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基于常应力试验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应力等效假设提出了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参量,通过对常应力小梁弯曲疲劳试验数据分析得出: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弯曲疲劳试件的损伤累积过程都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即随着加载次数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累积损伤量不断增大;累积损伤曲线的突变点就是沥青混合料达到疲劳破坏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研究及寿命预估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裂缝是沥青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裂缝主要分为疲劳裂缝、反射裂缝和温缩裂缝。当沥青路面重复地经受某一荷载应力时就会发生疲劳裂缝。为了减少沥青路面产生疲劳裂缝,必须了解沥青混合料的疲劳产生机理,并对疲劳寿命进行研究。通过概述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机理,并对最常见AC-20I型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试验,回归出基于应变模型疲劳寿命的公式,同时为了提高疲劳寿命方程的实用性,采用SPSS多元回归模型预估疲劳寿命,最后建立室内试验和实际路面的疲劳寿命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二种应用最广的国产道路沥青的特性及其混合料的疲劳和蠕变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为选择路面用沥青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低温约束温度应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方法对不同沥青、不同级配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作出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用低温约束温度应力试验中的冻断温度评价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直观、可靠性高。不同的沥青品种其混合料冻断温度明显不同,低温性能的沥青抗裂性能较好;沥青品种相同、级配不同的沥青混合料其冻断温度不同,但差别较小。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表现出较好的低温抗裂性,沥青碎石的低温抗裂性较差。 相似文献
6.
7.
有杆泵采油是目前各油田最常用的采油方式。为研究交变载荷对油井下部抽油杆柱疲劳寿命的影响,模拟抽油杆真实受力环境,开展了不同应力比条件下抽油杆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抽油杆循环拉伸次数随抽油杆应力比增大而增大,当应力比大于0.45时趋于不变,抽油杆寿命与应力比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具有一元三次方程关系;2)生产井因工作条件不同,最下一级抽油杆柱应力比不同,实测应力比为0.19~0.51,平均值为0.30;3)生产井最下一级抽油杆疲劳寿命拐点应力比为0.37,推荐抽油杆抗疲劳设计应力比大于等于0.37;4)抽油杆柱底端采用加重抽油杆或加粗抽油杆可以提高最下一级抽油杆应力比。该设计方法对于延长抽油杆疲劳寿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沥青胶结料疲劳性能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沥青材料疲劳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沥青混合料上,而对沥青胶结料疲劳性能的研究并不多见,甚至长期以来在我国一直处于空白。为此,对国内外沥青胶结料疲劳性能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与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研究了三种不同沥青胶结料在应变控制、应力控制加载模式下的疲劳性能。采用N_(f50)、N_1、N_(P20)和N_(fm)四种疲劳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加载模式对沥青疲劳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栽模式对沥青疲劳寿命有显著影响,同一种沥青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疲劳寿命差异较大,且三种沥青在不同加载模式下的疲劳寿命排序不一致;不同加栽模式下,四种评价指标对同一沥青进行疲劳性能评价时,具有排序一致性,都为N_1N_(p20)N_(f50)N_(fm);在应变控制加载模式下沥青疲劳寿命的区分度比应力控制加载模式下的大得多,应变控制加载模式的疲劳试验更适合来评价不同沥青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1.
现代工业正在向着高速、高温、高压的方向发展 ,疲劳问题严重威胁着现代工业设备的安全。该文采用 2 2 5Cr 1Mo带预裂纹环状缺口圆柱形试样的实验数据及有限元分析结果 ,研究了采用当量塑性应变范围Δεp 、当量蠕变应变范围Δεc 和当量应变范围Δε,来评价材料在 4 0 0℃、应变速率为每秒 0 2 %、不同缺口形式下的高温低周疲劳总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的可行性、缺口形式对疲劳寿命 (疲劳总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 )的影响以及蠕变 疲劳交互作用对高温低周疲劳总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 ,最后利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得到了该材料高温低周疲劳总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评价方程〔1~ 7〕 。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and consequently, and the loads applied on the roads, the need for a more durable pavement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s have been seeking to improve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bitumen and asphalt. For this reason, different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to modify these properties. In this study, the carbon nano tube (CNT) has been used as the modifier of bitumen performance. The use of this additive has improved both the classic (softening point, penetration degree, and so on) and performance (complex modulus, phase angle, fatigue parameter, rutting factor) properties of bitumen in comparison to the standard bitumen.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疲劳问题研究的国际国内现状,并针对石油化工设备常用材料轴对称三维应力状态度劳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利用物质平衡方法和容积法,提出了计算高饱和压力、高油气比油藏注采比的计算方法,并对有关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理论推导论证和经验总结。结合文东油田的开发实例进行了实际有效的和实际应用,计算结果更加准确合理地反映了文东油田目前开发的实际注采状况,实际应用效果明显,这咱方法对油田开发政策的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5.
海洋平台结构整体疲劳寿命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海洋平台结构整体疲劳寿命预测的方法与步骤,给出了平台构件等效疲劳应力幅的简化计算方法和预测疲劳寿命的模型,并以渤海八号固定采油平台为例,对平台整体疲劳寿命进行了预测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分析高压系统水碳比对尿素装置进行工况的影响,提出降低尿素高压系统水碳比的方法,即降低低压系统水量和低压循环系统水量,提高水解系统出口甲铵液浓度,使合成系统转化率提高了1.4%。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