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线—板式脉冲电晕放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线—板式电晕放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除尘器及烟气脱硫反应器上。通过改变收集极板间距、放电极邻距及脉冲成形电容值,研究这些参数变化对高压ns级脉冲波形的影响,为设计脉冲电晕脱硫反映器内部电极结构提供了实用性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针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对其放电特性的影响,在管式静电除尘模型上,对6种不同规格的电晕线进行了放电特性研究。考察了电晕线结构形式、放电针数量、放电针间距对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针刺线的放电性能优于芒刺线和锯齿线;6针电晕线的放电特性优于3针电晕线;相同外加电压下,针刺电晕线的电晕电流随着放电针间距的缩短而升高,继续缩短放电针间距,电晕线的电晕电流反而降低。在浙江某电厂的工程应用实际中,在相同的二次电压下,6针电晕线的电晕电流比3针电晕线的电晕电流值高出10%~20%。研究结果为管式静电除尘器中针刺电晕线的设计与电源选型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吕琳  吴芳谷 《静电》1997,12(3):9-12
在电除尘器板线匹配的研究中,电晕极线电流密度分布的研究是其中一方面。本实验在单通道电除尘器中,采用直接测量每根电晕极的电流的方法,分别板间距、线间距、施加电压和线型对线电流密度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电晕放电法臭氧发生器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论述了电晕放电法产生臭氧的机理和沿面放电用电极的结构及影响因素 ,认为提高电介质的介电常数、表面电阻率和降低电介质的厚度可以提高臭氧发生器的效率。通过实验确定介质为 0 .2 5~ 0 .4m mα- Al2 O3 电极线缠绕间距为 2~ 3mm的管式臭氧电极单根臭氧质量浓度可以达到12~ 13g/m3 。  相似文献   

5.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改进及其与脉冲电源间的匹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一种基于闸流管开关、Blumlein脉冲形成网络和脉冲变压器技术的高压脉冲电源,以模拟甲苯废气为净化对象,在线板式反应器内进行了结构改进试验.考察了线板式反应器内的电晕线间距及在反应器内引入的折流板、阻挡介质陶瓷板和催化剂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峰值阻抗与电源的输出特性阻抗的匹配关系,为优化反应器设计及与电源匹配提供了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反应器设计中,电晕线间距和电晕线与极板间距之比以0.8左右较好;反应器内加折流板,甲苯的去除率有所提高;负载Mn催化剂的陶瓷板阻挡反应器的去除率及能量利用率最高,陶瓷板阻挡的次之,无阻挡的最低;峰值电压增大,反应器的峰值阻抗降低,其与脉冲电源的输出特性阻抗比值β趋近1,电源的能量效率相应增大,最大可达92%.  相似文献   

6.
三种电晕反应器去除有机废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压脉冲电晕放电法是一种治理有机废气的新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达到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从电晕反应器的电性能角度分析了线-筒式,线-板式和针-板式三种电晕反应器去除率高低的原因,探讨了工业化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放电参数更好的电晕放电器,解决传统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只在高压电极上放电,而接地极上并不放电的情况,采用了一种新型针—针式结构的双极电晕放电器,在施加单极性高压电源时,放电器内能同时在高压电极和接地电极产生正、负两种不同极性的电晕放电。实验研究直流高压与脉冲高压下新型双极电晕放电器的伏安特性、放电现象和离子风时,在平均场强约3.4kV/cm条件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得电场内正、负离子风的核心区风速约2m/s。与针—板式电晕放电器相比,新型双极电晕放电器的工作电压降低,而输出功率和电流密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脉冲放电反应器的电极结构和放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广泛用于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 ,反应器的电极结构直接关系到放电等离子体的形成和放电能量的利用效率 ,研究电极结构可为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化学过程的应用提供参考。用线 -板式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的电极结构 ,正极性纳秒级脉冲高压电源供电 ,研究了线 -板电极间距、放电线相邻间距、电场中放电线的分布对放电特性的影响 ,得到放电线间距和线 -板电极间距的合适比例范围 ,在该范围内流光所消耗的能量高  相似文献   

