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湘南桂阳县自古以来古戏台遍布、素有“戏窝子”之称。通过对桂阳县“候氏宗祠古戏台”的勘查测绘,建筑形制、材料做法的研究和梳理,结合文献资料,发掘古戏台蕴含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文物价值。并基于科学的价值评估为古戏台的保护修缮、活化利用提供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固新镇的戏曲文化,总结了固新镇古戏台的主要类型和形式,从平面形制、建构与装饰等方面对固新镇古戏台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研究价值和保护现状,旨在延续固新镇地方特色,保护建筑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安徽地区的戏曲发展较为兴盛。皖南作为当时安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戏曲文化更是繁荣一时,与之相应的古戏台建筑也颇为兴盛。皖南地区的古戏台在建筑和文化方面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地调研皖南地区现存古戏台,分析和研究了古戏台的存留状态、建筑类型、空间布局、建筑构造和建筑装饰等方面。旨在丰富皖南古建筑的内容,同时为研究皖南建筑文化、徽派类型学、地方戏剧史等提供实物例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广西戏曲起源及传播路线的角度探讨了广西古戏台的起源及分布规律。在调研广西五十余座古戏台的基础上,归纳了广西古戏台的类型及建筑特点,并列举实例加以描述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和顺堂古戏台是徽州祠内戏台的典型代表,是戏台建筑与徽州宗祠建筑完美结合的建筑形式,整座祠堂建筑由前进门屋(戏台)、前天井、中进享堂、后天井、后进寝殿等组成,从和顺堂古戏台的历史沿革入手,分析了其建筑布局特点和建筑形制特色,并探讨了其所具有的典型价值。  相似文献   

6.
镇江古戏台     
正历史文化名城镇江,不仅以"三面翠环起伏,一面大江横陈"争雄之势,赢得"城市山林""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而且城内乡间古戏台颇多,明清时期达二十余座,"乡间戏迷多,桥边搭戏楼"是古城镇江独有的风情。这些古戏台有砖瓦结构,也有土木结构,是镇江历史和文化见证的标志,蕴藏着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渊源,在构建传统文化价值观方面起到了凝聚民心、道德教化、艺术传承的独特作用,成为古城镇江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7.
苏南古戏台常常作为一种附属建筑,存在于各种类型的传统建筑中,其建筑类型较为模糊。本研究通过文献与实地调研方法,将苏南古戏台分为酬神戏台、祭祖戏台、娱人戏台,并对这三种古戏台的建筑特征展开研究,认为酬神戏台具有与门楼合建、装饰华丽的特点;祭祖戏台具有形制灵活、体量适中的特点;娱人戏台具有形制与主人地位相关、注重功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工业建筑》2015,(7):62-67
徽州古戏台是徽派古建筑的一个重要且特殊的类型,它见证了我国戏曲产生、发展和辉煌,同时也反映了徽州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的造诣和成就。明清时期是我国戏剧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期,看戏赏戏成为了徽州地区流行的娱乐生活方式,与之相应的古戏台建筑颇为兴盛,现今所留存者也颇具代表性。通过实地对徽州地区11处古戏台建筑的考察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和研究了徽州地区明清时期古戏台建筑的留存情况、规划选址、典型实例、建筑类型等,旨在丰富徽派古建筑的内容,同时为研究徽派古建筑类型、徽州文化以及中国戏剧史等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9.
