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产淀粉酶的菌株,经淀粉培养基初筛后,采用DNS法对发酵提取的粗酶液进行总酶活和α-淀粉酶活力的测定,通过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反应对筛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产淀粉酶芽孢杆菌,测得其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在1.7~3.5之间,其中有2株菌株产淀粉酶能力较高,总酶活达到19.760 U/mL和15.432 U/mL;4株芽孢杆菌所产α-淀粉酶酶活在6.4 U/mL~10.4 U/mL之间。经鉴定,1株为枯草芽孢杆菌,3株为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的产淀粉酶能力优于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高产蛋白酶活性细菌,以大豆及其发酵制品为目标样品,采用酪蛋白平皿筛选到一株既可产中性蛋白酶又可产碱性蛋白酶的细菌菌株W1,经形态学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其产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活力分别为28.99 U/mL和33.19 U/mL。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其产蛋白酶的培养条件进行初步优化,并在此基础上以总蛋白酶活力为指标对其产蛋白酶条件进一步进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9.0,接种量4%,培养温度35℃,培养时间48 h,此条件下中性蛋白酶活力为40.39 U/mL,碱性蛋白酶活力为52.02 U/mL,总蛋白酶活力为92.41 U/mL,优化后相应酶活力分别提高了39.3%、56.7%和48.6%,这将为枯草芽孢杆菌W1菌株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提供帮助,同时也是对蛋白酶活性枯草芽孢杆菌资源库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从云南传统发酵豆制品易门豆豉中分离筛选获得产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利用水解圈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得到产酶菌株,并对产酶较高的菌株进行生长性能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从易门豆豉中分离纯化得到64株菌,筛选得到1株产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力均较好菌株NB-13,其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分别为100.64 U/m L和34.30 U/m L;1株产脂肪酶能力较好的菌株ND-21,其脂肪酶活力为39.95 U/m L;2株产纤维素酶能力较好的菌株,菌株ND-38、NB-55,其纤维素酶活力分别为1.65 U/m L和1.72 U/m L;由生长状况结果可知,菌株ND-21和NB-13富集的菌量最多,生长能力最强;菌株NB-13和NB-55分别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ND-21、ND-38被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相似文献   

4.
利用葡聚糖平板初筛,三角摇瓶复筛,从土壤样品中中分离得到一株葡聚糖酶高产菌株P5,发酵酶活力可以达到2.5U/mL。菌株呈长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产芽孢;生理生化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最为相近;16S rDNA基因序列包含1510个碱基对,同源性分析显示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最为相近,最高相似性为99%,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该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菌株CD-6及YPM8的亲缘关系最近,根据以上多相分类结果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蜡样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培养条件。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影响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酶活力的关键因子;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获得新型中性蛋白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筛选出影响蜡样芽孢杆菌高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葡萄糖、蛋白胨和pH值。获得的最优化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葡萄糖35 g/L,蛋白40.38 g/L,氯化钠15 g/L,硫酸镁1.5 g/L,Tween-8010 g/L,装液量50 mL/250 mL,pH 7.15,菌龄12 h,发酵时间36 h。在上述条件下,蜡样芽孢杆菌发酵生产新型中性蛋白酶的酶活力高达696.51 U/mL,是未优化前的1.93倍。结论:研究结果为新型中性蛋白酶的产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菌株J-1为实验室保存的高产蛋白酶菌株,分离自浓香型发酵酒醅。经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J-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蛋白酶活力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产酶条件得出:选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摇床转速200 r/min、培养温度37℃的实验条件,解淀粉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活力最高,可达到39.6 U/mL。在最优条件下测定蛋白酶最适p H值和最适温度,结果显示:解淀粉芽孢杆菌所产蛋白酶的最适p H值为4.0、最适温度为30℃,并在此条件下蛋白酶活力为45.3 U/mL。结果表明:通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产酶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菌株蛋白酶活力。期望通过对糟醅中蛋白酶及其产酶条件的研究,能够为白酒酿造生产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与乳酸菌混合发酵豆粕效果较佳的菌株,以透明圈法分别从霉豆腐、发酵豆粕、酱油发酵原液等样品中初筛得到13株产蛋白酶菌株,经过复筛固态发酵豆粕酶活、小肽、水解度的测定和耐酸性实验,最终得到1株耐酸性较好且蛋白酶活力较高菌株A-12,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利用此菌株与实验室保藏的植物乳杆菌NCU116混合发酵,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解量为98.8%,营养物质如粗蛋白和小肽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1.04%和13.71%,而且豆粕具有酸香味儿,适口性得到改善;枯草芽孢杆菌A-12可以做为与乳酸菌混和发酵豆粕的1株参考菌株。  相似文献   

8.
