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不同金属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活性的DFT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的CO分子在M (10 0 ) (M代表Cu、Ag、Au、Pd和Pt)表面上的吸附行为和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H2 O分子的解离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CO在金属表面吸附后,C─O键长均在0 .114 3~0 .116 0nm (气相为0 .112 8nm)内,C─O键都不同程度地伸长了,表明它们削弱了C─O键,活化了CO分子。在对C─O键长、表面结合能(EB)、电子集居数等的分析中得到各表面对CO的吸附强度以Pd(10 0 )、Pt(10 0 )、Cu(10 0 )、Ag(10 0 )、Au(10 0 )顺序减弱;同时将此表面结合能、d电子转移数分别与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活性数据进行了关联,说明铜具有最好的活化性能。通过对水分子在不同金属表面上的解离过程的活化能研究发现,各表面对应的能量势垒以Au(10 0 )、Pt(10 0 )、Ag(10 0 )、Pd(10 0 )、Cu(10 0 )顺序下降,从而进一步解释了金属铜的催化活性优于其它金属催化剂的原因,此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CO分子以垂直方式在3种不同吸附位置吸附时CO分子和Cu(100)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结果表明:与碳原子最近邻的铜原子表面上发生明显电荷转移,而其他表面原子及体相原子的电子结构没有变化。Mulliken集居数及局域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CO分子与表面Cu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是CO分子内杂化轨道和3d,4s,4p(Cu)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对Cu/Ag-OMS-2(OMS-2为锰氧八面体分子筛)催化剂中铜物种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分散情况和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手段分别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活性组分负载量不同时催化剂中铜物种的表面状态,并分析了铜物种表面状态对催化氧化羰基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铜物种以片状形式均匀排列堆积,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升;活性组分主要以氯化铜(Cu Cl)形式存在,受热部分分解为含有Cu+和Cu2+的铜氧化物6Cu O·Cu2O,两种不同价态的铜物种的存在促进反应物的解离吸附,有利于提升催化活性.较适宜的催化剂热处理条件为:Cu Cl的负载量为25%,焙烧温度为500℃,焙烧时间为5 h,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收率最高可达85%.  相似文献   

4.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对CO分子在Cu(100)表面的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计算了CO分子以垂直方式在3种不同吸附位置吸附时CO分子和Cu(100)表面原子的电荷分布。结果表明:与碳原子最近邻的铜原子表面上发生明显电荷转移.而其他表面原子及体相原子的电子结构没有变化。Mulliken集居数及局域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过程中CO分子与表面Cu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是CO分子内杂化轨道和3d,4s,4p(Cu)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采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CO探针分子在浸渍法制备的Pd⁃Ag/Al2O3催化剂及Al2O3载体上的吸附行为。根据催化剂表面吸附CO后表面物种吸附形态的不同,可以判断不同制备方法所得Pd⁃Ag/Al2O3催化剂上活性中心Pd原子受到助剂Ag原子的电子效应和几何效应不同。研究发现,升温前后吸附和脱附CO时,只有Pd⁃Ag/Al2O3⁃LM⁃2催化剂上不存在CO的桥式吸附,且发现随着CO的吸附和脱附温度的升高,HCO_3的特征峰强度相对减弱,与此同时HCOO-的吸附特征峰相对增强,两者一致的消长关系说明HCO〖_3^-〗在升温的过程中转变为HCOO-。  相似文献   

