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陈朝杰  芦原  郑康杰  李疆豫  余宇 《包装工程》2021,42(10):130-137
目的 满足处于空间敏感期儿童的儿童玩具屋使用需求,探讨能够促进儿童空间认知能力发展的儿童玩具屋设计产品系统化策略.方法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我国市场上现有儿童屋产品分类信息以及它们在设计方面表现出的不足;设计调查问卷和用户访谈来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基于此调查并分析处于空间敏感期的儿童对于市场现有玩具屋的使用感受以及潜在需求,运用Kano模型对儿童玩具屋的用户功能需求进行定量研究.结论 从儿童对玩具屋的认知需求出发,提出儿童玩具屋设计过程中的营造趣味氛围、益智空间设计、改变空间结构的设计策略,并将其整合为儿童空间认知体验需求下的儿童玩具屋系统化设计,以此来提高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空间表征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2.
儿童户外的自然环境体验对其健康快乐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出发结合儿童户外活动的行为特征,提出儿童户外体验空间教育应从设施形体方案、场地设计、环境色彩、材料选择和体验方式5个方面入手,在体验空间的设计上系统性地回应儿童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引导儿童对于自然环境探索性的实践,并植入儿童生态教育的理念,以期为儿童户外体验空间和儿童友好型环境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儿童认知模式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雪  陈淑姣 《包装工程》2013,34(4):5-7,20
以儿童心理学中的认知模式理论为依据,论述了4 个成长阶段的儿童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认知水平。并结合例证,从形象认知、色彩认知、几何形状认知3 个方面阐述了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特征,提出了儿童食品包装设计必须从儿童认知模式出发,为不同年龄定位的儿童食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图形、色彩等视觉形象,使儿童食品包装设计更能适应儿童消费者,从而增加相应食品在同类商品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分析现有儿童医院口腔科室的空间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现状,将情感化理论引入空间视觉形象设计之中,并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对就诊过程等进行定量、定性研究,分析现有儿童医院口腔科室空间视觉形象服务反馈和用户需求,根据需求和情感化的层次理论提出设计策略。基于此策略,从3个层次探讨儿童口腔就诊过程中对于空间视觉形象设计的视觉认知与情感需求,在空间视觉形象设计中添加趣味性因素(颜色、形状及卡通故事等),可有效改变儿童对口腔医院及牙科的恐惧认知,减轻恐惧,让他们在治疗时更加配合,并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保健习惯和正确认识,从而营造出一个医患和谐的治疗环境。  相似文献   

5.
对庭院给以概括和界定,阐述了庭院与校园之间的渊源关系。以校同庭院为切入点,对交往空间进行解析,包括交往空间的性质、当代学生的交往行为的心理分析以及交往空间在校园庭院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相关的交往与空间理论,提出了在校园庭院中,营造交往空间时必要又往往被忽略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从而引出校园庭院中交往空间设计的不足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谭杰 《工业设计》2015,(2):90-91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儿童成长的安全性与发育的健康问题是诸多家庭非常关注的话题,而儿童成长空间是孩子居住生活的场所,做为卧室、起居室和游戏空间,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设计,对儿童健康的成长,养成独立良好的生活能力,启迪智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儿童成长空间的特性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居所空间的不同需求,从而展开研究,统分为0-3、3-6、6-12周岁三个年龄段,并在研究过程中随机对论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并用于最后的案例设计,营造出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7.
