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甘肃某多金属矿可综合回收利用的有价元素为铜、金、银、硫,试验研究针对该矿石次生铜含量高、铜硫嵌布关系紧密、有用矿物粒度细的性质特点,采用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工艺流程和新型药剂酯-11,获得了铜品位19.05%、铜回收率90.07%、金品位7.46 g/t、金回收率60.43%、银品位42.00 g/t、银...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MLA)、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矿物易粗磨集合回收,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工艺。  相似文献   

3.
国外某低品位含金硫化铜矿石含铜0.36%、金0.08 g/t,针对该金、铜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主要与黄铁矿致密共生的性质特点,采用了"全硫混浮—混合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的选矿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铜精矿含铜24.65%、含金4.21 g/t,铜回收率为90.19%、金回收率为68.24%,以及硫精矿含硫45.97%、硫回收率68.96%的良好试验指标,实现了铜、金资源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4.
云南思茅石英脉多金属硫化矿,回收元素主要是金、铜和硫。金铜矿物与黄铁矿紧密共生,嵌布粒度极细。对比试验表明,混合精矿再磨后分离浮选指标较好,铜精矿铜品位22.40%,金品位218.07 g/t,铜回收率94.35%,金回收率81.35%。硫精矿含铜0.154%,含金17.33 g/t。  相似文献   

5.
云南某含银高硫铜矿,矿石中矿物组成较为复杂,目的矿物硫化铜矿物、硫化铁矿物嵌布粒度不均匀且多数较细,银载体矿物分散。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别流程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先浮选获得了铜品位21.60%、银品位602.84 g/t及铜回收率89.30%、银回收率54.39%的铜精矿,硫品位45.60%及硫回收率89.79%的硫精矿;采用混合浮选获得了铜品位21.24%、银品位598.42 g/t及铜回收87.38%、银回收率54.01%的铜精矿,硫品位46.38%及硫回收率87.92%的硫精矿。相对于混合浮选流程,在铜精矿中银回收率相近的情况下,优先浮选流程更充分的回收了矿石中的铜、硫,且流程稳定可靠及适合生产应用,可作为选矿工艺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滇西北某铜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矿物解离分析仪、人工重砂等传统与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和手段,研究滇西北某铜矿工艺矿物学特征。查明某铜矿中铜0.52%、钼0.011%、金0.21g/t、银1.96g/t,属典型的斑岩型铜矿。金属硫化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辉钼矿,均以独立矿物形式沿矿石裂隙间分布,或沿裂隙两侧浸染状分布存在,嵌布粒度以细粒为主的不等粒嵌布,属集合体嵌布矿石。选矿工艺流程宜采用粗磨混选抛尾、粗精矿细磨分选流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西藏某富银难选铜铅锌硫化矿矿物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细且不均匀、相互包裹严重等特点,采用铜铅锌混浮—精矿再磨—铜铅混浮—铜铅分离的浮选流程进行了选矿试验。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矿石最佳磨矿细度和浮选药剂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铜精矿品位为14.48%,回收率为59.72%;铅精矿品位为53.74%,回收率为88.78%;锌精矿品位为57.18%,回收率为84.57%。同时铜精矿中金的品位为73.30 g/t,回收率为41.47%,银品位为12 507 g/t,回收率为83.12%。矿石中铅、锌、铜、金、银等有价元素都得到有效的回收。  相似文献   

8.
某深海多金属硫化物中锌、铜、金、银的品位分别为20.44%、0.41%、6.89g/t和141g/t,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通过矿物组成、重要矿物的嵌布特征、嵌布粒度及磨矿产品中解离特征的研究,对影响选冶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闪锌矿是含量最多的矿物,具有含铁量变化较大、铁含量普遍较低、嵌布粒度不均、与自然硫和黄铁矿密切共生的特点,通过选矿可以获得高品质的锌精矿。自然硫的粒度细、与闪锌矿和黄铁矿共生紧密,但其浮游性能好,对铜、锌的选别影响较大,可以考虑优先浮选自然硫,以减少其对后续分选的影响。金、银矿物主要为自然金、银金矿和辉银矿,嵌布粒度细,基本都在0.005mm以下,与黄铁矿、闪锌矿的共生关系密切,由于闪锌矿和黄铁矿含量高,难以直接通过浮选的方式获得高品位的金、银精矿。  相似文献   

