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绿色设计开始受到国内设计界、企业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本文从环境科学的学科背景出发,对绿色设计的概念,绿色设计的理念形成,材料选择,个体产品上的体现以及未来的设计风格和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绿色设计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胡振英 《中国包装》2022,(11):42-44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包装产业迎来了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如何将生态文明理念应用在绿色包装设计的全过程成为包装行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出发,深入阐述了生态文明理念在绿色包装设计中的重要意义,科学揭示了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绿色包装设计的方法,力求为绿色包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绿色物流的概念,进而从对绿色物流的理论研究出发,在观念、政策、技术三方面综合阐述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现状.从政府、企业两方面详细提出了我国绿色物流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绿色环保理念不断融合发展,在机械设计制造中也慢慢的与绿色设计相融。现代化机械设计与制造行业的发展要想不断赢得发展制高点,就需要把绿色理念融人其中,做到环保科学发展。本文从绿色设计及绿色理念人手,简要探讨了绿色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笔者以绿色理念的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管理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绿色理念下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遮阳作为一种防止过多直射阳光直接照射房间的建筑构件,作为一种有效的被动式降温方法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绿色建筑中。本文从分析绿色建筑的特点出发,找出遮阳在绿色建筑中的特性,并介绍了遮阳技术目前在绿色建筑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绿色数字医院包含了绿色智能建筑与医院数字化系统两个高度相关的概念。本文从绿色医院的理念出发,介绍和讨论了绿色数字医院的体系结构,其中包括绿色智能建筑系统、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应用和医院数字化系统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邱秋 《包装工程》2002,23(4):37-39
从绿色包装的自身性质出发,论证了绿色包装的发展必须依赖法律调控,也只有法律才能保障绿色包装在经济上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推广绿色建筑是合国情、顺民意的一项利民之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多重理念。本人结合房地产开发实践经验,从绿色建材、绿色施工、绿色标识等方面,对推广绿色建筑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发展背景下,生态绿色设计理念在小户型空间的装饰装修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不仅能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与居住标准,还能降低装修成本,通过环保材料的合理运用,避免资源浪费。从小户型住宅空间的实际需求出发,着重分析了小户型空间的升天绿色环境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点,从而全面打造舒适、绿色、健康的室内空间环境,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  相似文献   

11.
赵晨  马云  余明亮 《包装工程》2024,45(2):331-338, 364
目的 探究基于绿色设计理念影响下废弃茶渣在再生和循环利用中的相关产品设计及其具象应用实践的体现。方法 以绿色环保型产品设计构思作为出发点,运用绿色设计更新的5R原则作为理论支撑依据并总结归纳出20项用户设计评价指标。通过使用SPSS将绿色感知价值所对应的废弃茶渣、所用材料的特性,以及用户使用产品的期望型需求等相关的20项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分别得到3项设计要点(绿色价值设计要点、情感价值设计要点、形象价值设计要点)以指导设计及应用实践。结论 立足用户日常需求的绿色产品设计,通过3项设计要点的有效数据和具体分析,茶渣再生设计的系列产品主要围绕废弃茶渣和辅助环保型材料进行设计和实践应用。最终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用户进行系列产品的反馈验证,从而使产品的较高实现性和可用性能可较好地达到用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就绿色设计的“理论前瞻”与“实践后顾”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后顾观念之辨析、后顾手法之借鉴、后顾材料之彻悟等绿色设计的实践性思考,通过讨论以期推进绿色设计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邓亚娟 《包装工程》2020,41(12):325-329
绿色设计理念形成发展至今,绿色家具逐渐成为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文章从绿色设计理念的概念及特征着手,分析绿色家具设计的主要特点,如强调环境亲和性、延长使用寿命、体现创新理念等。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融入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从设计、制造、使用、回收等各环节逐一落实,提升家具设计制造水平及改造非绿色家具产业发展状况,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家具的消费需求,实现人与自然及环境的和谐共生。文章重点从绿色环保型原材料的选择使用、绿色家具结构形式的组合性与可拆卸性以及工艺流程的绿色化等关键节点深入分析,基本包括了绿色设计理念指导融合中的绿色家具设计全程工作要点,并辅以图式表达。绿色家具理念及创新设计实践正在改变着室内家具物品特性,也必将塑造人本身,绿色家具理念及其应用本身就是人类一种文明的新型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产品设计过程的多层次需求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对绿色舒适产品的设计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方法以产品的多层次需求为基础,分析环境需求和人机需求的特征、获取、表达方法及两者之间的相合性和冲突性,提出绿色舒适产品的基本概念,运用质量功能展开(QFD)融合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方法将需求进行量化分析,实现多层次设计要素的冲突化解和最优化配置。结果通过研究所构建的方法进行了小型汽车座椅的设计,经过科学的实验验证,设计成果到达预期目标,实现了该产品在绿色度和舒适度上的双重提升。结论通过QFD融合TRIZ的方法将感性思维的结果逐步量化处理,通过冲突定义和消解实现绿色舒适产品最优化的设计要素配置,为设计师的需求处理和要素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包装工程》2019,40(22):75-79
目的 在产品同质竞争加剧的时代,包装设计早已从审美表现上升到了营销设计的阶段。文章围绕“绿色牧场”的品牌发展理念,从包装设计到重塑品牌绿色定位的升级,来探讨乳业品牌绿色发展的品牌核心价值。方法 以广东燕塘品牌纯鲜奶包装重塑为例,从对燕塘包装定位的反思、从对蒙牛、伊利与区域品牌行业纯奶包装定位的分析比较,以及从社会消费需求、行业趋势、燕塘牧场及发展的分析论证,提出“回归牧场、绿色发展”的品牌定位及包装设计定位策略。结论 在定位指引下,精准实施从牧场体验、强化设计附加值、整合传播设计来构建绿色牧场的整合形象传播,实现燕塘品牌从包装设计到重塑品牌形象,透过包装来倡导回归自然、追求健康、绿色发展的品牌主张。  相似文献   

