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集对分析差异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对分析中差异不确定系数i的取值不确定问题,分别将差异度与同一度和对立度的关联度作为i的取值,运用灰色理论巾的绝对关联度计算方法对i进行求解,并应用到富锦市土壤质量评价中,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差异系数是可行的,为集对分析中差异系数i的求解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集对分析是利用结构式的联系数描述和处理系统不确定性问题的一类智能计算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基于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显著特点,开始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水资源系统包含了随机性、模糊性等多种不确定性,集对分析是处理水资源确定不确定系统问题的理想的系统分析方法。从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对水资源集对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综述,结果表明:联系数结构式是集对分析方法的重要创新,但其差异度系数的不确定性造成联系数运算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对分析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集对分析的理论基础研究,不断加深、拓宽和完善集对分析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针对嵌入式计算机性能评价中各指标的不确定性,将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性能评价中。首先通过定义最优方案、中间方案和最差方案定义样本的同一度、差异度和对立度,在应用序关系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以此确定嵌入式计算机性能评价的加权联系度,最后应用态势对嵌入式计算机性能优劣进行排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嵌入式计算机性能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
集对分析中差异不确定系数i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介绍了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指出了差异不确定系数i取值的重要性和目前取值方法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考虑集对间的相关程度和分类标准系数,提出了用统计试验方法来确定差异不确定系数i的新途径,给出了i的合理取值.研究结果表明,i的取值与集对间的相关系数、序列变差系数Cv以及分类标准系数等因素有紧密关系.研究成果对推动SPA在水文水资源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在随机、模糊、未确知等不确定性条件下定量评判和诊断分析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用联系数有效处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间的不确定性,提出用最小相对熵原理综合评价样本联系数和评价指标值联系数,构造了减法集对势这一新的集对势函数,并用于测度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当前宏观期望层次上所处的确定性状态和发展趋势、诊断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脆弱性指标,进而建立了基于联系数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诊断分析的一套方法(CNAD)。CNAD在安徽省淮北地区的应用结果表明:淮北地区2004、2010、202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均介于承载力一般等级与较弱等级之间;这3 a的评价样本联系数、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平均联系数值中只有2020年的评价指标值联系数处于偏反势(接近反势的临界值),其余联系数均处于反势,说明该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发展趋势为负向发展,水资源承载状态十分严峻。CNAD充分挖掘了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等级与评价指标样本值之间各单指标联系数的评价信息,评价和诊断的结果可靠、合理,方法直观、简便、通用性强,在各种实际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诊断分析中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质评价的特点,将其看作为一个确定不确定性系统,通过将各个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构成集对,从而在水质评价中引入集对分析理论。采用改进的粗糙集条件信息熵方法确定权重,将两种方法结合得到改进的粗糙集-集对分析耦合方法,并应用于我国12个代表性湖库的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中。将改进的粗糙集-集对分析耦合方法所得结果分别与单一指标法、模糊可变集法、正态云模型方法、T-S模糊神经网络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集对分析法对Ⅰ类水质评价较为粗略的问题,本文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添加评价Ⅰ类水的系数,将原本联系度同为1的Ⅰ类水再次细分,以使同等级水质区别开.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集对分析法进行水质评价,不仅计算更加简便,而且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
