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分析某500 kV变电站5台电流互感器故障是否可能因雷电过电压激发而产生,针对故障时站内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均未动作的情况,分析了避雷器的动作特性,搭建了线路及变电站雷电过电压计算模型,研究了雷击导线及杆塔时可触发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动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与传导距离的关系,计算了雷击杆塔时传导至变电站各故障点的过电压幅值。研究结果表明:雷击导线及杆塔时,可触发变电站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动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与传导距离基本都呈线性关系;雷击杆塔时,导线上感应到的过电压难以触发变电站避雷器放电计数器动作,而相比之下,绕击导线时则容易的多;当雷击杆塔时,雷击处三相导线均感应出过电压,传导至变电站时,即使线路间隔装设有避雷器,故障电流互感器承受的过电压最高仍可高达666 kV。如果5台故障设备此前均已存在绝缘缺陷时,有可能在此过电压的激发下加速故障过程。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变电站LW10B-252型断路器动作计数器故障问题,提出在该计数器回路接线良好条件下,采用其回路的空气开关模拟断路器动作的试验方法查找故障计数器.分析了试验中出现的计数器故障原因,给出将计数器回路接入辅助开关常开触点、调整辅助开关结构和寻求性能优良的计数器3种方案,有效解决计数器损坏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当变电站设备发生不正确动作后,利用故障再现功能,回放故障状态,分析事故发生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断路器内部的动作计数器能有效监视断路器运行状态,但在运行过程中故障频发.为了提高动作计数器的可靠性,分析一起瞬时带电型动作计数器无法正常动作的原因.介绍了长期带电型和瞬时带电型动作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仔细检查二次回路,并测试故障动作计数器的最低动作电压及断路器合闸瞬间其两端电压,发现其无法正常动作的原因是断路器合闸时,施加在动作计数器两端的电压低于其最低动作电压.现有的技术规范中无断路器动作计数器最低动作电压相关要求,对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5.
<正>0 引言现有电网调度规程的规定,若出现线路故障情况,在未发现影响强送的设备异常时,20min内需安排第一次强送,第一次强送不成功,可根据设备情况和系统需求进行第二次强送。随着推进无人值守或者少人值守的运维模式,越来越多变电站值班人员在出现线路异常时,无法在20min内对设备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试验或详细检查,往往仅能依据设备外观、红外测温、避雷器计数器是否动作等有限的技术手段,对设备是否影响强送作出初步判断,极易出现强投于故障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10kV线路保护越级故障原因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涛 《天津电力技术》2009,(4):38-39,43
以一次事故为例叙述了变电站出线故障导致保护异常动作的分析过程。并依据现场一次,二次的故障现象对动作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继电保护是对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或异常情况进行检测,从而发出报警信号,或快速可靠地切除、隔离故障的一种重要措施。二次回路作为继电保护装置测量电流电压量、传输信号、执行分合闸命令等作用,因此二次回路的消缺也是维护变电站的重要工作,将直接影响到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正常运行。文中提出了“带电显示端子排及端子排功能记录”二次回路消缺新方法,将协助二次人员更快更安全地排除故障,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马大千 《电工技术》2017,(5):99-100
针对特高压交流变电站GIS断路器分合闸计数器C相计数异常动作情况,介绍该事件的发现过程、脉冲型分合闸计数器的工作原理,通过现场勘查,分析异常动作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众用电》2021,36(5):57-59
正电力电容器是无功补偿装置中的重要设备。近年来电力电容器的安装和投运容量在逐年增加,但在长期运行工作中,由于运行环境、设备质量以及人为等因素而产生的电容器故障日益增多,全省及全国电容器故障(过热)现象非常普遍。而由于受设备检修时间、备品等因素导致不能及时消缺,严重影响了无功设备的投运率。1设备运行现状岳阳供电公司检修公司管辖110kV以上变电站35座,管辖范围内电容器共有111组,其中220kV变电站电容器有70组,110kV变电站41组。  相似文献   

10.