以邯郸西部山区戏台为例,对冀南地区古戏台的种类、特色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冀南古村落戏台的形制特征,同时对古戏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作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戏台的保护措施与开发利用策略,以重塑当地村落居民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归属感,达到传承地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古戏台作为古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无法再生且不可复制的,但当下对古戏台的保护却微乎其微,导致很多戏台年久失修坍塌或破损,再无当年之热闹与辉煌。就现状而言,孤立的进行古戏台保护难以为继,如果将其与所在村落的乡村旅游融合,则可提供更多发展可能。文章试将上党地区古戏台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以古戏台保护与再利用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程明  严钧  石拓 《南方建筑》2013,(6):54-59
湖南省桂阳县是湘昆曲的发源和繁荣之地,在广大的乡野之间,至今仍然遗存了大量古戏台。这些戏台作为湘昆曲表演的载体,建筑特征鲜明,是民间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湘昆曲的历史出发,文章重点分析了古戏台的遗存情况、种类、形式特征、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阜平县地处太行山中北部东麓,地形地貌复杂,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文章以实地调查及文献查阅方法为基础,实地对阜平县域古村落的选址布局、空间格局、院落街巷、民居建筑及景观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探讨,总结在特殊地理环境制约下村落的空间格局及民居建筑的营建智慧,揭示出古村落尊重环境,师法自然以及对自然环境积极响应折射出的朴实 “设计”手法和建设思想,旨在为阜平古村落乃至太行山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提供新的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古堡聚落作为古村落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人类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古堡聚落的保护与现实问题以及发展要求之间往往存着着种种矛盾。本文以福建省东山县康美"木杨城"为例,探讨古堡聚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翼角起翘和大木举折共同构成了古建筑屋面优美的凹曲弧线,我国古建筑翼角形态多样、辨识度高,具有重要的力学功能及美学价值。本文基于更好地提升当今仿古建筑类项目品质、为其提供理论参考,通过研究文献史料与案例,运用图表法对我国翼角起翘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得出角翘于秦汉萌芽、唐代兴盛、宋代活用、明清稳定化的整体脉络;分析总结了我国古建筑翼角起翘的南高、北低的地域性特色、制式及成因;以期在当今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更好地传承古建筑的翼角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15.
天镇县自古为寒冷的边防之地,其民居大木作技艺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工匠访谈的方法,研究了当地传统民居的木构架体系及其大木作营造技艺,对木构架类型、节点构造以及营造中的算料选料、房屋设计、构件加工、立架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解析。最后对当地民居大木作技艺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6.
在对乐平古戏台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整理,着重介绍了现存古戏台的三种类型,分析了乐平古戏台形成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并重点对乐平古戏台建筑及装饰艺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进而在文化传承的思考中对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结合历史资料对太谷县古城区传统民居进行分析和研究,从现存比较典型的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具体分析,从而对太谷县古城区传统民居有个客观的描述,以期能够为太谷县古城区开发与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为太谷县文物古迹修缮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某古砖塔为例,探讨了现存古塔的抗震性能。基于有限元理论,针对该古砖塔进行动力特性实地勘测,通过输入不同地震波对该塔动力特性、小震阶段及大震阶段动力反应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采用SAP2000对该古塔的动力特性和小震阶段及大震阶段动力反应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在小震作用下,小塔和主塔连接处应力集中现象明显,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在小震和大震作用下,小塔顶相对主塔顶的侧移都超出结构位移限值,有破坏或倾覆的危险。本文较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上解释了古砖塔的主要震害特点。  相似文献   

19.
季睿  林守伟  李胜  吴会 《中国园林》2022,38(5):139-144
西湖风景区水乐洞作为南宋临安众多山洞之首,从古至今因声景而闻名。基于文献古籍阅读,梳理出水乐洞历史变迁的过程及特点;探究其在不同身份(寺观园林、公共园林、私家园林)的背景下,以“洗心”“洗耳”闻名的水乐洞如何从名地发展到名胜之地;研究佛教思想、文人骚客、诗词歌赋及西湖历史发展与水乐声景变迁的多重关系,为水乐洞现状声景保护和修复、杭州西湖声景遗产的价值认知与宣传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中国古典园林声景保护和修复、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思路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沧州铁狮子,伫立在河北省沧县旧州古城遗址已一千余年。它铸造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是遗留至今的我国早期最大的铸铁艺术品,对研究我国冶炼史、雕塑史、佛教史等均有重大价值。由于铁狮子千百年来受到风雨剥蚀,加之所处地势低洼,积水浸泡,锈蚀较重,尤其腿脚严重残缺,1984年对沧州铁狮子成功地进行了保护性移位,移位到其身后二米高的混凝土台座上。本文记录了铁狮子的移位保护工程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