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绿地对于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维护居民公共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空气负离子是评价城市空气清洁度的基本参数之一。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绿地为例,选定典型植物群落结构、群落类型及典型景观环境样点,基于多年连续动态持续测定并选取典型年度数据(2020年),分析和阐释该公园绿地区域空气负离子空间的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公园绿地中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复层>双层>单层、乔草>乔灌>灌草;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区域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落叶阔叶型>常绿针叶型>草本地被型>针阔叶混交型>灌丛;不同典型景观环境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滨水植物群落>复层/单层植物群落>滨水广场;公园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与郁闭度、叶面积指数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基于循证设计的功能型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及更新优化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连续监测苏州市工业园区现代大道30块街旁绿地内PM2.5的质量浓度、群落微气候因子及植物结构因子,探究城市街旁绿地的PM2.5浓度消减能力,并从颗粒物消减视角提出城市街旁绿地优化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植株郁闭度、种植密度、常绿植株数量占比与PM2.5浓度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PM2.5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在研究中应将两者统筹兼顾,缺一不可,PM2.5浓度的日变化趋势为早晨、上午、傍晚浓度值高,变化趋势曲线呈现“U”字形;3)在绿地空间植物配置中,多选用当地的乡土树种和优势树种进行种植。在植物配置模式中,“乔灌草-乔灌”多层种植模式的消减作用最强,能有效消减绿地PM2.5浓度。研究结果为城市绿地的系统布局提供较有效的布置建议,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思路和参照。  相似文献   

3.
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颗粒物浓度分布对居民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研究多集中在中宏观尺度,且不同季节背景对城市形态与颗粒物浓度之间定量关系的影响尚存争议。基于2021年济南市主城区6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的PM2.5和PM10浓度实时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季节下城市街区形态对颗粒物浓度(PM2.5和PM10)的影响。结果表明:(1)颗粒物浓度呈双峰型日变化,且具有显著的U形逐月变化规律,PM2.5呈冬季高夏季低、春秋两季居中,PM10呈春季高夏季低、秋冬两季居中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呈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高污染区域集中于交通和建筑密集区域,低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大型城市绿地旁。(2)城市街区形态对颗粒物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异性。PM2.5与绿色空间指标在4个季节的相关性均十分显著,与绿地覆盖率(GCR)、绿地斑块形状指数(MSI)和绿地最大斑块指数(LPI)呈负相关性,与绿地斑块密度(PD)呈正相关,并且PM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建筑工地周边重点区域扬尘污染特征,选取广州市某典型建筑工地为研究对象,以 PM2.5、PM10 作为扬尘监测指标,采用激光散射扬尘监测仪对建筑工地周边的下风向区域、出入口区域、居民区一定范围内的扬尘浓度进行了监测,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角度分析了建筑工地周边重点区域的扬尘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建筑工地周边下风向区域因空气流通较好,扬尘浓度随距工地边界距离增加而衰减;周边出入口区域因施工车辆频繁进出,扬尘污染极为严重;周边居民区易形成街道峡谷效应而不利于施工扬尘的扩散,居民区内扬尘浓度衰减不显著。监测期内,每日扬尘污染差异较大,PM2.5、PM10浓度范围为 21.8μg/m3~71.7μg/m3、41.2μg/m3~143.2μg/m3,这与背景浓度变化和差异性的施工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引言2011年伊始,我国尤其是北方地区由PM2.5引发的雾霾污染逐渐显现,并在2014年达到顶峰,给我国造成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给人民健康带来危害。截至2021年12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雾霾经过有效治理,污染程度有所减轻,但仍持续威胁着民众的生命健康。治理雾霾不仅需要在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也需从多个方面降减大气中存在的PM2.5浓度。既有研究认为绿地植被对PM2.5具有明显的降减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人机对近地面大气质量监测快捷、灵活,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根据吉林省环境保护厅公布的环保监测站点的数据,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析长春市PM2.5浓度变化特征,设计基于无人机技术的长春市近地面 PM2.5浓度监测方案。 根据监测方案,选取冬春两季对长春市不同下垫面PM2.5低空垂直分布进行监测,并分析总结出PM2.5低空垂直分布特征,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绿化功不可没:公园内绿地PM2.5浓度比园外裸地处PM2.5浓度低20%。夏季空气佳:夏季北小河公园绿地内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为四季最低。多栽针叶林PM2.5浓度低:从全年平均看,北小河公园内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内PM2.5浓度排序为:乔灌草型>乔草型>草坪>篱草型>纯针叶林。  相似文献   

