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高校和导师培养研究生的角度,以提高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保障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为目标,文章对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的内涵及其外延进行梳理。研究生基础科研能力包括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即研究生科研的主观能动性,客观方面即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专业技术手段等客观能力,主客观科研能力相互作用。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和答辩是研究生科研工作的三个关键节点,扎实有效地完成关键节点所要求的工作,是研究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5)
口腔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熟练掌握本学科的临床操作技能、拥有全面严密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及严谨的科研思维意识、系统的科研方法、综合的创新能力及良好个人素养的高层次口腔医学临床应用型人才。文章系统地分析了口腔临床型研究生进行科研能力培养的原因、方式、措施及评价方法等,并介绍了口腔科所取得的局部成效,以期为口腔临床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1-3
立足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硬软件条件相对不足的现状,从以科研素养养成为根本点、强化课程教学对能力培养所起作用、以横向课题为科研实践能力培养主渠道等方面,探讨了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对于高端人才需求缺口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快速培养模式下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当前的现实问题。除此之外,随着专业硕士的出现,学术型硕士如何区别培养,提高其科研能力成为了很多高校经管类院校培养的难题。通过学习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在经管类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助于帮助我国高校吸收其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为我国高校提升经管类学术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30)
临床实践能力是医学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然而,科研能力更是考量优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另一个重要标准。因此,医学硕士研究生对科研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李向真  梁萍 《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85-86,89
土建结构类研究生的计算机能力 ,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总结研究生课程教学及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经验体会的基础上 ,论述了土建结构类研究编程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难点及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采用"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对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研究,加强学科馆员与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密切合作,通过"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对研究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分析了研究生专业信息素养现状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实际活动内容为主线,采用"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导师合作制",拓展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学习能力,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提高学术科研水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工科"是中国工程教育应对新技术和新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土木工程作为传统工科专业需要调整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以土木工程学科全日制研究生培养为例,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和总结了当前研究生能力培养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生交叉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举措,包括实践创新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学科交叉能力等,并以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为辅,协同促进研究生能力培养,旨在提高全日制研究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
对高校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建筑学研究生受专业影响,其整体科研能力偏弱。随着新工科建设的开展,如何提高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选用一款学习向量量化(LVQ)人工神经网络,尝试建构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评估模型,并对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泛化能力测试。研究显示LVQ模型较为简洁易用,评价结果也较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自我培养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对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优秀的实践工作素质的基层科研工作者和技术工程师,这就要求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要从专业知识水平、基础科研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等三个方面进行积极的自我培养。文章从研究生教育教学的实践出发,分别就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土木工程类硕士研究生自我培养的目标和内容要求,旨在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