詹红 《中国科技博览》2010,(12):195-195
通过分析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阐述了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要求及在构成要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满足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交往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刘文阳  戴端  王汝婷 《包装工程》2021,42(10):200-206, 250
目的 根据调查研究整合归纳现有磁悬浮列车乘坐空间色彩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探究磁悬浮列车乘坐空间色彩与乘客情感体验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科学合理的实践设计方法,提升新时代乘客更加舒适的乘车体验.方法 以600 km/h磁悬浮列车内饰色彩设计为例进行实验设计验证,揭示并明确色彩属性与乘客情感属性之间的映射关系.借助空间载体进行系统联接,构建色彩映射关系的创意矩阵.结论 借助色彩映射关系有效总结归纳出乘坐空间人与色彩环境的认知关联与逻辑,构建满足乘客特殊乘坐体验的色彩映射关系矩阵模型,为创设更具情感化、人性化、智能化的磁悬浮列车乘坐空间色彩环境,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乘坐空间色彩映射关系的磁悬浮列车内饰色彩设计方法,为列车内环境色彩的设计与评估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芳  廖云霜 《包装工程》2024,45(4):207-217
目的 构建满足4~7岁儿童发展需求的户外隐匿游戏空间和游乐设施,以实现减少监护人对儿童游戏的监督和命令,保障儿童自由、自控游戏,帮助儿童增强自我认同意识、建立独立自信品格,并培养高情商交往能力。方法 首先针对4~7岁儿童游戏行为的心理行为特征和游戏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并探究游乐空间和设施对4~7岁儿童游戏行为及心理特征的影响,得到儿童发展需求对户外游戏空间及其设施的具体要求;其次,结合儿童自我发展和自主游戏的诉求,对儿童户外隐匿游戏空间及其设施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儿童游乐空间和设施的主题确定、方案设计及效果展示三个阶段出发,构建满足4~7岁儿童发展需求的户外隐匿游戏空间及游乐设施。结果 构建了儿童不断深入参与的隐匿空间、参差自然与社会相恰的诗意隐匿空间、象征性分割迷宫三种不同特点的户外隐匿空间,可满足儿童自主游戏的需求;此外,隐匿空间中内置的与空间特征相适应的趣味性、操作力助益游乐设施,其造型、材质、色彩多方面的设计考虑,可以激发儿童想象力,增加儿童游戏热情,促进儿童的探索兴趣。结论 构建了可满足4~7岁儿童发展的游乐空间和设施的设计方案,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为4~7岁儿童游戏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确保在发生地震灾害时,校园应急避难产品可以更好地为校内人员提供应急救灾的功能,对校园应急避难产品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校园现有公共空间及设施等资源的分析,将现有资源进行功能与需求的匹配。并以TRIZ为主要理论依据,运用SAFC模型对校园应急避难产品在设计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分析,通过矛盾矩阵、发明原理等对技术和物理矛盾进行解决。结果为校园应急避难产品的设计提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及创新性方法。结论为校园地震应急避难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并通过设计实践验证,将现有有限的校园空间设施资源与应急避难产品功能相结合的设计,是一种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对校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力度的提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军  明金芝  叶航 《包装工程》2023,44(2):298-303, 315
目的 通过对具身认知理论的研究,探讨增强儿童互动家具体验感的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分析儿童的具身认知特征和行为发展规律,其次对儿童互动家具的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分析具身行为研究对互动体验的重要性,最后从具身认知的微观、中观、宏观等层次为儿童家具的互动性提供设计指导。结果 提出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互动家具设计策略:微观层次顺应儿童感知觉认知偏好,关注感知觉体验;中观层次从儿童的肢体行为能力、行为偏好、行为状态等出发增强互动的可行性与操作性;宏观层次从物理环境和情境的角度为儿童与同伴的互动创造多空间体验,另外增加信息表达的区域,增进儿童与家具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深化互动体验。结论 将具身认知运用于儿童互动家具的设计中,对儿童来说,在心理层面拉近与家具的亲近感,互动体验层面更具人性化;对家具来说,人机互动过程愉悦舒适,家具的功能和价值都能得到充分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秀丽  蒋晓  赵丹琳  马凤娟 《包装工程》2019,40(16):165-170
目的 探究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对具身认知和信息加工两种认知理论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提炼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特征;通过对具身交互和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具身性进行研究,发现将具身认知引入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的机会和意义;通过分析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并结合前期相关研究,构建基于具身认知的儿童智能玩具交互设计方法。结论 具身是儿童认识和理解世界最本能的方式。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需要同时考虑到儿童的具身认知特性以及融合了物理实体和虚拟计算在内的复杂交互系统的特点。通过将具身认知理论与儿童智能玩具的交互设计相结合,提出信息的多通道输入输出、交互行为的自然化和直觉化两个交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3.
蒋苏平  何忠 《包装工程》2024,45(4):280-287
目的 儿童读物中的插图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插画种类,可以将美育思想以生动有趣的叙事画面传递给儿童,丰富少儿认知,助其树立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塑造完整的人格。近年来,由于国内儿童读物市场的崛起和教育界对儿童美育的重视,使得美育观念在儿童读物插图设计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教育学、儿童审美心理学及设计学交叉学科的角度出发,探讨美育在儿童读物插图设计创意及表现中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跨学科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罗伯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和霍华德.加德纳儿童审美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横向对比分析,导出不同阶段儿童的插图偏好,在了解不同阶段儿童审美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探讨美育在儿童读物插图中的重要作用。结论 希望美术创作者给予儿童审美教育以更多关注,正确引导儿童读物插图设计的方向,加强对儿童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从设计学领域出发,传递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4.