8.
代萌萌  王薇  胡春 《住宅科技》2023,(3):44-50+56
PM2.5是当前影响城市街区空气质量的一种重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不利的影响。街区中的PM2.5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性,而街区形态要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文章以安徽省合肥市滨湖街区为研究对象,将滨湖街区的建筑布局方式分为条式、行列式、错列式、错落式、点-围合式和混合式共6种类型。通过GIS分析商住混合区的微气候与PM2.5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实测与ENVI-met模拟结合的方法,对简化的街区形态进行比较与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环境特征下的PM2.5、PM10质量浓度变化呈N型波动;在不同的建筑布局下,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PM2.5质量浓度会随之降低。因此,优先推荐建筑布局形式的顺序为:错列式>混合式>行列式>错落式>条式>点-围合式。  相似文献   

9.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如何遵循绿色低碳途径在城市有限绿地空间条件下实现碳中和,提升城市绿地植物固碳效益成为新时代植物景观营造必须思考和解决的科学问题。结合西安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储量时空变化状况,提出符合场地生境斑块连通性需求的4种城市绿色空间碳汇矩阵单元,探索植物碳汇在景观全生命周期中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西安地区典型绿地样方的持续调研观测,结合i-Tree软件总结出常见乔灌、地被植物的年固碳量,筛选出高固碳型植物种类,总结出适用于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的高固碳型灌丛-地被型、地被型植物群落设计模式。依托“高固碳型植物群落数字化平台”对灌丛-地被植物群落碳汇效益进行持续智能监测与模拟,为植物种植设计方案优化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赵越  金荷仙 《中国园林》2012,28(9):78-82
对杭州西湖景区花港观鱼、太子湾公园、乌龟潭等具有代表性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进行了测定,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表明:1)PM10日变化规律中,PM10浓度变化趋势为由高到低再逐渐升高,在9:00—10:00时间段质量浓度最高;2)植物群落PM10年浓度变化排序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冬天PM10浓度平均值为0.0491mg·m-3,接近一级标准,空气质量非常好;3)不同结构植物群落PM10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草坪>灌草>乔草>乔灌草,PM10各种绿地类型明显低于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住宅厨房室内空气质量,本文建立厨房三维模型,使用Fluent软件模拟得到厨房典型污染物的浓度渲染图,分析不同送风速度和送风角度的上送风空气幕对典型污染物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设上送风空气幕后厨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9种工况下室内温度降幅在0.98℃~4.91℃之间,PM2.5排除率在35.2%~90.9%之间,CO2排除率在2.6%~64.4%之间;射流速度为0.5m/s,射流角度为80°时,PM2.5和CO2的协同控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城市公交车内污染物扩散特性,在2021年3月进行了大连市内某公交车非空调工况下平峰及高峰时期的内部环境现场实测,分析了气象参数及空气污染情况并分析公交车内人流量、温湿度、CO2浓度以及颗粒物污染的分布规律及人员颗粒物暴露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和偏相关值达到方法分析影响公交车污染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早高峰时段42.9%的时间车内CO2浓度超过标准值最为严重,最高值达到2 018 ppm,平峰和晚高峰的超标占比分别为15.6%和34.0%。不同于CO2浓度,颗粒物的超标现象不显著,车内PM2.5平均质量浓度12.16μg/m3,未超过低于国家标准二级浓度限35μg/m3[16],人数变化是影响车内CO2与PM2.5浓度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为城镇居民出行规划和公交车环境调控提供了基础与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朱爱青  张冬梅  许文  骆美  罗玉兰 《园林》2024,(1):127-134
以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三种典型绿地,包括一般绿地,滨水景观绿地,建筑、小品及道路等人造硬质景观绿地,拍摄搜集三类绿地实地照片,采用SBE法对其进行评价打分,并利用Matlab软件中“多元数量化模型”功能构建合肥市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三类绿地相应的景观结构质量模型,为后期公园景观优化提出参考性建议。结果显示:一般绿地中,色彩数量对森林公园一般性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8.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景观自然度>绿视率>郁闭度>树群轮廓线>树种组成数;滨水景观绿地中,总体协调性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5.5%,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植被覆盖率>景观自然程度>层片结构>树木栽植方式>驳岸类型>水的类型;人造硬质景观周边绿地中,景观自然程度对公园硬质景观周围绿地景观美景度的贡献最大,达24.6%,其他景观要素的贡献率排序为树木栽植方式>生活型构成>人工景观风貌>空间结构。基于三类绿地景观美景度模型分析结果,建议后期公园景观优化应注重增加植物色彩数量,营造不同色系植物水平和垂直结构组合的自...  相似文献   