6.
运用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方法,模拟研究了气-液-固(VLS)生长机制下碳化硅纳米线(SiC NWs)在镍催化剂表面最初生长阶段的微观生长机理。结果表明:活性碳原子在镍催化剂表面上各位置的吸附能均大于活性硅原子,所以碳原子优先吸附在镍催化剂表面;随后,由于活性硅原子在已吸附在镍催化剂表面的碳原子上的吸附能要大于活性碳原子在其上的吸附能,使得活性硅原子优先吸附在碳原子上,形成活性碳原子与活性硅原子交替吸附生长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NiFe/Cu/CoFe和CoFe/Cu/CoFe/NiO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自旋阀.当
使用Ag作为镜面覆盖层时,发现当Ag厚度大约在2.0~2.4 nm时,不同结构的自旋阀样品NiFe/Cu/CoFe和
CoFe/Cu/CoFe/NiO的巨磁电阻(GMR)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Ag(tAg nm)/NiFe(6 nm)/Cu(2.2 nm)/CoFe
(4 nm)结构自旋阀,当tAg=2 nm时,样品的GMR达到3.4 %;对Ag(tAg nm)/CoFe(4 nm)/Cu(2.2 nm)/
CoFe(4 nm)/NiO(70 nm)结构自旋阀,当tAg=2.4 nm时,样品的GMR从6.9 %提高到8.3 %.应用半经典理
论对银覆盖层的镜面反射作用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
制备Ag_2Cu_1/H-ZSM-5合金粉末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富氧条件下的低温NH_3-SCO反应,以考察H-ZSM-5分子筛对Ag-Cu合金纳米颗粒催化活性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Ag_2Cu_1/H-ZSM-5催化剂表现出较佳的低温氨氧化性能,其T_(50)和T_(90)的数值分别为221、247℃。X射线衍射(XRD)、N_2物理吸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结果表明,Ag_2Cu_1/H-ZSM-5整体式粉末催化剂中的MFI骨架结构和Ag-Cu合金结构均保持完好,Ag-Cu合金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在H-ZSM-5表面。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结果证明,小尺寸的Ag-Cu合金纳米颗粒(2~14 nm)与H-ZSM-5分子筛表面具有较强的作用力,提高了Ag-Cu合金纳米颗粒的分散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H_3-TPD结果表明,Ag_2Cu_1纳米颗粒和H-ZSM-5表面的强相互作用提高了催化剂表面活性氧数量,增强氨气在其表面的吸附,进而提高了氨氧化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
利用单辊旋铸法制备了不同Cu含量的快速凝固Ni-Al-Cu -Ce合金 ,经碱洗抽Al进行活化 ,制成骨架镍催化剂 .研究了Cu对催化剂先驱体合金的相组成、活化后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Ni-Al-Ce合金中加入 2 % (质量分数 )的Cu有益于催化剂的结构及催化性能的改善 ,而较高的Cu含量则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黏土矿物颗粒界面疏水调控进而提高难沉降煤泥水处理效果,研究了水分子在铵伊利石表面的吸附机理.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水分子在铵伊利石有晶格取代的(001)面和不存在晶格取代的(001)面上的吸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水分子在(001)面吸附的最强活性点位于晶格取代原子Al成键的氧原子处,吸附最稳定的水分子垂直于有NH_4~+的硅氧环,并与NH_4~+和活性原子形成共2个氢键作用,吸附能为-0.67eV,且水分子有将NH_4~+拉离(001)面的趋势;水分子在(001)面的最稳定吸附主要是位于硅氧环空穴上方,水分子与表面氧原子形成3个氢键,吸附能为-0.41eV.2种最稳定吸附均存在微弱的静电吸附.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型疏水药剂与NH+4发生交换吸附,覆盖(001)面活性点,破坏水分子的稳定吸附,理论上可实现铵伊利石等黏土类矿物颗粒界面的疏水调控.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乙炔选择性加氢Pd⁃Ag催化剂表面绿油生成导致催化剂失活的关键问题,运用XRD和H2⁃TPR表征催化剂的组成及结构性质,运用10 mL固定床高压加氢装置考察了Pd⁃Ag催化剂的乙炔选择性加氢性能及反应过程中绿油前驱体C4烯烃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Pd⁃Ag/Al2O3催化剂乙炔加氢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这主要取决于Pd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形式,助剂Ag和活性中心Pd之间紧密的混合可增强电子和几何效应,形成更多的Pd⁃Ag合金相,降低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但增加了催化剂的稳定性;而C4烯烃生成量与催化剂活性呈正相关,催化剂活性越高生成的C4烯烃越多,研究结论揭示了Pd⁃Ag催化剂的失活机制,对催化剂的改性和工艺条件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射频功率对Cu/Ag导电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工艺以Cu/Ag合金为靶材在高阻半导体Cd1-xZnxTe上制备导电薄膜。系统地研究了溅射功率对沉积速率、薄膜电阻率、组织形貌及接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速率随溅射功率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薄膜电阻率随功率增大而增大。电流-电压关系(I—U)测试表明在高阻Cd1-xZnxTe上溅射Cu/Ag薄膜后不经热处理已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性,溅射功率为100W时的接触性能好于功率40W时的接触性能。  相似文献   

13.
在双轴织构的Ni-W基带上,采用化学镀银法为YBa2Cu3O7-δ(YBCO)涂层导体制备Ag缓冲层薄膜,并通过XRD和φ扫描研究烧结温度和镀银次数对Ag薄膜取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r-H2混合气氛下,于870℃镀银5次所制备的薄膜具有(200)晶面单一取向;采用化学法制备的Ag薄膜有较好的外延性,且适用于涂层导体中的单一导电型缓冲层。  相似文献   

14.
以介孔炭(MC)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4种不同金属改性的介孔炭Ag+/MC、Zn2+/MC、Cu2+/MC和Fe3+/MC,考察负载量、金属类别等因素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表面负载适当的Ag+、Zn2+、Cu2+、Fe3+可以提高其对二苯并噻吩(DBT)的吸附能力,对不同金属改性介孔炭最佳吸附效果进行比较,得出吸附DBT能力大小顺序是:Ag+/MC>Zn2+/MC>Cu2+/MC>Fe3+/MC。其中以Ag+负载量为10%处理介孔炭吸附效果最佳。同比未处理介孔炭的饱和硫容量增加了1.11 mg/g,透过硫容量也同比增加了1.93 mg/g。  相似文献   

