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风冷冰箱的保鲜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箱内气流循环及温差。论文以某款风冷冰箱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对其风道和冷藏室进行三维内流场数值模拟及相关实验,找出影响箱内温差的相关因素。通过修改出风道形状、风口布局、出风方式等参数对风道进行改型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风道优化后温差由7.5℃降为3.8℃,保鲜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风冷冰箱的结霜和化霜问题,是影响其发展和制约其节能降耗水平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本文以一款单系统风冷冰箱BCD-409W为研究对象,通过仿真分析软件优化冷藏回风道结构来优化蒸发器的结霜均匀性,设计了新的回风道结构,并取得了良好的试验和应用效果.经过实验验证,优化后的风道结构使结霜更加均匀,32℃能耗化霜时间减短了4.5 min,能耗降低了1.66%.总的来说,通过冷藏回风道的结构优化可以提高此款风冷冰箱的蒸发器化霜能力,同时也为其他产品及新品项目提供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南京创维家用电器的一款两门风冷冰箱为模型,利用CFD软件进行仿真计算,得到了该冰箱风道各出风口的出风量及占比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为后期风道改进优化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风冷冰箱开发过程中,风道是一个最核心的功能部件。风道的优劣直接影响冰箱制冷能力、保鲜效果、能耗多少等关键指标,因此,对风道进行优化设计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工作。通常情况下,温度均匀性是衡量风道优劣的一个关键性指标,本文选用该指标为风道优劣评价指标,并将其作为风道优化设计的目标。为保证各间室内的温度均匀性和制冷效果,各风口位置和风量大小或配比是非常关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现有大容积风冷冰箱冷凝模块的设计现状,从风扇支架、冷凝风道、冷凝器以及固定方式等方面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改进,设计出一种冰箱用一体式冷凝风道结构。结果表明,一体式冷凝风道结构是集风扇支架、冷凝风道以及冷凝器安装结构为一体的创新设计,微通道冷凝器边板设计有与一体式冷凝风道对应的固定孔,可以确保冷凝风扇扰流的冷凝风全部扫掠过微通道冷凝器的表面,进一步强化换热效果。该种一体式冷凝风道结构具有结构整体尺寸小,安装方便,成本低等优点,可以满足更宽容积段的大容积风冷冰箱的冷凝模块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白连社  王瑶  关鹏  洪小军  罗健 《电器》2012,(Z1):122-126
在现代家庭生活中,冰箱扮演着重要角色,已成为现代家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之一。冰箱冷藏室内的流场分布及温度分布对储存在其内的食品有着重要影响,而流场分布及温度分布取决于冷藏室风口位置及内部结构。本文通过对冰箱冷藏室进行CFD建模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对冰箱冷藏室风道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冰箱冷藏室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改善了其流场分布,这样对冰箱冷藏室食物储存及降低冰箱能耗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直冷式电冰箱是通过蒸发器表面低温的自然对流对冰箱各箱室进行降温,保持箱内温度,但冷冻室易结霜,需人工除霜,若不及时除霜,则影响到降温效率。 风冷式冰箱是冷气由箱内风道直接吹出,冷量借助冷风进行循环,温度分布均匀,无需人工除霜。但因为冷藏室冷风由风扇驱动,强迫循环,食物易风干脱水,不利于保鲜。 新飞风直冷混合冰箱(BCD-191W/211W/232W)兼容了直冷式、风冷式冰箱的优点:冷藏室直冷,保湿保鲜;冷冻室风冷,无需除霜,温度分布均匀,提高制冷效率。为降低产品成本,按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三门风冷冰箱为研究载体,从制冷系统、风道结构、控制规则以及保温层等方面进行技术方案的优化改进,设计出一款全变温风冷冰箱。同时辅以RFID自动识别与智能蛋盒的智能设计。结果表明,通过对三门风冷冰箱各部分的再优化设计,各间室温度都可以在较大的温区范围内进行自由变换,化霜可靠性等测试项目得到可靠验证。冰箱内置RFID自动识别技术,用户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查看冰箱食品的相关数据。智能蛋盒的设计可以随时准确跟踪蛋盒内蛋类物质的存储期。该款集全变温与智能为一体的风冷冰箱实现了风冷冰箱不同间室全变温功能要求,RFID自动识别与智能蛋盒的智能化设计使得冰箱智能化效果更为显著,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相似文献   

9.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维持在适宜范围内,是保障电池安全、高效和长寿命使用的必要条件。构建符合其特性规律的锂离子电池电-热耦合等效电路模型,并对其进行离散化,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与可靠性。然后基于电-热耦合模型优化并行风道式散热系统的进口风速、楔形风道角、电池单体间距、表面偏移角四个参数,将并行风冷系统中四个参数数值利用正交优化法来设计实验组合,分析出各实验因素权重关系,通过较优组合结果对比得到并行风冷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最优参数组合下的并行风冷系统使得电池组在25℃下工作的最高温度为30.72℃,温升为5.72℃,温差为4.54℃,满足电池组对工作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冰箱间室出风均匀性、温度均匀性是影响冰箱能效的重要因素.通过对使用离心风机的上冻下藏型风冷冰箱出风均匀性进行研究,基于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提出有效提高箱内出风均匀性的设计方案.首先,根据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以提高空气循环效率为目的,在风机出风口附近增设改变风向的导流结构.其次,为提高左右两侧的温度均匀性,在出风口风向调整合理的情况下,对风道出风面积进行了微调.最后,将风道优化后的冰箱样机进行了带载测试,实验研究表明,箱内左右两侧的温差可由初始方案的3℃降至0.1℃.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风冷冰箱通过采用旋翅冷凝器降低了冰箱的冷凝温度,铜管铝翅片蒸发器提升了蒸发温度,立体循环风提升了冷藏室和冷冻室温度的均匀性,延长了食品的储存时间。对蒸发器进行亲水处理延缓了蒸发器的结霜时间,优化化霜策略,使化霜时间间隔得以大幅降低,减少了冰箱内温度波动次数,通过多种措施的运用使冰箱能耗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为风冷冰箱的进一步推广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2.