曹煜  邵志鹏  黄旭聪  贺昌 《电工技术》2023,(22):169-171
以浙江地区某220kV变电站远动机通信中断消缺过程为例,详细介绍变电站远动机的配置情况、通信方式、 缺陷处置等内容,并对现行的远动机配置策略提出改进建议,为变电站远动机通信中断消缺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设备动作状态诊断法来改进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以防止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开关频繁动作。该诊断法由惰性因子和加速因子构成,判定设备处于可动作或不可动作状态,并结合“十三区图”控制策略形成一种改进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改进方法无需对负荷进行预测,直接利用电压、负荷实时数据对变电站进行在线控制。针对辐射型配电网络,建立区域电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新模型,计及设备动作对区域内各电压等级的影响,采用上述改进方法,实施电压无功综合调节。实例表明,新模型在保证电压无功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限制了设备动作次数,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防止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开关频繁动作,提出一种设备状态诊断法来改进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该诊断法由惰性因子、比例因子和加速因子构成,判定设备处于可动作或不可动作状态,并结合“十七区图”控制策略形成一种改进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改进方法无需对负荷进行预测,直接利用电压、负荷实时数据对变电站实施在线控制,解决了控制设备频繁动作问题,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实例表明,其在保证电压无功质量的同时,有效地控制了设备动作次数,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3.
《供用电》2017,(4)
为解决110kV东门变电站母线检修停电时间长、正母隔离开关连杆操作扭力矩过大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的隔离开关消缺方法。通过分析变电站主接线、现场设备布局,结合近年现场设备故障情况,提出了3种可行的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确定了采用单母线分段中型布置代替原有双母线全高型布置方式,为同类布置型式的变电站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在综合考虑一次电气设备故障和备用设备影响以及继电保护配置和动作正确性影响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评估问题,并研究了设备故障对整个变电站可靠性影响的灵敏度计算问题。其中,继电保护配置及动作正确性的影响主要包括变压器开关失灵保护是否投入、母线差动保护和线路保护误动等。由于变电站故障事件的持续时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障隔离时间和备用设备投入时间,因此为便于研究,把备用设备分为备用隔离开关型和非隔离开关型备用设备两个层次加以考虑。研究结果已形成软件包,已用于上海220kV变电站供电可靠性评估工程中。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设备动作状态诊断法来改进变电站电压无功控制以防止变压器分接头和电容器开关频繁动作.该诊断法由惰性因子和加速因子构成,判定设备处于可动作或不可动作状态,并结合"十三区图"控制策略形成一种改进的电压无功控制方法.改进方法无需对负荷进行预测,直接利用电压、负荷实时数据对变电站进行在线控制.针对辐射型配电网络,建立区域电网电压无功协调控制新模型,计及设备动作对区域内各电压等级的影响,采用上述改进方法,实施电压无功综合调节.实例表明,新模型在保证电压无功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限制了设备动作次数,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6.
郁景礼  高博 《广东电力》2009,22(2):68-72
对广东佛山地区500kV变电站运行设备从缺陷类别、发现方法、设备种类、出现原因、电压等级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消缺和预防措施,对500kV变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如何拓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有效利用其各类数据进行异常和事故分析,成为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变电站SCADA系统数据,结合变电站运行人员巡检信息,采用计算机智能推理模块来完成以往变电站运行人员人工分析故障的过程,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设备,评估一二次设备动作行为的正确性,为快速处理故障、恢复供电以及制定设备检修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8.
蔡明 《电工技术》2018,(6):116-118
介绍某500kV 变电站发生一起主变低压侧隔离开关触头发热烧毁故障引起主变差动保护动作跳闸事件,结合故障后的保护动作报告及录波数据,分析主变差动保护动作的原因,并提出加强设备红外测温、设备全过程技术监督及设备检修管理方面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压电器》2013,(9):7-12
近期电网发生了3起典型多重设备同时故障的事故,一起为非同塔500 kV线路同时发生接地短路故障,一起为线路及母线同时发生故障,另一起为不同变电站母线同时故障。根据设备接线、故障录波、现场检查结果对保护动作进行了分析。随着电网的发展,故障形式越来越复杂,事故表明,多重设备同时故障对常规保护原理和电网安全都带来了不良影响。对此,建议推进基于广域测量的保护系统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的自切装置应能保证一侧主变失电或主变故障时,变电站仍能持续供电,从而使受电区域遭遇停电的范围缩至最小。文章介绍了在日常校验自切装置工作中,发现110kV凤溪站一起由老设备改造后引起的“自切”装置拒动现象,针对自切后加速存在不动作的状况,结合现场分析改进了二次接线,消除了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