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建设的广义数字化医院,实现了区域医疗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最大程度为患者提供方便,走出了一条区域医疗信息化之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可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可及性以及降低医疗风险。它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证明,并被公认是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发挥的巨大作用,我国各地区正在逐步构建其体系。因此本文详细论述了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探究如何创建其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3.
信息共享是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关键。医院信息化建设将从以医院财务和医疗业务为中心转化到以病人为中心,电子病历的建立和完善将成为核心内容。而区域卫生信息化将在区域内以电子健康记录为核心,与医院电子病历有效衔接,能否消除各家医院独立发展造成的“信息孤岛”决定了区域医疗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4.
医疗卫生信息化是实现卫生体制飞速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及时提供病人的各种数字医疗信息,建立信息的共享、流动和智能运用,可以实现更加方便而快捷的医疗服务。本文将探讨云计算技术在医疗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其具体使用作用和对未来展开展望,希望帮助区域医疗结构和平台提供云体系构建的思路,实现远程医疗和远程健康管理等现代化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近年来网络的不断发展,虽然网络对于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的区域,但是医疗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需要重视网络安全建设,由于区域医疗服务平台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多样化,平台信息基本都是患者的隐私信息,并且还有一部分内容属于医院的账户,内容一旦泄露就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时,需要对网络安全的隐患进行分析,并讨论安全设备的部署以及安全策略的应用,这样才能使我国现代化的医疗环境得到有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合理有效利用医疗资源,医疗信息共享的要求日益强烈.语义异构是医疗信息资源共享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提出利用领域本体整合分布式异构数据库资源,介绍了医疗本体的构建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为实现区域医疗信息共享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杜妍 《中国信息化》2010,(22):38-39
医疗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医疗监管成为世界难题。目前,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路线图“3521”工程指出.建设“2”个重要的医疗资源数据库: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这将对化解医疗非对称的症结起到关键性的改善作用.并为区域医疗协同由地方性试点协同向全国性协同由向发展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中的问题,了解区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在今后的完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区域妇幼信息系统建设发展的完善,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妇幼卫生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妇幼卫生决策管理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模式,增强医疗服务手段,提高了妇幼保健水平,使得妇幼保健质量发挥更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已成为国家医疗体系建设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体系现状,电信运营商将集合终端商、软件商的能力和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的集成者、整合者,为医疗健康信息化的建设和使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充分整合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可以实现对卫生信息化平台的统一管理和部署,便于信息安全管理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最终实现为广大群众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二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较低、无院内实时灾备库等问题,结合当前区域医疗信息化发展特点和需求,探讨关于连云港市医疗数据灾备中心的建设与实践。通过灾备中心,实现了各医疗机构核心业务系统数据库的异地实时容灾保护,同时满足了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直采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和风险,构建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需要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以医疗资源和信息共享为目标,集成共性技术及医疗服务关键技术,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医疗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协同.针对区域医疗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需求,提出了平台的总体架构,并对患者主索引、跨区域文档共享、临床文档构建、术语服务、数据采集和传输、院内前置服务和文档存储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新医改方案的实施,电子病历技术的深入应用是县、乡、村(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的热点问题和核心技术之一。但是,病人信息类型的复杂性和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安全问题成为电子病历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电子病历系统安全性问题,使用了XM L密钥安全管理(XKM S)与数字签名规范技术,讨论了XKM S的安全设计和实现过程,为县、乡、村(区域)卫生服务信息平台提供了信息处理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常德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方法:分析常德市当前区域卫生信息化现状,面向卫生信息资源,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进行统筹规划、整体管理、协同服务。结果:建立"快速、高效、共享"的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结论:利用信息手段,推进常德市卫生事业发展,建立完善的现代区域卫生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4.
孙凯旋  翟凌宇 《软件》2020,(2):175-178
中国新医改的大背景下,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助推进行深化医改,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群众,加快健康信息化资源体系建设,实现全区域数据共享、全过程业务监督、全方位数据分析、跨部门业务协同、全流程惠民服务的全面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应运而生。平台运用大数据与云平台技术、OLAP多维分析、SOA体系结构,解决了制约平台建设的系统分割、业务流程不统一、以及纵向信息系统的“孤岛”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更有效地推进水文业务的信息化水平,积极利用先进的信息化理念和技术,指导水文行业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水文信息化的效能,立足水文业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深入梳理水文业务信息化的建设需求,着眼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引入大数据、支撑平台、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探讨水文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建设思路和总体框架。研究结果表明:水文信息化要坚持以业务为核心、技术和理念先进、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从信息汇聚、数据管理、专业应用和聚焦服务 4 个方面入手,以水文智能感知网为基础、以区域水利信息资源为依托,以水文数据管理和业务应用为重点、以云平台保障体系为支撑,构建智慧水文业务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保领域业务的日益复杂化,对于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方法在医保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从海量的医保系统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指导医疗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优化建设,同时分析出有价值的预测数据,推动医保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使新农合工作真正成为取信于民的利民工程, 保障新农合工作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方法: 通过市级新农合医疗信息管理平台设计建设方案, 简要阐述了平台系统整体设计与总体逻辑架构; 数据中心建设; 功能模块分析; 安全保障体系等. 结果: 本方案对市级新农合医疗信息管理平台设计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结论: 它使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工作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8.
随着海南省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日益关注,建设海南气象信息服务网,形成海南气象系统内部统一的省级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是海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CIMISS)的基础气象数据,整合相关业务单位的数据资源,利用统一的数据收集、处理及存储方式,采用Model + View + Controller(MVC)开发模式,使用J2EE应用架构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SSH)研发一个集预报预警、气象监测和决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省级气象观测数据和预报产品的集约共享服务。目前,平台已投入业务试运行,运行稳定,具有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基础气象数据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9.
针对居民健康档案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构建,从区域卫生信息化与电子健康档案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系统构建、系统主要模块的实现以及建设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4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医疗信息化与互联网应用现状, 提出面向区域移动医疗网络服务平台概念. 在分析移动医疗及其发展现状、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和Android平台应用开发模式的基础上, 首先提出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整体架构, 并分别从信息资源提供层、云计算平台层、医疗服务层和移动应用层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然后在研究Google App Engine云服务平台的基础上, 对基于GAE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服务器端与客户端技术、数据模型等关键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最后给出基于GAE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的系统实现, 分别从平台服务器端和移动客户端两方面进行描述, 其中客户端实现基于Android移动操作系统, 为普通用户提供专家门诊信息、医药用品信息及其他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