9.
减弱电除尘器反电晕的板线匹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模拟电除尘器的试验台上,对采用RS管芒刺线的电除尘器的板线几何匹配,如板间距、线间距和芒刺间距等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提出了防止和削弱高比电阻粉尘反电晕现象的板线几何匹配数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测量电机定子线棒绝缘介质损耗(tan )的三电极系统的结构分析,建立了介质损耗测量电极系统的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影响参数与线棒的介质损耗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间距、测量电极与保护电极之间的表面电阻率、主绝缘厚度、主绝缘的相对相容率均与线棒的介损有关,同时该理论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电晕放电原理的气体传感器利用局部高电场将样本气体电离,根据电离特性进行气体识别。宏观尺度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究较多,但对于微尺度下的电晕放电特性研究尚未深入。以直径为20μm的镍铬丝作为放电电极,搭建了单针–板结构电晕放电器件,研究其在不同间距下的放电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极间距d≤0.2 mm时,放电直接发展为火花放电;当电极间距d≥0.5 mm时,初始阶段放电不稳定;随放电电压的增大,输出信号由低频率脉冲阶段逐渐转变为稳定电晕放电,且电极间距越大,起晕电压越高,不稳定电晕阶段越短,初始阶段脉冲幅值越小。以上结果为微尺度下负电晕放电气体传感器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使用湿空气作为自由基源物质,研究反应器中电极布置变化对电晕放电特性和NO电晕氧化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NOx在电晕反应器中的氧化时间不超过3.3s,多电极布置的电极间距可为100mm,电极数增加NOx转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芒刺电晕线具有优良的放电特性,在静电除尘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研究芒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和极配参数对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以常用的4种芒刺电晕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静电除尘器机理的实验台。从收尘极板上电晕电流密度大小和分布两个方面对芒刺电晕线的放电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芒刺高度h、光管直径d和异极距H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工况下,6钉型芒刺的电晕电流密度较大,RS芒刺的电晕电流分布较均匀;芒刺电晕线的结构参数和极配参数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可以近似等效为平均电场强度对芒刺电晕线放电特性的影响;平均电场强度E和电晕电流密度J、电晕电流密度分布标准差σ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为芒刺电晕线的设计、静电除尘器的极配方式和电源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及其源的研究局限于弱(电场)电离放电范畴,存在等离子体浓度低、能耗高和体积庞大等问题。为此,研究非均匀强电场下电晕放电特性及其离子运动规律,以便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当务之急。该实验以自制的线点式等离子体发生器为例,研究其在非均匀强电场下的电晕放电特性及离子运动规律,结果表明:使用细电晕极,更易使空气电离产生负离子;通过数据模拟,得出此线点式电晕放电空间,负离子浓度可达到1014~1015个/m3,且电压越高,越靠近电晕区,场强越大,离子输运率越高,负离子浓度越大。此装置比线板式放电装置在同一位置处单位体积内的离子浓度更高,更易集中获得荷电粒子。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电晕放电的能量密度和放电稳定性,提出了针阵列电极结构的双极电晕放电方式并研究了多针电极结构双极电晕放电的伏安特性。实验得出放电电流I随针尖半径a和电极间距d的增大而减小,随相邻针尖间距s的增大而增大,但当s≥40 mm时,相邻针尖的相互作用已很小,I几乎不变;d对火花击穿电压的影响较大,a对其的影响较小。由于电极结构的对称性,高压电极的极性对放电无明显的影响,正负电晕放电的伏安曲线和火花击穿电压均较为接近。将多针电极双极电晕放电电流I等效成电极间距为d/2的多针对板正、负电晕放电电流I1和I2相加,分析了I>I1+I2的原因,并推知其电离区内电子密度也有相应规律。  相似文献   

16.
空气电晕离子风强化散热技术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静态散热技术,并作为新一代散热方式受到国内外热管理领域的广泛关注。为将多电极离子风激励器推向工程实际,探寻多电极离子风激励器的散热变化规律,该文通过实验对比研究了四类典型的离子风激励器对平板型热源的散热特性,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激励器散热特性变化规律,为实际激励器系统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实验表明:四类离子风激励器散热特性随极间间距的变化规律受高压电极形式的影响较小,起确定性作用的是地电极的形式。四类离子风激励器强化传热系数随输入功率的增加而增大,且都与电晕电流的1/4次方成线性关系,但对于地电极为热源平板的结构,由于受散热空间限制,需要选择合适的极间间距。对于四种同极间间距的离子风激励器,在相同电晕电压作用下,极间间距d≤2cm,选用针–网型激励器能得到更好的散热效果;极间间距d≥3cm,选择针–板型离子风激励器散热效果更好。从功耗角度来看,针–板型离子风激励器在同强化传热系数下,功耗要普遍低于其它几种离子风激励器,因此,针–板型激励器能效更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海水做冷却水时电解槽型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东升 《电力建设》2003,24(7):20-0
在淡水资源相对紧张的沿海城市 ,可用海水做电厂冷却塔循环水。但海水中的海生物会引起工业冷却水系统的污染、堵塞 ,可利用电解槽来电解海水以产生次氯酸钠 ,加入冷却水系统中 ,确保系统安全、经济运行。目前 ,电解海水制氯有管式电解槽和板式电解槽 2种形式。在就原理、特性以及实际运行情况对 2种型式的电解槽作分析比较后 ,得出管式电解槽和板式电解槽虽各有优缺点 ,但总体来说 ,板式电解槽更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平板-平板电极和线-管电极两种电极结构的放电特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图及放电发光图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并从放电机理角度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解释。结果表明,平板-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表现为微放电脉冲形式,而线-管电极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由于线电极的电晕效应,使得放电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平板-平板电极和线-管电极两种电极结构的放电特性,通过测量电压-电流波形图及放电发光图比较了它们的区别,并从放电机理角度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解释。结果表明,平板-平板电极介质阻挡放电表现为微放电脉冲形式,而线-管电极结构介质阻挡电晕放电由于线电极的电晕效应,使得放电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20.
电除尘器(ESPs)内流场的变化对细颗粒物的捕集具有显著影响。为此,采用粒子成像测速技术(PIV)测试了线–板式电除尘器模型内的流场。该电除尘器模型外壳为有机玻璃材质;放电极为2根不锈钢圆线且间距可调;示踪粒子为艾灸烟,一次流速约为0.5 m/s;流场测试平面垂直于收尘极和放电极的中心位置;分别施加正、负直流高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正、负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使得一次气流流速增大,最大增速分别可达0.6 m/s和0.7 m/s。当电压约为±30 kV时,2个放电极之间产生了4个涡旋;且电压越大,4个涡旋分布越均匀对称;较大的放电极间距更利于4个涡旋的形成。这些涡旋的存在会严重阻碍电除尘器内细颗粒物的捕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