16.
郑曙旸 《包装学报》2010,2(3):14-16
绿色设计虽然在我国政治指导层面得到重视,在媒体宣传层面也得到了广泛宣传,但只是作为概念停留在口号宣示层面上。以观念和技术作为2奈线,来绘制绿色设计的路线图,可以走上绿色设计之路。在这张路线图上,转变观念的思想建构是战略主线,技术选择的社会实践是策略辅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数码产品的绿色设计理念,分析了当前数码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绿色设计的理念角度,集数码产品的技术、质量、功能、生命周期与环境为一体的系统设计方法,建立尽可能在不破坏环境,实现数码产品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论产品绿色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绍印 《包装学报》2010,2(3):33-37
产品的绿色设计是通过产品的设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对绿色设计的理解和运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产品绿色设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地方官员强化绿色设计意识,企业增强绿色生产意识,设计师坚守绿色设计理念,消费者信守绿色生活信念,教育工作者坚持绿色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产品绿色设计得以推广和实现。  相似文献   

19.
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周斌 《包装工程》2011,32(2):99-101,105
通过绿色设计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开发诠释,科学优化"包"与"被包"的共生关系,结合几个典型实例论述产品包装的绿色设计革命之创造可行性,解读了绿色设计思潮对产品包装设计的启示,以及阐述了用全程系统地设计眼光来对待产品与包装设计的全程设计观点,并提出在绿色设计思潮推进下的产品包装设计新定义的思考,从而实现绿色包装设计产品的科学优化,达到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苗苹  钟蕾 《包装工程》2018,39(24):296-300
目的 用户与洗衣机进行交互的最主要部位就是洗衣机的操控面板,进行洗衣机界面设计的绿色功能和人性化设计,以提升用户在使用洗衣机过程中的美感,满足用户的人性化使用需求。方法 干洗机界面设计要符合北京尤萨洗衣机的设计要求,需要符合该公司的设计特点和干洗机的行业标准,利用色彩与色光的设计、设计美学思维、界面构成美学、人性化与绿色设计等方法来研究界面的设计方法,突出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论,用美学、构成、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的方法来探索智能化干洗机的新视觉之路。结论 随着干洗机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面板设计需要遵循绿色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理念,利用美学的构成设计方法,适应智能化设计标准,智能干洗机需要更贴近生活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走进人类的生活,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