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模糊联系度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集对分析方法中差异度系数i的取值对联系度的确定十分重要.提出将模糊联系度的思想应用到i的取值中,充分挖掘所研究系统中的有效信息,使系统评价和决策更为准确和合理.将该方法应用到实际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所得结果与其它方法结果基本相同.该方法思路清晰、简便易行、合理有效,在系统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联系数的多属性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权重为区间数且属性值为实数和区间数相混合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联系数的多属性决策模型。该模型将区间型权重、实数型及区间型属性值转化成联系数的形式,利用联系数的运算规则确定决策方案的排序。该方法集确定与不确定分析为一体,反映了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所需计算量较少,便于应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梯形直觉模糊数运算过于复杂且不能作不确定性分析的问题,应用集对分析理论及其联系数给出一种新算法.该算法的基本原理是把梯形直觉模糊数转换成"均值"加"最大偏差"形式的二元联系数,再按联系数规则展开运算.实例应用表明:其决策对象的排序结果不仅与该实例用其它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相同,而且还能方便地开展不确定性分析,最主要的是该算法也适用于"区间型梯形模糊数决策问题".该方法综合利用了集对分析及其联系数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解决了梯形直觉模糊决策算法的运算复杂性问题,对于模糊决策的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集对分析的自然灾害风险度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然灾害风险度综合评价是一种影响因素较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基于集对原理提出了自然灾害风险度评价新方法--集对分析法(SPAM).SPAM考虑标准分类的模糊性,避免直接确定联系度中差异度(分量)系数.SPAM概念清晰,结构简单,计算简洁,评价结果可信.以全国各省自然灾害资料为例,探讨集对分析法在自然灾害风险度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表明,SPAM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集对分析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对分析是一种应用于方案决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是利用模糊集理论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一般的模糊评判方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时,如果量化细微,不仅增加计算工作量,而且也会与其模糊性相悖,导致评定结果可信度的降低;如果量化粗糙,亦会导致评定结果可信度的降低;模糊隶属函数的确定本身就是模糊数学理论在工程中应用的难点。结合集对分析方法和模糊综合方法对事物进行综合评判,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状况,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得到适用于高饱和度土固结分析的孔隙混合流体的压缩性计算公式,采用孔隙水压力来表示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推导过程中,不考虑气泡在水中的溶解,按Laplace公式建立气泡压强与水压的关系.分析了单个气泡对压缩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一维固结压缩试验,对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公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饱和度、水压和孔隙气的分散度是影响孔隙流体压缩性的3个主要因素;饱和度越小,气泡半径越大,混合流体的压缩性越大;若初始饱和度相同,当水压达到较大值时,气泡初始半径大小对压缩系数影响很小.将试验数值与其他研究者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所推导的理论公式能较好地分析预测孔隙混合流体的压缩系数.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数学对秦淮新河(雨花段)水质进行分析,按五级分类标准,建立相应的隶属度函数,在最终的归一化矩阵中,隶属度最大者即为水质的最终等级,从而得出水质的模糊评价结论。选取河定桥、麻田桥、节制闸3个段面采样,以1、7、11三个月份分别代表枯、丰、平,得出2002年该河段的水质在Ⅳ~Ⅴ类之间(按GB3838—2002),并结合评价结果给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科学合理、简洁直观、普适通用和使用方便的地面水水质评价模型,在设定地面水水质指标规范变换式基础上,提出一个适用于多项指标的水质评价的对数型幂函数普适指数公式,并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公式中的参数.将普适指数公式用于实例分析,并与其它多种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对比.研究表明:该公式不受指标种类和数目限制,计算简便,具有通用性、实用性,为评价普适化、简单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SPA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克服传统安全评价方法不能同时考虑信息的确定性和未确定性特征的不足,提高复杂系统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的计算效率,通过将集对分析法(SPA)引入安全系统评价领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权重,对评价所得联系度中的不确定性开展分析,从而实现对工程系统中信息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进行同异反系统研究.以油库安全管理为例给出了该模型的操作步骤,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该模型体现了同异反系统的辨证思想,所得评价结果更为合理;同时该模型具有运算简明、快捷的特点,在安全工程中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改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色关联度分析广泛应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它的特点是从与水质标准的关联度关系上评价地表水环境的质量,但其存在不同层次上的缺陷。笔者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考虑水质评价标准的区间形式,而且采用“中心化”无量纲化方法,使得计算结果比原方法更具有区分性。实例证明该方法在评价水质时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推荐的照明计算公式不适合具有混合光反射性质的现代建筑饰面材料的问题,寻找一个能符合现代建筑饰面材料的亮度计算方法,达到建筑节能与城市夜景亮度控制目的。在光度学实验室对30种常用建筑饰面材料不同方向的亮度进行了测量,用测量获得的不同方向亮度值计算出亮度修正系数K(i,β),还分析了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大气影响衰减与反射亮度的关系。将K(i,β)值与视看距离、光源种类、灯具利用、材料清洁程度、照明系统维护等作为修正系数补充CIE计算公式,建立一个新的计算模型。通过计算比对,新模型计算的照度值仅为传统公式计算的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