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抗枯灵等7种农药,使用不同浓度,拌种处理和土壤处理对苗期甜菜立枯病,中后期根腐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证明:25%抗枯灵防治立枯病效果达87.41%,比对照增加出苗40%左右,并对中后期甜菜根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按种子量的0.5%、0.7%塔其卡浸种和1000mg/kg塔其卡苗期叶喷可有效防治甜菜立枯病,以0.7%塔其卡浸种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较好,防治效果达88.1%,用700mg/kg塔其卡防治甜菜褐斑病效果不显著,用塔其卡浸种和苗叶喷对甜菜含糖没有影响,能促进幼苗生长,提高甜菜产量和产糖量。  相似文献   

3.
甜菜立枯病是甜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在直播甜菜中发生面积较大,降低了田间保苗率,严重影响甜菜的产量和质量。1989年用上菌消处理甜菜种子进行防治立枯病的田间试验,防治效果达到70.4~82.9%。试验设四个处理,三次重复。田间小区随机排列,四行区,行长10米。  相似文献   

4.
几种化学杀菌剂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种常用化学杀菌剂对甜菜立枯病进行防治,试验表明: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以种子量的0.8%拌种,防效可达66.9%。  相似文献   

5.
选用4种杀菌剂开展甜菜根腐病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各施药处理对甜菜根腐病均有一定防效,各药剂处理对甜菜生长安全,比对照增产明显.从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上看碧健(多粘类芽孢杆菌)最好,分别为72.43%和11.11%;从含糖率上看2.5%10亿个/克井冈·蜡芽菌处理区含糖率最高,比对照提高含糖率13.19%.从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甜菜维管束根病致病接菌试验中,进行了多年,大量的室内,室外接种,结果表明,在甜菜块根病害诸多接种方法中,以接菌棒接种为好,该种方法简单且使用方便接种效果在55-100%,接种甜菜出现维管束根病在田间的典型症状。  相似文献   

7.
经试验表明,甜菜菌杀净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优于福美双。使方法:大田直播以拌种为宜;纸筒育苗以覆毒土为佳。使用剂量为:种子量的0.4%拌种;覆土量的0.5%拌毒土。  相似文献   

8.
荧光假单胞菌防治甜菜立枯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荧光假单胞菌处理种子防治甜菜立枯病效果优良。三年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防治效果达75%以上,显著优于目前生产上应用的福美双拌种剂,并优于或相当于福美双、土菌消混剂,同时还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幼苗生产势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应用开发前景的生物防治菌剂。  相似文献   

9.
海伦市甜菜之乡,甜菜种植历史悠久,甜菜立枯病在我市历年都有发生,而且近几年发病趋势日益严重。单纯的靠种衣剂预防甜菜立枯病,效果不明显。因此我们做了苗期防治甜菜立枯病药效试验,为防治甜菜立枯病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从试验结果看,建议大面积推广青立枯专用制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30%瑞苗清水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甜菜立枯病。最好使用青立枯专用制剂+32.5%阿米妙收悬浮剂防治甜菜立枯病。  相似文献   

10.
第五讲 甜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甜菜立枯病甜菜立枯病又名黑脚病、摔倒病,是甜菜苗期病害的统称。甜菜立枯病,是我国甜菜苗期的主要病害,在各甜菜产区均有发生和危害,一般发病率为20%-30%,影响甜菜保苗率,严重的可造成毁种。1.1症状甜菜立枯病从甜菜种子发芽出土后到4~8片真叶均可发病,以1~2对真叶时发病最重。由于发病诱因较多,症状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互)土内腐死型:在种子发芽时,种子被病菌侵染造成出土前就死亡。(2)立枯型:出土后发病,有的子叶下轴产生水浸状病斑,以后变成深褐色至黑色、发病部往往变细,形成绞缢,病组织上下蔓延,严重时…  相似文献   

11.
甜菜根病在吉林省分布面积广、种类多、危害严重,已构成了制约我省甜菜发展的重要因素,甜菜根病是几种根部病害的总称,有苗期立枯病,中后期根腐病,丛根病和焦枯病等,该病害在我省东中西部均有发生,特别是甜菜生产老区发生严重,年平均发病率在20-30%之间,严重发病地块甚至绝产绝收。几年来,通过试验研究,基本确定了该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分布规律等,探索和总结出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通过在我省中西部甜菜生产老区的  相似文献   

