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Planning》2020,(1)
"做哲学"是新近出现的一种看待哲学和进行哲学研究的新鲜方式,并构成引起学界热烈反响的讨论话题。英美多部相关做哲学的经典著作的引入,更使做哲学的性质、意义和如何做哲学的讨论引向深入。与传统哲学研究不同,做哲学是一种依照内在的哲学性的思维方法训练以探究事物和世界本质性问题而进行的思考活动,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哲学实践、哲学操作、哲学活动,展示的是一种哲学性思考和论辩的过程。实际上,西方哲学史上,苏格拉底、康德、黑格尔以及现代语言逻辑分析哲学已触及到做哲学问题的思考并予以了一定的论述,只是这种认识和理解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者说,一种理论的哲学性思辨活动过程屈位于一种思想理论的提出和判断结论的意义。要做哲学和做好哲学,内在地蕴涵着人类的惊异之心、实践与生活本身、哲学性思维与写作训练、经典文本的理解和解释的四大面向问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9)
本文将从哲学角度分析《朗读者》中"父亲"这一角色所蕴含的主体性与自由问题,微探小说中的哲学韵味,以及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
在现代科学和哲学的理论深处,描述问题使作为其前提的规定全面凸显。而大数据基础上的创构,则使在先规定的研究居于优先地位。作为人类为认识对象所作的关于量和质、方式、方法和模式等的规范性设定,规定成了哲学研究至关重要的内容。在语言学和哲学中,"规定主义"和"描述主义"构成了一种强大的张力。语言学中的规定主义致思,反映了语言的生命就是语言的使用。在信息文明时代,语法的变异甚至成了网络语言的标志性特征。现代科学中的规定问题集中凸显在量子力学中,它表明关于自然的科学理论只是对它的描述,从而描述的规定基础问题典型地表现在当代自然科学前沿。而在当代哲学前沿,由于涉及对象的内容,约定论和预设理论研究事实上转向规定问题的哲学研究。由于所有理论基石都具有规定的性质,规定研究将涉及规则和规律的共同哲学基础。关于规定问题的哲学分析表明,随着人类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开启的信息文明的到来,关于规定的反思日益凸显,规定论研究呼之欲出。规定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有规定的形成、规定的性质、规定的发展和层次、规定的合理性和合理化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
从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构想出发,阐释"理想国"是如何可能的。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不完美,因而根据理念构建一个完美的"理想国",从"正义论"出发,哲学王治国,精英教育,各司其事,为我们详尽构建了不同阶层的和谐生活,正义之邦。"理想国"诠释出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哲学王的高度评价,对哲学的热爱,对理性思维的推崇,引发了我们对哲学与现实关系问题的思考,唤起了一种"爱智慧"的原始激情。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
<正>何谓教育哲学?就研究对象来说,大致有两种认识:一种是研究教育中的哲学问题,一种是研究教育中的一般问题。从学科归属上看,前者把教育哲学归属于哲学,认为它是哲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学科;后者是把教育哲学归属为教育学科,是教育学学科体系中的一个基础学科。围绕着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其实,已经形成教育哲学的两种风格——姓"哲"的教育哲学和姓"教"的教育哲学,出现了教育哲学建设的两种思路。把教育哲学归属为哲学,其学科建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6)
孙正聿教授的《哲学通论》是"一部专著性的教材",其专著性和教材性全都有赖于它在西方哲学史中有其根基;具体来说,《哲学通论》的哲学史底蕴主要来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体现在:整本《哲学通论》在其最主要的几个问题节点上都借助于黑格尔哲学来建构自身的思路和结构,从而使这本专著性教材与黑格尔哲学形成了深刻的内在理论关联。《哲学通论》最具创意也最有特色的三个思路是:作为哲学思维方式的"反思思想"维度,作为哲学核心问题的"思想客观性"问题,以及作为哲学历史演进的"本体论中介化"进程。这三个思路都是以黑格尔哲学为基础,并在与黑格尔的深度对话中建构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生态建筑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永华  宋家峰 《建筑》2002,(12):39-41
本文认为生态建筑问题从根本上讲是战略性问题 ,而不是技术性问题 ,所以有必要从哲学层面来对生态建筑进行一些思考。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使读者对生态建筑思想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2,(1)
为了领悟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需要回到思想的原初之地重新思考先秦儒家的政治意识与主导性问题。"人道政为大"命题是先秦儒家政治意识的集中体现,表明先秦儒家对政治有最高的期许,将政治视为人的最主要实践活动,期待以政治的方式完成由"凡"而"圣"的生命升华。"道始于情"命题则表明,情感是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主导性问题。基于这两个命题,可以说,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本己形象是"情感的政治"。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正>编者按:本期"哲学专题讨论"栏目刊载的是第十六届《哲学分析》论坛的又一组论文。这四篇论文既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的价值论层面上的思考,如《走出价值"两极"的误区——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内涵》;也有从中西哲学史的思想案例出发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关话题的延伸探讨,如《价值相对主义就是价值虚无主义——苏格拉底论正义与定义》《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1)
近些年来较为时髦的"实验哲学"存在着如下可疑之处:(1)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存在范畴混淆和边界模糊的问题,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为认知科学或实验心理学的语词变换,那么,实验哲学究竟是哲学还是科学?(2)实验的地位在一个世纪前就从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中得到确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将实验用来限定或修饰哲学,就概念内涵来讲,是冗余性的。(3)实验作为一种方法如何从描述性的发现中得出规范性的结论?方法论的自然化遭遇"解释鸿沟"困境:心智、意识、体验最重要的特征是其主体性,它不受物理世界因果规律的支配;对内在状态、事件和过程的理论说明不能仅仅通过诉诸物理现象的理论说明而获得成功。(4)按照实验哲学的主张,对于"直觉在多大程度上可靠"的判断需要诉诸经验,而对这种判断的判断仍然依赖于直觉,如此就陷入了一种自我支持或循环论证,但实验自身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对"实验哲学"的反思旨在理解哲学"做什么"以及"如何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