发学生的心智,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本文简单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并且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分析,供相关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2)
2000年1月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的发表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建立形成,该理论倡导从积极方向研究人类的品德,关注人类的幸福健康,是对基础心理学的发展继承。十几年来,教育心理学逐渐被运用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仍然是一门新型理论。围绕个人层面上积极人格特质和群体层面上人群与社会环境关系两个角度,从初中心理教育现状、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中三个方面,展开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