15.
电镀可焊性Sn-3.0 Ag合金镀层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甲基磺酸盐体系电镀Sn-3.0Ag合金时,镀液成分和镀覆条件对锡银合金镀层中银含量以及阴极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中银含量随镀液中银含量的增加,镀液PH值的降低,光亮剂浓度的增加和阴极电流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柠檬酸钠和2,3,4-三甲氧基苯甲醛对单金属锡,碘化钾和丁二酮肟对单金属银阴极化较大。  相似文献   

16.
锰银矿是一种Mn、Ag伴生的重要银矿资源类型,但长期以来并未受到矿床学家的重视。介绍了中国锰银伴生矿床的主要类型、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及其与火山活动和构造之间的关系。根据矿床成矿元素组合关系,将中国锰银伴生矿床划分为4种类型:Mn-Ag型、Mn-Ag-Pb-Zn型、Fe-Mn-Ag-Pb-Zn型和Pb-Zn-Ag-(Mn)型。Mn-Ag型和Mn-Ag-Pb-Zn型锰银伴生矿床数量较多,锰矿规模以中小型为主,银矿规模以大中型为主;Fe-Mn-Ag-Pb-Zn型锰银伴生矿床数量较少,锰矿和银矿规模在湖南后江桥以大中型为主;而Pb-Zn-Ag-(Mn)型锰银伴生矿床仅有辽宁八家子,银矿规模达大型,锰矿规模较小。中国锰银伴生矿床主要形成于侏罗纪—早白垩世,与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和火山活动关系密切,矿床常产在岩体附近或火山岩中。区域上,锰银伴生矿床沿特定地层层位分布,受富Mn、富Ag矿源层控制;后期岩浆水与大气降水形成的混合热液萃取矿源层中的Mn、Ag等成矿物质;成矿热液沿断裂构造运移,使得矿区内锰、银矿体明显受区内断裂构造控制。根据典型矿床的硫、铅和氢氧同位素特征,锰银伴生矿床的成矿物质为深部岩浆与浅部物质的混合来源,且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物质,成矿热液也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来源,只是不同矿床所占比例不同。此外,还探讨了Mn、Ag密切共生的原因及锰银伴生矿床的成矿机制。Mn2+可能是Ag+沉淀的重要还原剂,Mn2+被氧化形成MnO2,Ag+则被还原形成Ag,导致二者同时沉淀富集成矿,因此,可将锰帽作为寻找银矿化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recovery of silver from anode slime of Sarcheshmeh copper complex in Iran and subsequent 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from leaching solution is investigated. Sarcheshmeh anode slime is mainly consisted of Cu, Ag, Pb and Se. Amount of Ag in the considered anode slime was 5.4% (by weight). The goal was to recover as much as possible Ag from anode slime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to synthesize Ag nanoparticles. Therefore, acid leaching was used for this purpose. The anode slime was leached with sulfuric and nitric acid from room to 90 °C at different acid concentrations and the run which yielded the most recovery of Ag was selected for Ag nanoparticles synthesis. At this condition, Cu, Pb and Se are leached as well as Ag. To separate Ag from leach solution HCl was added and silver was precipitated as AgCl which were then dissolved by ammonia solution. The Ag nanoparticles are synthesized from this solution by chemical reduction method by aid of sodium boro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PVP and PEG as stabilizers. The synthesized Ag nanoparticles showed a peak of 394 nm in UV–vis spectrum and TEM images showed a rather uniform Ag nanoparticles of 12 nm.  相似文献   

18.
分别在有水体系和无水体系中制备了Ag/SiO2纳米复合粒子,研究了吸附层对NaOH在体系中的分配、反应场所的变迁、Ag+的还原机理以及产物形貌的影响.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了NaOH在SiO2表面的吸附曲线,结果表明:在有水体系中,吸附层的形成明显促进了SiO2表面对NaOH的吸附,当达到平衡时,58%的NaOH分配在SiO2表面;在无水体系中,当达到吸附平衡时仅有25%的NaOH分配在SiO2表面.溶剂置换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水体系中,吸附层是Ag生成反应进行的主要场所;在无水体系中,Ag生成反应在乙醇溶液相和SiO2表面都可以发生.利用紫外 可见光(UV Vis)光谱、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和能谱仪(EDAX),对比了在有水体系和无水体系中Ag+的还原过程,阐述了吸附层对Ag+还原机理的影响.利用XRD、TEM和EDAX对Ag/SiO2最终样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有水体系中生成的Ag粒子比在无水体系中生成的Ag粒子的粒径小,分布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