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教学模式是中国园林课程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而古典园林“形”的塑造”与“意”的升华,及两者之间的有机契合,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也是设计中学生较难把控的内容。本文以一份以书法为主题的宋式园林设计为例,将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设计全过程,复现了设计过程的关键环节。从立意构思为始,在分析宋式园林的空间格局基础上为本课题提供充分的设计依据;以宋代四位书法家的承续关系和艺术风格为线索,探讨其在园林空间形态上的转译方式和意境表达。  相似文献   

2.
苏州古典园林是传统文化景观中的重要类型,是中国江南地区地域性文化的体现与载体。苏州古典园林空间造景手法丰富、诗画意境突出,形成了特殊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语汇、空间关系和空间组合序列等图式语言体系,对苏州古典园林设计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新中式景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苏州古典园林图式语言框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苏州拙政园典型景观空间的挖掘,并重点选取拙政园东南庭院空间为重点,从景观空间要素的嵌套结构和特征出发,解读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语汇、句法和语法特征,初步探讨苏州古典园林空间图式语言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门窗》2017,(7)
要谈古典园林,第一想到的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古典园林制造历史,它以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博得世界的眼球。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独具东方特色和魅力,在整个世界园林设计史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步形成适宜现代人生存的生活空间和环境形式。并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由此延伸出更广泛的艺术形式。本文主要围绕古典园林中的空间美学运用,来具体分析古典园林制造中的布局以及空间美学关系,意在把握园林设计中建筑空间艺术呈现形式以及如何更好的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来展开说明。  相似文献   

4.
空间与意境的扩张——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以小见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玲  王中德 《中国园林》2008,24(4):57-60
空间的“大”和“小”是相对的。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受限在相对封闭的空间环境,却通过运用多种设计手法未延展和扩张园林空间与意境,使其能以有限的面积营无限之空间,创造出“咫尺山林”“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对相关论著及资料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空间分隔、延长路径、设置障碍、借景和意境联想等多种古典园林以小见大的空间设计手法,并加以新的分析和理解,希望对我国现代园林设计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园林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设计发展大有裨益。园林设计中常有水景的运用,以水点缀空间形成的景观是园林中很有意境的部分。水作为引导空间、点缀空间的要素,在造园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本文以圆明园为例探讨水与空间的交织,为的是清晰认识水景在园林中运用的表达方式及产生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意象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其中“桃源”意象是被古典园林反复再现的典型意象。“桃源”意象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桃源景象为起源,其所蕴含的田园思想、隐逸情怀成为中国文人理想园居的典范,对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桃源”这一典型文化意象的研究,以圆明园武陵春色、留园缘溪行两处园林景观为例,探讨古典园林中“桃源”意象的表达,解读其在选址、布局及造景要素组织中所呈现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园林意境创造手法的异同,从而为中国园林意象论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雷红岩  汪霞 《山西建筑》2007,33(8):342-343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承与发展,并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最后论述了公建园林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指出公共建筑空间的园林化,不仅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有借鉴意义,而且对现代建筑的民族化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4,(8)
中国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重要文化遗产,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为全球景观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根源与养料。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应用到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经过巧妙的设计与安排,能够营造出自然宁静、有山有水、景物多变、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居住环境。文章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探析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园林中“围绕借景开展的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园林借景理论的系统梳理和典型案例分析,系统地总结了园林中“借景设计”的目标、对象、原则和主要内容。理清这些基本问题对园林设计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对借景设计方法研究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园林中的水与水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继光 《山西建筑》2007,33(14):350-351
介绍了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起源与发展,对水景在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现代园林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充分发挥水在园林设计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园林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解析中国园林“步移景异”产生形成的感知机制原理,利用网络大数据识别由视点(观赏的立足点)感知而来的“景”及与“景”相应之“异”,对视点及其视觉空间界面予以要素指标量化分析。以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为例,借助网络大数据、调查问卷精准高效获取所需要素指标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生成决策树,构建模拟步移景异感知生成的模型,得到了4条有利步移景异生成的规则和3条不利步移景异生成的规则。初试结果显示,影响网师园步移景异感知生成指标的贡献程度大小依次为视野中水体占比的变化、景阔变化、景深变化、两视点之间空间转换的次数等。旨在科学量化解析苏州古典园林时空感知的视觉引发生成机理,破解“步移景异”之谜,推进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3.
张兰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5,23(Z1):111-113
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组成部分,三者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尤为密切,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案例屡见不鲜.以王维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为例,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园林思想,并从中讨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造园手法及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4.
王振宇 《山西建筑》2010,36(36):341-342
从园林中的文化崇尚和园林法则的自然崇拜两个角度入手,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的表达,结合封建社会“周礼”之制和儒道思想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成因,并就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和意境两方面对自然的效仿作了介绍,以期指导当代园林设计。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3)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景物为创作主题,尤其以表现山水题材最为普遍。古典园林的艺术营造与中国传统山水画可谓是殊途同归,山水造园之理和绘画之理有诸多相通之处,园林设计中的很多造园理论都与山水画的绘画理论密切关联。中国园林从中国山水画中汲取养分并发扬了中国绘画的民族特色,尤其是中国皇家园林中对山水画艺术元素的运用十分典型,为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素材和设计范例。  相似文献   

16.
张兰  包志毅 《华中建筑》2005,23(B07):111-113
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被认为是中国山水文化的组成部分,三者具有相同的思想基础。中国古典园林史表明,山水画与山水园林关系尤为密切,以画论代园论指导园林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屡见不鲜。以王维山水画、山水诗、山水园林为例,分析中国山水画中的园林思想,并从中讨论中国古典园林的功能、造园手法及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古典园林设计方法的思考,探讨现代社会生活 对中国园林设计思路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提出更加符合现代 人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的现代园林设计思路,突出园林主题的 多样化、园林空间的多层次化。对现代园林中的建筑设计着重进 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亮  袁晖 《建筑设计管理》2010,27(10):40-42
研究传统空间设计方法,着眼点应该放在传统建筑上,因为单体建筑往往只是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变化,不能更广泛地体现空间变化,因此,我认为从更大范围的中国古典园林入手更能说明问题的实质.本文主要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阐述中国传统空间的设计手法,着重从园林设计的时间和空间以及二者的复合来加以论证.空间是园林的灵魂,随着观察角度的改变,它的每一个空间都有所不同,因此能有力的说明本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陈加麒 《建筑师》2019,(5):7-13
《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空间"概念是现代主义"空间"概念在1960年代中国的延续,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尚未得到充分探讨。本文以《苏州古典园林》中包含"空间"一词的文本为研究对象,在与《中国住宅概说》《江南园林志》等书中的相关文本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试图提炼出《苏州古典园林》在使用"空间"概念讨论园林时的所指与所为,并将其与现代主义"空间"概念进行比较,提出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空间"概念其实是转译园林"诗情画意"的媒介。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6,(18)
色彩对于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色彩的隐喻运用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设计的效果,不同色彩的变动能给人带来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中国古代的能工巧匠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将之运用在古典园林设计中,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色彩隐喻设计因此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