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扰条件下常规雷达效能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雷达对抗中干扰和抗干扰相互斗争的结果 ,促进了干扰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文中着眼于典型抗干扰措施 ,将干扰与抗干扰置于同一个平台上 ,系统研究了干扰条件下常规雷达的效能评估 ,即抗干扰效果 .该研究对于雷达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的雷达关机、诱饵干扰等对抗现代反辐射导弹(ARM)的方法难以奏效的问题,提出一种高功率雷达对抗ARM的新途径.首先给出了高功率雷达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然后探讨了高功率雷达对抗ARM的作战机理和可行性.与传统对抗ARM方法不同,高功率雷达不是被动的防御,而是利用雷达产生的大功率微波照射ARM,导致其失效.最后以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对抗ARM为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这为研究雷达对抗ARM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源雷达作战效能量化评估问题,将有效探测距离、探测覆盖度指数等作为表征无源雷达探测覆盖能力的典型指标,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指标解算模型;采用基于算子的柔性评估建模方法,设计实现了指标对应的评估算子,并以这些评估算子为基础建模单元,构建了与指标体系完全一致、灵活、适用的算子树评估模型.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支持无源雷达探测覆盖能力评估解算和影响因素分析,可用于无源雷达作战部署决策等时的多方案优选,对于同类装备作战效能量化评估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多径效应对雷达抗有源压制干扰的性能,首先基于无干扰条件下多径效应对雷达探测性能的影响,定量分析多径效应影响下压制干扰对目标回波和干扰信号的影响;然后研究多径效应对频率分集和旁瓣匿影两种抗干扰措施的影响;最后进行了对应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有源压制干扰下,多径效应会扩大雷达干扰压制区,影响干扰信号强度以及雷达的抗干...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方法一般采用干扰抑制比,这一评判准则对于普通的雷达使用者而言过于专业化和抽象.在实际中雷达的探测空域更适宜作为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的准则,这是因为空域面积的变化反映了雷达的抗干扰效能.本文提出了利用雷达探测空域面积作为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准则,并给出了雷达空域面积计算的方法.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反应干扰强弱对雷达探测性能带来的影响,能够用于雷达抗干扰措施效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通信对抗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通信对抗系统(communication countermeasurement system,CC-MS)的作战能力评估问题,结合其组成及作战任务,建立通信对抗系统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指标体系中不同的上下层指标间的关系给出2种聚合模型。采用该模型分析通信对抗系统作战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间的聚合关系,得到通信对抗系统的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实例表明:该通信对抗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模型具有实用性,其评估结果可为通信对抗装备合理配置和指挥决策有效发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战态势评估是指挥决策的关键环节。在考虑联合作战双方力量投入的数量质量、部署的位置、行动的样式和体系对抗的措施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作战态势建模;提出了基于三类毁伤力影响因子和交火关系因子的规范交战模式改进方法;通过求解改进的规范交战模式中双方作战势能比值,从而对作战态势优劣进行评估;解决了传统作战态势评估方法静态、单一的问题。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客观评估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战效能,根据天波超视距雷达作战任务和工作特点,构建了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在传统层次分析法仅考虑指标在垂直层次上重要程度的基础上,考虑同一层次上各指标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关系,构建了带约束条件的效能函数和指标邻接关系矩阵,提出了基于改进型层次分析法的效能评估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估模型能较全面、科学地评定天波超视距雷达的作战效能,为兵力运用和指挥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空基多平台系统作战性能评估是雷达组网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结合灰色层次评估理论与数据归一化理论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灰色层次评估方法,用于对空基多平台系统的作战性能进行评估;建立完整的空基多平台系统作战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各指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给出改进的灰色层次分析模型,为提高算法的实时性,改进后的模型以指标归一化样本矩阵代替传统的专家打分样本矩阵;以某空基多平台对抗系统为例,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证明改进后的灰色层次评估方法具有满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末制导雷达有源干扰效果精确定量的评估,根据末制导雷达的工作过程及其有源干扰的特点,提出以干扰前后雷达的搜索时间比和跟踪误差比作为评估干扰效果的两个指标,并分析了干扰前后雷达的搜索时间比、跟踪误差比们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根据评估指标与有效干扰的对应关系,对其进行了归一化处理,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得到综合的干扰结...