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儿童绘本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基于对儿童认知的研究,创新儿童绘本中的互动设计。结合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理论,以7~12岁儿童受众群体为主展开研究,分析该阶段儿童在自我意识、思维方式和思考能力层面出现的去自我中心性、守恒性与可逆性的特点,提出绘本设计中多符号融合的视觉设计、多模态应用的行为设计与多娱乐互动的衍生设计三个方面的应用效果与优势。通过《玩味二十四节气》设计实践,从视觉元素、行为元素和衍生元素三个方面出发,运用其设计方法,实现提高儿童认知、激发儿童探索与强化知行合一的阅读需求,以此为未来科普类互动式儿童绘本的设计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策略,同时也为设计师创造多元的互动设计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沉浸理论的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瑞 《包装工程》2018,39(10):177-181
目的分析儿童教育类APP的发展现状及交互设计现状,探寻其在交互体验上的不足之处。探讨沉浸理论对于儿童教育类APP交互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并针对该类APP的沉浸式交互体验设计提出一些设计策略和建议。方法通过对儿童的认知能力、视觉和听觉特征、能力限度等方面的行为特征分析,结合APP实际案例,并以沉浸理论为指导来探索虚拟学习环境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进而探寻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体验优化方案。结论在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逻辑架构设计和系统表象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认知能力和行为限度,强调以儿童体验为核心,尤其以沉浸理论为指导,进而从交互和表象两个方面去营造强烈的临场感、参与感和成就感,来提升儿童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戴雪梅  关琰 《包装工程》2019,40(4):258-262
目的 对依托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通过分析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现状,指出了儿童出版物软件行业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近年来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发展趋势,分析了当前该类产品的特点与不足,从表现形式、内容及营销策略着手,提出了智能移动终端儿童出版物的发展方向。结论 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儿童出版物应借鉴传统儿童出版物的内容优势,结合儿童认知特点,在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商业模式以及渠道推广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赵莹 《包装工程》2023,44(18):311-314
目的 研究满足儿童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且能陪伴他们一起“成长”的、具有一定调节功能的家具,为儿童家具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案例研究法,指出可成长性儿童家具产品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要点,分析儿童家具的材质、造型、功能设计及尺寸调节,得出住宅空间可成长性儿童家具设计原则与策略。结论 家具的可成长性设计能够满足儿童发展需要,因此儿童家具设计应该注重可成长性设计,遵循安全性原则、环保性原则、舒适性原则、易用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张茹平  孙炜  张瑞秋  邓婷 《包装工程》2018,39(22):200-204
目的 构建主题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及其评价的系统模型,强调儿童家具年龄、性别的针对性设计,规范儿童家具设计生产。方法 基于霍尔三维结构体系,以时间维为主线,初步分析研究实际案例,旨在从“森林王子”的主题出发,参考系统工程方法论中的霍尔三维结构理论,跟踪该系列儿童家具从产品定位、概念设计、详细设计、工程图、效果图、模型(样品)制作的完整系统设计过程,并结合对市面热销儿童家具品牌的调研,提炼出适用于主题成长型儿童家具设计研发的一般性方法。结论 优化主题儿童家具系统设计流程,形成相适应的霍尔三维结构的定向模型。有助于及时校验,发现阶段问题和减少设计重复工作,从而达到控制成本,有效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祺 《包装工程》2024,(6):371-374
目的 探讨符合儿童需求的儿童家具设计方法,更好地满足儿童身心发展需求,使儿童家具更好地为儿童群体服务。方法 分析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同时结合身心特征分析儿童群体对儿童家具的需求,并基于用户需求来探讨儿童家具设计的策略。结论 儿童群体对儿童家具的需求主要包括安全需求、功能需求、造型需求和色彩需求,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对家具的需求,才能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侯宁 《包装工程》2022,43(22):288-297
目的 探索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人们对河洛文化的具身认知过程,发现将具身认知理论应用到河洛文化产品设计中的机会和意义;对具身认知的感觉、运动通道进行分析,并与智能硬件的不同传感器形成映射关系;基于河洛文化元素外在形象、过程现象、精神内核三个层次的具身认知特性,从视觉、身体、意识层面提取河洛文化元素;综合前期研究,基于用户和河洛文化双维度构建融合具身认知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过程。结论 具身认知是人们学习河洛文化的重要途径,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用户的具身认知特点,将具身认知和智能硬件融入河洛文化元素提取和产品设计过程中,在产品的形态、结构、功能、交互方式和产品故事等方面进行整合创新。最后,基于儿童具身认知特征出发,通过调研绘制用户故事地图,挖掘用户需求,设计河洛文化儿童智能拼图,进行用户测试,验证河洛文化智能产品设计过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