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0):234-235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下,正处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如何通过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济理论,设计适应一国经济文化政治的经济运行体制,从而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和良性循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内涵及特点、核心理论的粗浅探讨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砖瓦》2020,(7)
城市作为特定的场域,其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手工业型城市而言,总结发现其主导产业在其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以典型的景德镇为例,以其主导产业——瓷业的发展为线索,纵观景德镇各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城市空间格局变迁的历程,以此来分析主导产业对于中国传统手工业型城市空间格局变迁的影响。同时总结大致规律,为今后该类城市提供科学合理地保护当下中国城市的历史传统文脉和内在基因,也可以为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提供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7)
中国共产党集权决策体制的产生有其内在的逻辑和政经原由。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央决策体制的集权性、单向性、封闭性和个人经验性导致智库发展缓慢,对政府决策发挥的影响力和作用极其有限。改革开放以来,内生于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国现代智库在探索中起步,在多元发展中成熟并逐步转型。追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决策体制的演变及智库的发展历程,对于把握中国未来智库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辉 《城乡建设》2003,(12):4-6
一、中国城市发展取得很大成就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发展问题,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城市发展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城市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24)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是当今社会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此外产业结构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经济的增长及波动,因而其逐渐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不仅提高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效应的演变。本文从产业结构变迁的原因分析入手,并详细阐述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旨在其能推动当前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人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改革开放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最为鲜明的特点,这种特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中国学者称这是"中国经验",而西方学者则称之为"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7.
自二战结束(1945)以来,台湾所受来自中国大陆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整体影响巨大,建筑发展亦不例外,但是在1979年之后,某些特定且具渊源的社会价值观在台湾社会快速变迁之际已俏然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及定义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在本文的论述中,传统价值观的改变牵动着自1979年以来台湾建筑的发展,更是1990年后,台湾在逐步迈入“公民化”的社会发展摸索进程中具持续影响力的核心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在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涌进来丰富多元的西方文化,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与冲击,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分析近几年来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对我们在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发生这一现象的多重原因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64-67
近些年来,随着中缅边境经济交流、社会互动和文化发展的发展,中国边民对缅甸形成了诸多负面印象。基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式,从边境日常生活出发,讨论在跨境流动过程中的污名话语建构与实践,以及污名话语背后的国家认同问题。中缅边境日常生活中的污名话语,背后实则是政治经济结构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差异化呈现,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边境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0.
李旭  王营池 《安徽建筑》2012,19(2):29-30
从古至今,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变迁,始终以儒、道、释的哲学思想为根基,以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来阐释人们传统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我国传统城市空间设计作为文化的一种物质载体,其物理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我国古代广场为例,阐释我国古代人民对城市空间形态的营造,剖析我国传统空间审美意识和人文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