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成为必然要求和趋势。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内涵还不明确,其落实方法和途径亟待进一步探究。通过剖析“四水四定”的结构及其内涵,确定鄱阳湖流域贯彻“四水四定”原则的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鄱阳湖流域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管控建议,为水资源量丰富但实际开发利用率低且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偏紧的区域探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新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水四定”原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时期水资源保障的必由之路。滨州市位于黄河下游、黄河三角洲腹地,水资源紧缺,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依赖黄河水。立足滨州市水资源情况,对“四水四定”原则的含义和内涵进行分析,为推动“四水四定”原则有效落实,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政策引领;挖掘水资源保障潜力;优化水价值杠杆;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探索水权改革;持续加强节水宣传。  相似文献   

3.
坚持“四水四定”,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既是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保障水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要求。文章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深入分析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四水四定”改革实践,总结了相关经验启示,为探索以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是新时期水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用多少水来定”和“怎么定”两个方面对南方丰水地区落实“四水四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面向“四水四定”的水资源三次均衡分析方法,确定规划水平年区域可用水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资源刚性约束。通过情景组合分析和用水定额法对经济社会发展规模进行集合预测,得到相应的预测均值及其不确定性区间,据此进行经济社会发展规模的论证与调控,为南方丰水地区实施“四水四定”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要求、推进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研究与工作实践,分析了“四水四定”的基本概念,阐释了“四水四定”的深刻内涵,凝练了“四水四定”的逻辑框架,架构了“四水四定”的实践体系,提出了“四水四定”的判断原则,以期为有关方面更好地开展“四水四定”管理实践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游进军  贾玲  王彦兵  杨朝晖  汪林  薛志春 《水利学报》2024,55(3):266-277,287
宁夏干旱缺水且发展不均衡,以水定需是必然选择。本文针对宁夏水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特征,构建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四水四定”优化模型,开展全区“四水四定”方案分析。模型以用水总量红线指标为水资源刚性约束,根据区域发展战略确定刚性保障需求,通过水与“四定”协调关系分析得出经济社会发展和用水效率可行变化范围。以2019年为现状、2025年为目标年,采用模型协调优化得出“四定”规模控制目标,以及分行业和区县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在全区73.27亿m3用水总量和41.5亿m3耗水约束下,满足全面小康的“四定”规模为750万人、5481亿元GDP、84.7万hm2灌溉面积和791 km2建成区面积。通过对比分析方案的公平性和效率提升状况,揭示了不同行业、区域的水量流转方向,表明约束设置对结果有显著影响,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控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游进军  贾玲  杨朝晖  汪林  王婷 《水利学报》2024,55(2):158-166
针对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地缺抓手的问题,按照以水定发展、协调定规模的理念,提出“四水四定”的分析思路和控制指标,厘清各类发展目标与水资源利用的协调关系。以公平为社会目标,以效益为经济目标,提出“尊重现状、保障刚需、效率驱动、区域均衡”的协调优化准则,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构建“四水四定”多目标协调模型,以满足保障刚性需求基础上的水量高效流转,确定发展规模和水量分配方案。模型选取人均GDP最大实现效率驱动,使有限水量产生更大效益;选取区域人均GDP差异最小、发展匹配度最高实现发展公平,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通过约束条件反映水资源约束、刚性需求保障、水源用户配置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合理范围等要求;设置罚函数协调约束条件不能满足时的目标值调整。通过归一化方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基于现状设置初始条件,采用线性规划等方法求解,得出协调产业发展和水量优化分配的整体结果,通过结果评价反馈调整,形成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控决策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谷树忠 《中国水利》2021,(6):52-54,57
水是关键因子,“量水而行”是必然方向.在分析我国“以水四定”推进态势与主要症结基础上,提出在城镇化快速推进、城水矛盾突出的地区重点抓“以水定城”落实,在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剧烈、水土矛盾突出的地区重点抓“以水定地”落实,在人口高度聚集、人水矛盾突出的地区重点抓“以水定人”落实,在产业高度聚集、水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重点抓“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水资源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索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措施。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水资源是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战略资源,对其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四水”流域防洪体系及现有主要防洪水库的防洪作用,提出“四水”防洪水库建设规划,并根据流域存在的问题,提出近期防洪水库的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与产权制度的密切联系,提出建立水资源产权,发挥市场机制的推动作用,是实现资源高效效配置,形成水资源利用和保护良性循环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德庆县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水资源特点的介绍,评价了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提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陈缨 《水资源保护》2007,23(S1):90-91
制约福州市经济发展的水资源因素有:①水资源的利用受时空分配不均的限制;②水源地布局不合理;③内河水系自净能力差,环境容量不足等。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建议:①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合理调度;②加强供排水的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强水环境综合整治等。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量的多寡和质地的优劣,直接制约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保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量,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考虑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等因素,评价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量及其未来变化的趋势,分析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条件下的流域供用水变化情况。根据流域特点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分析了黄河流域2020、2030水平年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面临的形势,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措施:①优化配置、统一调度水资源;②强化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③控制污染物入河总量;④加快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⑤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体系;⑥积极推进跨流域调水;⑦建立水资源战略储备,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7.
根据商丘市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评价分析,结合商丘市四水转化过程来分析研究它们的相互影响和转化。说明商丘市水资源无论质和量都要加以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如何合理的利用问题日益明显,因此必须依法对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统一利用,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文章以禹州市为例,对河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开发利用以及水资源保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曹妃甸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曹妃甸新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不断增长,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为了使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如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