9.
广西某银铜多金属硫化矿石铜品位为1.01%,银含量为118.82 g/t,硫品位为19.17%,金属矿物之间共生关系密切,嵌布粒度不均匀。该银铜矿山为了进行资源可利用性评价,在矿石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 72.56%的条件下,采用1粗3精3扫浮铜—1粗2精3扫浮硫的原则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3.78%,铜回收率为89.89%,银含量为2731.24g/t,银回收率为87.60%的铜银精矿;硫品位为44.36%,硫回收率为86.80%的硫精矿;伴生金属铋主要富集在铜银精矿中,铋品位为3.21%,回收率达70.25%,实现了该矿石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某铅锌矿含锌2.96%、铅0.85%、铜0.13%、金1.01 g/t、银33.70 g/t,选厂仅将其当作铅锌矿分选,铜金银等伴生金属未获得综合回收。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闪锌矿是锌的主要矿物,其嵌布粒度粗、嵌布关系简单,理论回收率可达97.84%;方铅矿是主要的铅矿物,其次是铅矾和白铅矿,方铅矿与闪锌矿嵌布关系密切,部分因氧化蚀变被铅矾包裹,影响铅的浮选,铅的理论回收率仅为88.32%;银主要赋存在游离银矿物和方铅矿中,理论回收率为72.81%;金主要以裸露金和硫化矿形式存在,可随银铅回收;铜主要赋存在黄铜矿中,黄铜矿与硫化矿嵌布关系密切,粒度细、品位低,可随方铅矿回收。基于矿石特性,制定“粗磨铅优先-锌硫混选-锌硫分离”工艺,以GW-221为铅铜金银捕收剂,强化金银回收。新工艺获得铅精矿含铅24.73%、铜3.71%,含银558.64 g/t、金13.52 g/t,回收率分别为77.69%、76.24%、44.26%和35.74%;锌精矿含锌48.99%,锌回收率为89.56%,铅锌铜金银均获得了综合回收;后续需强化游离银矿物和金的回收,以提高金银回收率。  相似文献   

11.
基于铜硫矿物分选过程的可浮性差异、浮选速度规律及铜硫矿物嵌布粒度特性,提出了异步-快速-强化浮选分选铜硫的新方法。根据硫化铜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异步粗选、易浮矿物快速浮选—难浮(连生体)矿物选择性再磨后强化精选"的选别流程,以石灰调控矿浆pH值至低碱介质,Z-200为快速浮选铜捕收剂获得含铜20.85%、含银94.56g/t、铜回收率61.69%、银回收率45.93%的铜精矿1,戊基黄药+酯-105为组合捕收剂浮出难浮铜及铜硫连生体矿物并选择性再磨后强化精选获得含铜20.37%、含银130.25g/t、、铜回收率32.88%、银回收率34.51%的铜精矿2。累计铜精矿铜品位20.68%、银品位107.16g/t、铜回收率94.57%、银回收率80.44%。相比原工艺条件下的选别指标,铜、银回收率分别提高3.56和8.74个百分点,新工艺显著改善了浮选过程的稳定性,提高了铜硫分选效率,降低了选矿能耗及成本,属于高效节能的硫化铜矿选矿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矿石性质对选矿指标的影响,对国外某高铁型铜硫矿采用光学显微镜、物相分析和化学多元素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矿石的矿物组成、主要矿物嵌布特征和主要元素赋存状态等工艺矿物学特征.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Cu和S为矿石中主要目的元素,品位分别为0.78%和11.12%,伴生元素银品位为7.5 g/t,铜主要赋存于黄铜...  相似文献   

