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古徽州传统私家园林为例,结合园记文献,归纳探析传统乡村园林的植景营造意匠。首先,结合古徽州园林的发展历程,选取15座较为代表性的园林作为研究对象,以园记为主,对园林中主要植物种类进行考证;其次,对植物种植方式和植景类型展开论述,包括“桑竹成林,桃梅隐境”的林景意向,“方草连天,心目具豁”的田景意向,“翠粲布写,余鱼同嬉”的沼景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乡村园林由画境、声境和心境构成的植景意境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嬗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文结合"土商互动"社会现象以及园林主人"士"、 "商"的身份分析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如苏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城里半园亭","娱于园",功能转变为官署园林或公共园林;扬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雄伟新奇兼容洋味且带着文人园林底色,部分园林转变为城市公共名胜.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出现了“士商互动”的社会现象,文人士大夫世俗化倾向明显,曾经以文人园林为主的江南私家园林发生嬗变与分化,形成风格独特的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本文结合“士商互动”社会现象以及园林主人“士”、“商”的身份分析苏州和扬州私家园林在明清时期的演变,如苏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城里半园亭”,“娱于园”,功能转变为官署园林或公共园林;扬州私家园林新变化为雄伟新奇兼容洋味且带着文人园林底色,部分园林转变为城市公共名胜。  相似文献   

4.
阎宏武 《山西建筑》2001,27(5):10-11
苏州私家园林的一些园主,具有甚高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园主通过含蓄优雅的匾额、楹联,自我标榜、流传后世。通过这些文字和题名,了解园林主人的身份、地位、文化层次甚至更多。  相似文献   

5.
沈苏彦  沙润 《山西建筑》2011,37(28):182-184
选取江南古典园林中较有代表性的苏州园林、扬州园林和徽州园林,从园林选址和山、水、建筑等构园要素角度分析了各地古典园林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地域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园主身份三方面探究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得出了一些富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同乐”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对历代园林活动的组织方式转变、公共园林的兴建繁荣、私家园林的开放发展、民风民俗的传承延续以及政治主张的推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以圆明园同乐园为切入点,探析“与民同乐”在明清两代园林中的表现。依据历代具体实例与园林活动,挖掘“同乐”的意象根源与流变及相关活动方式。同乐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雅士、皇室贵族、普通民众等多阶层人群在园林环境中的身份融合。三条不同阶层的园林“同乐”线索并行发展、互有借鉴。景观空间的营造、曲水流觞的符号运用、语言文本的表述等方式使得“与民同乐”意象能够在古典园林创作中得以表达与延续。同乐意象的研究为现今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南宋培筠园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是迄今罕见的南宋私家园林地面遗存之一。以多次实地调查和遗址测绘作为研究基础,追溯古代文献典籍进行考证,研究了徽州南宋名园——徽州培筠园的遗存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培筠园的性质、年代、园主以及造园手法进行了考证和推测。  相似文献   

8.
《园林》2018,(8)
明清南京私家园林建设空前繁盛,但关于基址规模的史料记载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故而选取明清南京城中私家园林集中分布且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杏花村一带作为园林基址规模的研究对象,并记录其私家园林有关信息,然后根据道路肌理所围成的形状以复原式的视角对25座私家园林的轮廓边界进行确定,进而测量基址规模。研究发现私家园林平均基址规模为1.47 hm~2,此外,由于城市用地的紧张等因素使小于1 hm~2的园林规模成为明清时期的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园林》2019,(8)
本文以徐州汉画像为对象,研究古徐州私家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结果表明,两汉时期古徐州地区的私家园林包含了庭、院、园林3个层级,其风格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同乐”作为重要的哲学概念,对历代园林活动的组织方式转变、公共园林的兴建繁荣、私家园林的开放发展、民风民俗的传承延续以及政治主张的推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研究以圆明园同乐园为切入点,探析“与民同乐”在明清两代园林中的表现。依据历代具体实例与园林活动,挖掘“同乐”的意象根源与流变及相关活动方式。同乐意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雅士、皇室贵族、普通民众等多阶层人群在园林环境中的身份融合。三条不同阶层的园林“同乐”线索并行发展、互有借鉴。景观空间的营造、曲水流觞的符号运用、语言文本的表述等方式使得“与民同乐”意象能够在古典园林创作中得以表达与延续。同乐意象的研究为现今的城市文化景观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代巴渝地区开展过诸多园林营建活动,其发展过 程不仅因应地域自然环境,还映射着各历史演进阶段的人文情 境,是地域重要的遗产资源。然而,除现有遗存外,散见于方 志文献中的巴渝园林信息缺乏系统性整理。综合文献稽考、田 野考察与空间图示方法,对巴渝地区园林发展脉络进行系统梳 理,划为萌芽起步(先秦秦汉)、缓慢发展(魏晋南北朝)、多元 积累(隋唐)、兴盛而衰(宋元)、融会新盛(明清)5个阶段,分 析了各阶段园林的类型、分布,探讨了其风格流变及原因,以 期形成整体认知,为深入理解巴渝古代园林赓续本相与深化推 动地域园林遗产整体保护提供基础参照。  相似文献   

