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分析等长均匀无损耗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为基础,在考虑传输线损耗的情况下,对不等长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进行分析。首先,在考虑传输线损耗的情况下给出传输线上各点电压和电流的迭代计算公式;其次,利用该公式对不等长非均匀有损耗传输线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所提计算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该方法对不等长非均匀有损耗传输线的研究提供理论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的无源性问题,提出了基于集总等效源模型的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模型.从外场激励下的多导体传输线的频域电报方程解出发,将外场在传输线上激励的分布电压源和电流源与传输线指数矩阵解耦,建立了集总等效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为避免复杂的傅里叶反变换及卷积运算,推导了集总源模型的时域递推方程.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端接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和外场激励下的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离散递推方程.通过对无损传输线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对端接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和外场激励下的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  &#  &#  &#  &#  &#  &# 《电波科学学报》2001,29(2):377-384
针对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的无源性问题,提出了基于集总等效源模型的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模型. 从外场激励下的多导体传输线的频域电报方程解出发,将外场在传输线上激励的分布电压源和电流源与传输线指数矩阵解耦,建立了集总等效电压源和电流源模型. 为避免复杂的傅里叶反变换及卷积运算,推导了集总源模型的时域递推方程. 在此基础上,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建立了端接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和外场激励下的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离散递推方程. 通过对无损传输线的仿真对比,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最后,对端接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和外场激励下的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进行了试验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4.
端接非线性负载的不等长传输线瞬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应用于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端接非线性负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首先给出了多导体传输线电报方程和差分公式;然后介绍了不等长传输线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最后通过建立端接非线性负载的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模型,对该情况下传输线两端的电压响应进行了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说明了FDTD法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不等长传输线瞬态分析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有损土壤上的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将多导体传输线(MTL)的土壤复数阻抗拓展为土壤运算阻抗,采用Pade展开法,提出了计及土壤影响的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模型,建立了该模型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通过对计及土壤影响的架空单导体和双导体传输线的波过程计算,表明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并可以应用于超高压变电站高压母线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瞬态电磁干扰计算。  相似文献   

6.
以分析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为基础,在考虑任意截面传输线分布参数无法直接计算的情况下,提出MOM-FDTD 混合方法对不平行多导体传输线进行瞬态分析。首先,利用FDTD建立多导体传输线时域差分模型,然后用MOM 法计算任意截面形状的非平行传输线的分布参数,并且与FDTD法混合进行瞬态分析计算。此算法相对于全波算法,在时间与存储空间消耗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满足精度要求。最后通过同轴传输线与矩形带状线的例子验证这个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毛军发  李征帆 《电子学报》1996,24(8):122-122
本文结合付里叶变换和拉氏变换技术,得出了具有任意非零初始电压、电流分布的多导体传输线的等效时域线性网络模型,传输线可以为有耗丰均匀性,该模型可与常用电路分析软件接口,因而可处理非线性终端负载,给出了一个应用本文模型进行瞬态分析的例子。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考虑传输线损耗的情况下,对时域有限差分(FDTD)法应用于不等长有损耗传输线的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在考虑传输线损耗的情况下给出了传输线上各点电压和电流的迭代计算公式;其次,利用该公式对不等长有损耗传输线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和理论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其结果表明了所提计算方法是正确和有效的。该方法对不等长有损耗传输线的研究提供了理论计算参考。  相似文献   

9.
端接非线性负载的非均匀传输线瞬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均匀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基础上,对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及端接非线性负载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采用FDTD法进行瞬态分析极为方便,并且可以处理端接非线性负载的情况;同时,还可获得线上各点的电压、电流波过程。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FDTD算法的有效性,可用于传输线波过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利用时域空间扩展方法(TDSE)对多导体传输线端接动态元件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为电磁兼容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利用该方法分别对由独立激励源和入射电磁波激励的传输线的终端感应电压和电流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传输线端接动态元件的时候,终端感应电压和电流的过渡过程时间将会变长。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测试系统等效器数据传输接口种类繁多,传输频率及传输帧格式有所差异等问题,研制了一种通用型数据传输等效接口卡。将Hotlink接口,RS422接口、RS485接口、CAN接口、LVDS+光纤传输接口等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接口集成到一张接口卡上。上位机软件可以通过PXI接口配置数据传输接口、传输频率、传输帧格式等参数。该设计将传统的等效器转变成等效接口卡形式,相对较大的提升了等效器的通用性。通过大量试验证明,该接口卡在不同配置方案下等效的数据,可以进行有效的传输。  相似文献   

12.
房尚斌  郭辉萍  刘学观 《通信技术》2010,43(9):168-169,172
人工传输线以其慢波效应可以使微波部件小型化,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人工传输线的基本原理,给出了一种简洁的等效电路模型,然后推导出了基于该模型的传输特性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根据仿真结果推算出各等效电路参数,从而得到了人工传输线传输特性与等效电路参数的关系;最后设计制作了人工传输线,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比较吻合,证明了提出的分析模型是有效的。为进一步简化设计平面型人工传输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欧训勇 《通信技术》2009,42(3):79-80
从硬件设计、电路实现方面介绍了一种用于对飞控数据进行远距离传输的实现过程,并且就传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经过对传统的远距离传输方法进行了分析以后系统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并行传输的方法来实现飞控数据和地面测试台之间数据的传输,所设计的新型通信方式可以提高传输的速度,增强了抗干扰能力,可在复杂工业环境下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To fit the limited volume and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passive radio frequency transmission 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time fuze, an improved coded mark inversion (CMI) is proposed in this letter. From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energy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f this encoding method is at least 50% higher than that of CMI and NRZ. Finally, the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by adopting this improved CMI, the change of DC voltage through magnetic coupling is lower than 0.2 V when the accuracy of data transmission is above 99.5%.  相似文献   

15.
用传输矩阵法推导了一维光子晶体的透射率公式,研究了[Si(30 nm)/C60(70 nm)N体系当电磁波沿z方向入射时不同周期层数的透射特性.结果表明,当周期数达16时在325~585 nm波段内的透射率基本为零且电磁波损耗最低仅为1%;而在585~825 nm波段存在多个完全透射峰,其半峰宽随波长增加而增加.改变掠...  相似文献   

16.
超快脉冲光纤传输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力军 《半导体光电》2003,24(6):425-428
介绍了一种超快脉冲光纤传输系统 ,它由高速分布反馈 (DFB)激光器、InGaAs PD及阻抗匹配电路组成 ,可传输亚纳秒级的瞬态脉冲 ,其上升、下降沿达百皮秒量级。为保证工作的稳定性 ,设计了智能化的自动温度和功率控制电路。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能物理实验和高速同步系统的瞬态信号传输  相似文献   

17.
"光纤式航空发动机叶片边角振动测量系统"用于将航空发动机多达44路的测试信号通过光纤传输.该系统具有非接触、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和信号质量好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发动机参数测试问题.介绍了系统的测试原理,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以及最终获得的研究成果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5G场景下传输网建设的重要性及关键问题所在,进而对5G传输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包括回传、前传、5G光缆网和传输机房等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对传输网建设方向给予了一定的建议。本文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及方向建议在实际生产建设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RocketIO高速串行传输原理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性能优越的RocketIO高速串行传输技术原理和实现,通过实际系统验证了这种传输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传输线理论出发,介绍了一种解决传输线问题的新方法--TLM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