13.
广西德保钦甲铜锡矿区伴生金银赋存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西德保钦甲铜锡矿区伴生金银赋存规律的研究,主要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主要银矿物为银金矿,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毒砂,主要以间粒金、裂隙金和包裹金的形式赋存。认为在选铜的过程中,金银的载体矿物黄铁矿、毒砂被抑制,进入尾矿中,这部分矿物中的金银没有得到回收,应注重对尾矿中金银的综合回收利用;在生产探矿中,应重视对没有达到铜工业品位,但富含黄铁矿、毒砂矿物的非工业矿体进行金银品位的查定,以便发现新的金银矿体。对指导矿山找矿和提高金银的选矿回收率,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青海阿斯哈矿区金矿石选矿指标不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缺乏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无法根据矿石的特点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造成该矿石的选矿指标一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了该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该矿产资源,提高选矿回收率。本文通过化学分析、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硫化型矿石中平均金品位3.5g/t,银品位195.1g/t,氧化型矿石中金品位0.56g/t,银品位为<3g/t。金属矿物主要是黄铁矿和褐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是石英、长石等。金主要有包裹金、裂隙金和晶隙金三种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矿床成因决定了矿石类型、矿物共伴生组合、矿石结构与构造、矿物结晶程度等性质的差异,进而对矿石选别回收工艺产生影响。重点阐述了五种不同类型铜硫矿床的矿床特征和工艺矿物学特点,分析总结了各类型铜硫矿床的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典型特征,并对不同类型铜硫矿床的典型特征对选矿工艺流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不同类型铜硫矿床物理化学特征及其影响浮选工艺流程的基本规律,可为不同类型铜硫矿选矿工艺流程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山西某含金多金属硫化矿石中的主要金属矿物为银金矿、黄铁矿,其次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等少量;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钾长石、绢云母等。金主要以银金矿独立矿物的形式存在,银主要以含银硫化物形式存在,铅主要以方铅矿形式存在,锌主要以闪锌矿形式存在,黄铁矿作为金、银的主要载体矿物之一,其粒度较粗。现场采用碱性环境下优先混浮金铅,再浮选锌的流程回收金、银、铅、锌,不仅金回收率较低,且铅、锌精矿互含严重。为确定该矿石的高效、合理选矿工艺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矿石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采用尼尔森选矿机重选选金,重选尾矿偏碱性环境下1粗1精1扫金铅混浮,金铅混合精矿1次浮选分离,混浮尾矿1粗2精1扫浮选选锌,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金品位为264.53 g/t、含银1 042.50 g/t、金回收率为49.67%、银回收率为5.67%的重选砂金,金品位为42.35 g/t、含银998.36 g/t、含铅21.31%、金回收率为24.78%、银回收率为16.93%、铅回收率为23.61%的浮选金精矿,铅品位为59.61%、含金23.10%、含银3 745.20 g/t、铅回收率为63.08%、金回收率为12.91%、银回收率为60.68%的铅精矿,以及锌品位为46.35%、锌回收率为88.21%的锌精矿,较好地实现了金、铅、锌、银的分离与回收。浮选前增设尼尔森选矿机回收金和更弱的碱性环境、更高效的锌矿物抑制剂TQ11是实现金高效回收、解决铅锌精矿互含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焦家金矿选矿矿泥性质复杂,粒度极细,品位极低,对选矿造成严重干扰。为了提高金的回收,本文利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MLA分析、能谱分析等手段,重点研究分析了矿泥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金的赋存状态、载金矿物嵌布特征等工艺矿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矿泥金品位为1.0 g/t,银品位为4.6 g/t,含铁2.25%,含碳0.67%,含硫为0.62%。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和微量黄铜矿,脉石矿物主要有伊利石、石英、钠长石等矿物。金的赋存状态有四种,分别为单体金、包裹体金、连生体金和裂隙金。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高该类型矿石选矿指标、探求优化现场生产、完善选冶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了解镜铁山矿区某铜矿工艺矿物学性质,并为制定合理的分选工艺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筛分分析、显微镜检测等分析手段,对镜铁山矿区某铜矿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物粒度特征和主要矿物的嵌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该铜矿石矿物种类复杂,脉石成分较多,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嵌布粒度粗细不均。矿石中黄铜矿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粒度不均匀,呈两极分化的特征,需结合选矿试验确定最佳的磨矿条件。研究结果对镜铁山矿区铜矿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抚顺红透山铜矿随着开采深度不断加深,矿石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深部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的产出特征、主要矿物浸染粒度、金银矿物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等,从而为矿山进行选矿工艺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