13.
桂林山水园林是喀斯特地貌下区域风景营建的优秀代表,体现着城市、人与风景要素协调共生的人居理念。通过古代文献解读与地理时空分析,探究在人文与自然联动作用下桂林山水园林形塑的时空过程与内在机理。研究表明:1)桂林山水园林依托于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的独特风景基底而建设,营建数量和规模由唐至清持续增长,宋元为营建高峰;园林类型随时间逐渐丰富完善,公共园林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桂林山水园林的形塑过程在时间上可分为由山水到园林的初步建构(唐至宋元)和园林体系的完善(明清)2个阶段,最终形成了类型多样、风格鲜明的地域园林体系。在空间上,从散点式发展逐渐转化为城景相融一体化发展,形塑出桂林城园一体的风景面貌;3)山水环境支撑、政治经济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及游赏文化助推4方面的综合驱动作用,塑造了具有真山真水、类型多元、城景相融、开放共享等显著特征的桂林喀斯特区域风景园林系统。研究有利于促进区域风景特征的保护与文化传承,并对当代山水城市景观塑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受到传统生态思想和自然审美观的影响,中国古代注重城市建设与园林的统筹发展,与古代西方城市有着本质的不同。以清代北京城为例,系统论述以皇家园林为建设重点的园林化营建过程。首先,分析北京的自然条件及清代北京城的营建基础;其次,利用相关文本和图像资料,梳理北京以水系整治为先导,围绕紫禁城由内向外分为内廷宫苑、皇城御苑、西北郊离宫和行宫群落的4个层次,发现园林化建设以皇家园林为重点,延伸至大小私园及寺庙园林、水陆交通沿线等;最后,分析清代北京园林化城市的特点,说明兼具民生、景观与生态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理念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优秀传统,以期为当代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21,(1)
This paper studied the gardening activ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Xu-style gardens in the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combining ancient literature with the study of Han Dynasty stone relief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y Qin and Han Dynasties,the imperial (royal) gardens and private gardens in ancient Xuzhou had developed in parallel.Imperial (royal) gardens were built by or for vassal kings,First Emperor of Qin Dynasty,Emperor Gaozu of Han Dynasty Liu Bang,for example,Pei Palace,Yanqi Tai,Xima Tai,Hanzu Temple,Lingguang Palace of Lu and so on.As for private gardens,stone reliefs in medium or small tombs owned by the bigwigs or the rich were collected from ancient Xuzhou,and from which we can see clearly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garden from the court,the yard to the garden,rich garden plants and animal species,garden architecture types such as hall,building,pavilion,platform,boat,corridor,gate,gatetower,ornamental column etc.,particularly,hanging waterside pavilion was a unique architectural form of Xu-style garden.These achievements showed that Xu-style garden architecture had been transformed from the pre-Qin incubation period to the generation period.  相似文献   

16.
夏舒婷  严敏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2024,40(2):138-144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指出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是明清皇家园林的重要特色,从造园手法、园林主题、景观结构、园林意境等方面对明清皇家园林的部分实例进行分析,同时也从多角度探讨了园林创作的特点,以提高宫廷造园的技艺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杨晓东  许婷 《风景园林》2019,26(12):109-114
中国传统松柏文化源远流长,蔚为大观。深入挖掘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松柏文化对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升现代园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松柏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绘画、民俗等领域,在园林品题领域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以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景点名称为研究对象,采用古籍文献查询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历代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点、景点题名中的常见意象、松柏景题所表达的精神文化内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唐代及以前私家园林中的松柏景题记载较少,题名意象也非常单一;2)宋元时期虽然记载的松柏景题仍然不多,但是题名意象已经非常丰富;3)明清时期松柏景题的数量最多,题名意象也最为多元;4)历代私家园林松柏景点除直接以松柏名称题名外,以松风意象题名最多,其次是数量意象、岁寒意象、松阴意象等;5)松柏景题的精神内涵主要表达了历代文人对隐逸理想的寄托、高洁人格的追求、佛理禅思的寓意和对健康长寿的企盼。  相似文献   

19.
言华 《园林》2021,(3):38-46
采用文献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明清时期古徐州之地的徐派园林。结果表明:文献记录这一时期园林共115处,其中,皇家园林14处,私家园林73处,官署园林2处,寺观园林6处,书院园林8处,公共园林12处。由于漕运的发达,带动古徐州地区的经济繁荣,人文交流不断深化,区域园林进一步发展繁荣,徐派园林进入成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