12.
甜菜纸筒育苗是八十年代新兴的栽培技术,是甜菜大幅度增产,增糖的有效途径之一。讷河市试验、示范、推广这项技术十四年来,累计推广面积56万亩,平均单产基本稳定在2200公斤/亩左右,1994年纸筒育苗甜菜面积达到了甜菜总面积的80%以上,总产甜菜16万吨.在甜菜纸筒育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中,我们有效地解决了纸筒育苗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其中防治育苗甜菜苗期的主要灾害是这项技术能够在讷河市快速推广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将我们的主要经验介绍给甜菜界的同行朋友.三灾害的种类及发生因素五.且立枯病(黑根病)甜菜立枯病是青苗期…  相似文献   

13.
棘孢木霉T-6对烟草促生及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抗病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防菌防治土传病害是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重要措施,在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棘孢木霉T-6对烟草促生和抗病效果。结果表明,棘孢木霉T-6对烟草黑胫病菌、烟草根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达49.62%、59.23%;温室盆栽条件下,棘孢木霉T-6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74.45%和75.14%。棘孢木霉T-6处理后提高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棘孢木霉T-6处理的烟株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棘孢木霉T-6能够促进烟株生长和提高烟草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抗性,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将从甜菜根腐病病株上分离并经鉴定的典型菌株,采用离体、室内盆栽、田间土壤接菌、田间伤根等不同方法做接种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方法都可使菜表现出根部腐烂或维管鼓掌变色等类似根腐病的症状。其中离体和田间伤根两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最高,其余两种接种方法较果较差,但也有部分甜菜表现了维管变色和块根腐烂的根腐病症状。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对甜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甜菜施用不同微量元素对幼苗生长影响的盆栽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微量元素可提高甜菜出苗期抗病性。在供试的微量元素中,施硼的效果量好,出苗率比对照提高48.05%,降低死苗率53.29%。在硼的施用方法上,浸种的效果好于土壤基肥,浓度以1%最优。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心腐病甜菜对含糖和其它品质的影响,结果看出心腐病发病率和土壤有效硼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和决根重量及根头占块根比例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甜菜苗期害虫和立枯病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直接影响着甜菜保苗,是目前甜菜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使用3911闷种防治甜菜象虫,能减轻危害,但因3911毒性很高,每年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但仍有不同程度出现家畜、家禽中毒死亡事故,甚至有的工作人员也发生了中毒现象。加之连年使用3911闷种,象虫产生抗性,防治效果下降,因此,急需寻找高效低毒的新药剂取代3911。 1982年在阿城县杨树公社民权大队进行了药剂防治甜菜象虫及立枯病试验示范。采用35%甲基硫环磷和7%甲基硫环磷复合微粒剂及35%甲基硫环磷与50%福美双混用等处理,其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亚麻假单胞菌、沙福芽胞杆菌、暹罗芽胞杆菌和哈茨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考察了这些菌株的防治效果,并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测定了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与农药甲霜·锰锌相比,亚麻假单胞菌、沙福芽胞杆菌、暹罗芽胞杆菌及哈茨木霉菌在盆栽和大田试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相对防治效果,分别为95.0%和95.9%、96.2%和81.2%、90.9%和78.4%、88.7%和39.3%。(2)甲霜·锰锌和生防菌处理后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降低,细菌和真菌核心物种数量分别呈现上升和下降的趋势。(3)甲霜·锰锌药剂和生防菌处理不影响土壤中细菌和真菌优势菌群群落结构,但改变了土壤中菌群的丰度。  相似文献   

19.
引进的荷兰甜菜品种BASTION(巴士森)在1998-2000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根产量分别为39588.2kg/hm^2和72491.5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2增产26.9%和42.5%,平均含糖率为17.05%和16.7%,比对照品种甜研302低0.97度和0.46度,平均产糖量为6703.8kg/hm^2和12106.1kg/hm^2,比对照甜研302提高20.6%和35.8%。该品种抗褐斑病、耐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嫩江、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我县甜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甜菜的病害逐年加重,尤其是甜菜根腐病的发病情况更为严重,一般地块减产10%~15%,严重地块减产达到30%~40%。为了探索出防治甜菜根腐病的有效方法,我们使用40%敌磺钠·硫磺可湿性粉剂与当地常用药剂敌克松进行甜菜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甜菜生长的安全性试验,取得较好的试验效果,为今后我县防治甜菜根腐病找到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