14.
张军  张建泳 《市政技术》2014,(2):124-128
通过样方法对北京市四环路和五环路部分桥区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了其群落结构,分析了乔木层生长状况,对比不同草本层的生物多样性情况,提出了桥区绿地建设的方向:生态修复、景观建设和行车安全相结合,营造合理的桥区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园绿地具有消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功能,通过对北京4家公园内典型植物配置群落全年大气中细颗粒物(PM_(2.5))的测定,定量研究了不同植物配置模式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作用,分析了植物配置模式的各表征因子对大气PM_(2.5)消减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气象因子对大气PM_(2.5)浓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配置模式绿地对细颗粒物的消减效果略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纯林绿地或乔草配置型绿地消减PM_(2.5)能力最佳,纯草坪绿地对PM_(2.5)消减率最低;2)植物配置模式的表征因子中,斑块面积会显著影响绿地对大气PM_(2.5)浓度的消减能力(P0.01),斑块面积越大,绿地对消减pM_(2.5)浓度的效果越明显。而与乔木层郁闭度、乔木层高度、草坪盖度等结构指标相关性不显著;3)各观测点PM_(2.5)浓度显示与群落内的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大气压无关。  相似文献   

16.
模拟延安地区自然群落的植物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典型样方法对陕西子午岭森林植被进行取样,利用99块样地资料对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按照不同指示种将其划分为11个群落类型。通过分析各个群落的层次结构和外部特征,对9个自然和半自然群落进行模拟,形成13个具有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用以指导城市园林绿地中人工植物群落的构建,为延安地区植物配置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模仿自然植物群落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其生长状况、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景观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地多种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城市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分析福州市公园植物造景存在的不足。阐述了如何创造结构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并对福州公园植物营建,提供实际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潘辉  王薇  胡春 《住宅科技》2023,(2):42-47
街道峡谷是城市构成部分之一,其特殊的环境容易造成污染物聚集,使沿街居民及行人增加健康风险。文章以街道峡谷内的PM2.5为研究对象,于2022年春季在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设置4个固定式监测样点,根据实际监测数据对春季合肥市街道峡谷的PM2.5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因素的影响并进行空气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建筑形态、气象因素、车流量、道路绿化等环境因素均与PM2.5质量浓度具有一定关联性,对未来城市空气质量预测及优化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浸渍-焙烧法在活性氧化铝(γ-Al2O3)上负载稀土金属镨(Pr)制备了一种新型臭氧催化剂(Pr-Al2O3),研究了O3/Pr-Al2O3系统对水中典型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ASA)及非那西丁(PNT)的去除效果与机理。结果表明,两种药物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药物的降解速率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随着Pr负载量或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O3/Pr-Al2O3系统降解PNT、ASA的最大拟一级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obs均发生在Pr负载浓度为5%、催化剂投加量为5 g/L、臭氧初始浓度为1.0 mg/L、pH为8.0条件下,此时kobs值分别为0.130 0、0.085 8min-1。醇抑制实验表明,催化剂提高了O3降解效能是吸附和氧化协同作用的结果,且催化臭氧化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对药物去除起主要作用。在pH为7.0条件下,·OH对ASA和PNT的降解贡献率分别为73.3%和72.1%。...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压调控手段实现O2还原生物阴极和MnOx/Ti多孔阳极的耦合,以构建O2还原生物阴极电催化反应器(BECR),并用于去除苯酚,探讨了电压对反应器启动、阴极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去除苯酚的影响。电流密度及阴极电势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7、1、1.3 V电压下BECR均可成功启动;在0.7和1 V电压下BECR的启动周期约为30 d,比1.3 V电压下的启动周期(约60 d)要短;启动成功后BECR阴极可发生O2还原为H2O的反应。对启动成功的BECR阴极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变形菌门是阴极的优势菌门。当启动电压为0.7 V时,假单胞菌属及短波单胞菌属是实现O2还原反应的主要菌属;当启动电压为1 V时,寡养单胞菌属是实现O2还原反应的主要菌属。相较于1 V电压,在0.7 V电压下启动的BECR阴极具有更高的O2还原菌属丰度。当苯酚进水浓度为2mmol/L时,在0.7和1 V电压下启动的BECR的TOC去除率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