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评估雷达频率捷变抗干扰性能,基于反电子对抗改善因子EIF模型,引入雷达被干扰概率,改进了干扰频率捷变雷达的有效频带函数,推导了随机频率捷变雷达抗宽带压制干扰、窄带扫频干扰和窄带瞄准干扰的改善因子;并采用计算机动态仿真技术,开发雷达频率捷变抗干扰仿真分析软件,进行干扰与抗干扰动态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雷达被干扰概率和抗干扰改善因子理论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雷达抗干扰在求解最优策略时存在支付值难以确定和对抗目标单一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目标直觉模糊集矩阵对策的雷达抗干扰决策模型.首先利用直觉模糊语言变量描述复杂环境下的支付值,将多目标的雷达抗干扰问题转换为多个单目标的矩阵对策问题,并分析单目标对抗下的雷达单项效能;然后将多个单目标矩阵集结加权,通过线性规划求解雷达抗干扰的最优混合策略;最后给出了实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是有效、实用的,为雷达抗干扰博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雷达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涉及的因素多,而传统单项性能评估方法难以客观评估的问题,提出了雷达抗反辐射导弹应从技术、战术和操作措施上进行综合解决的方案,建立了多层次的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对雷达抗反辐射导弹作战效能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该评估方法为采取优化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影响雷达抗干扰效能的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区间数的制导雷达抗干扰效能评估技术.给出权重为区间数的雷达抗干扰效能综合评价模型,得到评价其效能的排序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技术简易、可行,能减小评估误差并准确给出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复杂战场电磁环境下,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的有效发挥严重受制于其电磁兼容性能.针对典型电子对抗装备雷达侦察系统,讨论了适应于该类装备的作战效能评估建模方法;分析了电子对抗装备作战效能评估的要素和流程,建立了雷达侦察系统作战效能评估建模的理论框架.并将电磁兼容性纳入雷达侦察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选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TOPSIS效能评估方法,在组件化的评估建模环境中构建了雷达侦察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6.
利用排队论理论,建立地对空雷达对抗的解析模型,引进敌机受干扰后的突防概率、干扰效费比、对我方目标击毁概率减少百分比等作战效能指标,详细讨论了敌机单架逐次进入时不分威胁等级和具有两个不同威胁等级情况下地对空雷达干扰群的作战效能.这对辅助指挥员决策,优化兵力配置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潜在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也论述了针对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有源干扰和抗干扰办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雷达组网体系对抗仿真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层体系结构/时间运行支持环境(HLA/RTI)的雷达组网对抗仿真系统设计和实现方法。首先设计了该仿真系统的结构框架、对象类表和交互类表以及各联邦成员的实体模型集。然后通过所设计的系统仿真流程和作战想定,在KD-RTI仿真平台上模拟实现了雷达组网系统与干扰机组网系统之间的一种动态对抗过程。仿真结果证明,该仿真系统不仅能实现想定推演、战情重演、综合态势演示及干扰/反干扰效果评估等多项功能,还可为组网对抗的作战战法研究提供必要的试验平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具有一定机动能力、装备有雷达和电子战系统的作战平台对抗雷达末制导导弹的问题,提出了在雷达的支援下运用距离波门拖引干扰对抗导弹的方法.即干扰机对导弹实施干扰时,根据雷达提供的导弹与平台间的距离信息,自行控制和调整干扰开启和停止的时机,使得导弹在临近目标时刚好由跟踪状态转入搜索状态,同时,作战平台利用导弹的搜索时间进行适当的机动规避,从而逃出导弹的攻击范围,摆脱导弹的攻击.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雷达抗干扰能力,定量分析了某型PD雷达采用宽.限.窄电路抗干扰措施后在噪声调频干扰环境中的工作性能,通过与该雷达未采用抗干扰措施时工作性能进行对比,得到了干扰环境中影响雷达工作性能的因素,从而验证了该抗干扰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