以一款薄壁化大容积率风冷冰箱为研究载体,分析多种节能技术方案,完成整机能耗的匹配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单循环制冷系统,通过应用高效变频压缩机、变频风机风机、高效风道结构,控制逻辑优化以及VIP板等设计方案,全薄壁大容积风冷冰箱达到了新国标一级能效设计要求,较常规的大容积冰箱用三循环制冷系统性价比更优.  相似文献   

13.
《家用电器》2013,(12):52-52
奥马首台全欧盟标准对开门冰箱集结全球顶级资源,是一款拥有意大利设计、韩国技术、日本品质和中国制造等复合竞争力的高性价比产品。一韩国风冷技术:由韩国工程师研发的全风冷技术,优化自动化霜功能,冰箱内部冷量分布更加均匀,制冷效果更加卓越,免除冰箱化霜烦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采用回风加湿的风冷冰箱果蔬室的湿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实验观测数据建立果蔬室湿度数学模型,结合实验数据与CFD模拟结果,对普通风冷冰箱冷藏室的风道结构及风机控制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通过CFD模拟,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回风加湿过程中冷藏室内湿空气温度及水蒸气体积率的分布情况,研究了回风过程中风速大小、回风时间对冷藏室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优化风机控制方案,果蔬室在加湿3min后,平均湿度由上升3.8%提高为上升10%。回风风速越高,平均相对湿度越大。当采用风速2m/s时,果蔬室的平均湿度提高1.5%,上部间室的平均湿度提高2%。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常规的冰箱基本上是在冰箱的构造之后成型的,并且形成了每个冷藏室的温度区域状态。偶尔,少数冰箱的温室可以实现稍大的温度范围调节,但是市场上的实际反馈数量和变温室的大容积需求量很大。本文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冰箱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技术的使用。结果表明,通过冰箱和压缩机的集成设计引入新的国家冰箱标准,基于风道效率的CFD模拟,多循环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以及冷却噪声的优化,提出了一种大容量的风冷冰箱节能降噪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风冷冰箱噪音产生的三大主因:压缩机自身或共振产生的噪音;系统管路的震动声、流动声、喷射声;风机、风道、风扇产生的振动声和气流声。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冰箱噪音予以分析辨别,并予以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借助ANSYS Fluent平台对储能系统中的锂离子电池包进行仿真分析与结构优化。首先建立电池的热仿真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ANSYSFluent仿真软件得到电池单体温度分布,并通过与实验测量的结果对比验证所建立的仿真模型的准确性。接着进行了电池包风冷系统的仿真分析,完成了对电池包温度分布和风道流速分布的求解。最后通过改变出风孔数量和风扇挡板形状改善了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对储能电池包的温度与内部流速分布的分析是可行的,对强制风冷系统的结构优化能够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散热性能,实现更低的最高温度与更均匀的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上冻下藏型单系统风冷冰箱冷冻风道的优化设计,利用电动风门对风道内风腔进行分隔.基于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的方法,提出实现单系统双门冰箱独立控温及宽幅变温的设计方案.参考热负荷计算结果并结合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对风道采用左右风腔不对称设计.通过增设冷冻风门,并在风道内不同位置上设置若干个形状各异的导流结构,以优化出风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电动风门在单循环电控风冷冰箱上的使用现状,介绍了单循环风冷冰箱的工作原理及电动风门在单循环风冷冰箱中的主要作用,重点对电动风门在风道中不同的设计位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设计的优点以及潜在的风险,寻求较佳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雷  李培培 《日用电器》2021,(10):103-105
为了解决单系统风冷冰箱化霜能耗高的问题,通过研究在各种蒸发器结霜状态下冷藏单次制冷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出冷藏制冷时间与蒸发器结霜量的关系,设计出以冷藏制冷时间为依据的单循环风冷冰箱化霜控制方法.该方法能使冰箱达到"准确化霜,及时化霜"的目的,避免出现过度化霜导致冰箱能耗增加或者不能及时化霜导致冷冻风道结冰问题.该研究成果丰富了冰箱的化霜控制方法,为单系统风冷冰箱的化霜设计改善提供重要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