为生产具有西藏地区特色的青稞小曲产品,确保青稞酒产品风味的稳定性,采用传统培养法对收集的21个青稞小曲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透明圈法初筛和制曲复筛选择优良菌株。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小曲中共分离出278株菌,主要包括蜡样芽孢杆菌、沙福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和Kocuria marina 6种细菌,扣囊复膜孢酵母、酿酒酵母、Saccharomycopsis malanga、米根霉、卷枝毛霉、总状毛霉、白囊耙齿菌、伞状毛霉菌、米曲霉、黄曲霉、黑曲霉、Coriolopsis trogii和毛栓菌13种真菌。复筛得到糖化力为(1 382±77. 38) mg/(g·h)的米根霉M12,中性蛋白酶活力为(1 035. 56±40. 09)μg/(g·min)的解淀粉芽孢杆菌Q4。该研究结果为优化制曲工艺和提升青稞酒品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针对酒曲中的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株细菌和2株真菌,并采用酪蛋白平板法和Arima时间法筛选出了1株产凝乳酶的细菌菌株编号为LB-51。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将该产凝乳酶菌株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该菌株在液体LB培养基中发酵72 h产凝乳酶的凝乳活力为(431.53±15.89)SU/mL,蛋白水解活力为(5.05±0.59)U/mL,所产凝乳酶凝乳活力高而蛋白水解活力低,凝乳酶粗酶单位酶活力为1.54×10~5SU/g。解淀粉芽孢杆菌GSBa-1是分离筛选自酒曲中的一株高产凝乳酶细菌,因此其来源安全,可作为工业化候选菌株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实验室前期构建的小型芽孢杆菌菌种库中的335株芽孢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产蛋白酶和糖基转移酶的特性挖掘到蛋白酶缺陷菌株68株、产中性蛋白酶菌株185株、产碱性蛋白酶菌株217株和具较强蛋白分泌能力的菌株87株。经进一步筛选获得22株高产碱性蛋白酶菌株和12株高产中性蛋白酶菌株;另外,基于此菌株资源库,同时进行了产新型糖基转移酶的菌株筛选,以甜菊苷为底物,得到了13株底物转化率达50%以上的菌株,其中菌株BAP#和114#的转化产物分别被鉴定为莱鲍迪苷D和莱鲍迪苷E。综上可见,实验室的芽孢杆菌菌株资源库虽然规模较小,但无论是对于常用工业酶制剂的开发,还是对于新型食品用酶的定向挖掘,都提供了丰富和多样的菌种资源,显示了很好的菌种筛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以4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2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成胞率、中性蛋白酶活性及对24种抗生素的耐受性,从中筛选优良芽孢杆菌。结果表明,从6株芽孢杆菌中筛选得到3株成胞率和产中性蛋白酶均较好的芽孢杆菌,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BLCC1-0552、BLCC1-0615和地衣芽孢杆菌BLCC1-0441,液体发酵24 h后,成胞率较高,均达到98%;中性蛋白酶活性分别为90.58 U/mL、100.32 U/mL和24.72 U/mL。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LCC1-0615固体发酵玉米-豆粕型常规饲料产中性蛋白酶活力最高,发酵48 h时达到2 154.49 U/g。3株芽孢杆菌对抗生素的耐受性不一致,其中枯草芽孢杆菌BLCC1-0615对24种抗生素中的17种表现敏感,敏感率最高为70.83%。因此,确定优良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LCC1-0615,其成胞率、产中性蛋白酶能力好及对抗生素耐受性较低,具有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饲料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从花生地土壤分离到一株分泌中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经纯铜蒸汽激光诱变,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HD401,产酶提高幅度高达72.7%。诱变过程说明,菌体存活率和正变率以及激光波长、孢子体生理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B.S.HD401经多次传代,产酶性状稳定,通过正交试验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在2升罐中酶活达8520u/ml。  相似文献   

13.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0株芽孢杆菌(Bacillus spp.),以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指示菌株,采用牛津杯扩散法筛选出一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LWM1。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菌株LWM1被初步鉴定为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研究了其在马铃薯葡萄糖水(PDW)和营养肉汤培养基(NB)中发酵上清液对蜡样芽孢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PDW培养基更有利于菌株LWM1生长和抑菌物质产生。因此,可利用PDW培养基为主要底物大规模发酵制备菌株LWM1的抑菌物质。  相似文献   

14.
利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蜡状芽孢杆菌,筛选获得酶活提升的菌株。结果表明,蜡状芽孢杆菌在种子液中培养6 h可达到对数期中后期,常温常压等离子体诱变时间为60 s时,蜡状芽孢杆菌的致死率达到85%,筛选得到一株壳聚糖酶活性提高13.19%的突变株,然后进行酶活稳定性验证,经六代培养的平均酶活为9.643367 U/mL,波动在5%之内,表明其产酶量高,稳定性强,可用于后续出发菌株。诱变后菌株经电镜观察,发现菌落形态无明显变化,但是菌株的个体形态发生了变化,比原始菌株细长,证明酶活提高是ARTP诱变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的方法获得了2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酶活分别是原来的17.50倍和17.20倍。选取酶活最高的菌株进行发酵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筛选产来氟米特的芽胞杆菌菌株。方法 采用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的方法分析了31株芽胞杆菌菌株的发酵液胞外成分。结果 在谱库扫描得到的代谢物中,来氟米特的含量相对较高,且与谱库的匹配率最高。筛选出含来氟米特成分的菌株为科恩芽胞杆菌 Bacillus cohnii FJAT-10017、嗜碱芽胞杆菌Bacillus alcalophilus FJAT-10014、土壤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agri FJAT-10018、解硫胺素解硫胺素芽胞杆菌Aneurinibacillus aneurinilyticus FJAT-10004、蜥蜴纤细芽胞杆菌Gracilibacillus dipsosauri FJAT-14266。其中该成分含量最高的为蜥蜴纤细芽胞杆菌Gracilibacillus dipsosauri FJAT-14266,占其发酵液总代谢物相对含量的12.16 %。结论 蜥蜴纤细芽胞杆菌Gracilibacillus dipsosauri FJAT-14266为来氟米特高产菌株。该研究为芽胞杆菌来源的免疫调节剂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具有产壳聚糖酶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G10为出发菌,利用紫外和微波对菌株G10进行复合诱变,选育壳聚糖酶高产菌株,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突变株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选育出一株产酶活相对较高的突变株W1-32,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果糖1.3%,胶体壳聚糖0.5%,酵母粉2.0%,MgSO4·7H2O 0.3%,初始pH 7.2,温度28 ℃,转速200 r/min。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W1-32产壳聚糖酶活为11.82 U/mL,是出发菌株G10的6.9倍。该研究为菌种的选育和进一步研究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省去制备胶状壳聚糖的工艺,能有效降解粉末壳聚糖利用到低聚糖的生产,利用自然环境中筛选得到的产壳聚糖酶菌株蜡样芽孢杆菌D-11,进行了基质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以筛孔分别为20、40、60、80目的粉末壳聚糖(3±0.5 cm;脱乙酰度98.1%)为基质,培养液含有1%的吐温60时,降解粉末壳聚糖的能力比对照提高12%,当筛孔60目的粉末壳聚糖为碳源(浓度0.6%)时,降解粉末壳聚糖的能力提高62.5%。随着基质每毫克中酶活性的提高,对粉末壳聚糖的分解率也随之增加。同时利用薄层色谱法分析低聚糖的分布,有效证明了该D-11菌株具有降解粉末壳聚糖的能力,且发现壳聚糖酶对基质粉末状态的降解率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The functional and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itterness were evaluated on sodium caseinate hydrolysates generated with a commercial Bacillus proteinase complex. At low degrees of hydrolysis (0.5 and 1.0% DH) the hydrolysates compared to the unhydrolyzed substrate had increased emulsion activity at pH 2 and 4. However, higher DH resulted in lower emulsion activities. At pH 8 and 10, the low DH hydrolysates displayed increased foam expansion and decreased foam drainage compared to the starting substrate. The Bacillus proteinase hydrolysates at higher DH had similar bitterness values to tryptic hydrolysates at equivalent DH. However, the Bacillus hydrolysate at 0.5% DH was less bitter (p<0.05) than the tryptic hydrolysate at the same D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