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对黑木耳胞外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r polysaccharide,AAP)进行磷酸化修饰,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磷酸化修饰黑木耳多糖的工艺条件,并对磷酸化黑木耳多糖(phosphorylated 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P-AAP)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磷酸化修饰黑木耳多糖的最佳条件为磷酸化试剂中三聚磷酸钠(sodium tripolyphosphate,STPP)与三偏磷酸钠(sodium trimetaphosphate,STMP)质量比为5:2,反应温度88℃,反应时间5 h,反应pH为8.6,此条件下多糖中磷酸根含量为9.93%。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与AAP相比,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及葡聚糖凝胶G-100柱纯化后的P-AAP1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了34.37%,半抑制浓度(IC50)为1.07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了30.39%,IC50值为0.91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了26.40%,IC50值为0.41 mg/mL。因此,黑木耳胞外多糖通过磷酸化修饰后其抗氧化活性能被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利用加压剪切联合萃取技术提取的黑木耳多糖为原料,以三偏磷酸钠为交联剂,不同温度下进行磷酸化修饰,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及体外降血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磷酸化黑木耳多糖主要由木糖、果糖、甘露糖以及葡萄糖组成的杂多糖,随着温度的升高磷酸化黑木耳多糖相对分子质量明显下降,并出现三股螺旋结构。红外图谱显示在1 205、898 cm-1处出现了P=O及P—O—C的特征吸收峰。核磁共振光谱分析表明磷酸化修饰主要发生在C6位的羟基上,且在δ 0~1.5范围内出现了磷酸基团中P的信号峰。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修饰后黑木耳多糖表面形貌变化明显,相比修饰前多糖更加细小、破碎。且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PAAP-4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56.89%,体外降血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盐作为交联剂对分离纯化的裙带菜多糖进行磷酸化修饰,综合运用紫外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高碘酸氧化及Smith降解法、刚果红实验、β-消去反应、碘-碘化钾实验进行结构表征,并评价修饰前后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磷酸根的取代度为9.26,在1 216、886 cm-1处出现P=O、P—O—C磷酸基团特征吸收峰,表明磷酸化修饰成功;磷酸化裙带菜多糖的最大相对分子质量为94.4×103,具有三股螺旋结构,是β-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型葡聚糖,其中,多糖与氨基酸主要通过—O—型糖肽键相连;单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主要为1→3、1→2,1→4和1→6型糖苷键,物质的量比为0.494∶0.504∶0.002,且具有分支结构;磷酸化修饰后的裙带菜多糖对1,1-二苯基-三硝基苯肼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及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分别比修饰前显著提高34.76%、12.30%、76.05%和3.70%(P<0.05),说明磷酸... 相似文献
4.
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功能。硒多糖是硒与多糖有机结合形成的产物,不仅具备多糖的生物功能,也是良好的补硒剂之一。硒多糖主要来源于天然硒多糖、微生物富集硒多糖及人工合成硒多糖。天然硒多糖的含量少、种类少且合成机制不明确,而微生物富集硒多糖的合成效率也不高。因此,基于人工化学合成制备硒多糖已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文章总结了3种人工合成硒多糖的方法:基于单体硒或亚硒酸钠的合成、基于氯化氧硒的合成以及基于含硒功能基团的合成,同时对硒多糖的表征方法及抗氧化功能进行了综述,旨在对硒多糖的发掘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6.
7.
选取白藜芦醇、原花青素、蓝莓花青素、儿茶素、阿魏酸和咖啡酸6种多酚分别与黑木耳多糖复配。检测单一组分和复配物(多酚与黑木耳多糖质量比1∶1)对ABTS+·和DPPH·的清除能力。通过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分析它们是否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白藜芦醇、原花青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ABTS+·和DPPH·清除率达50%时,CIABTS值分别为0.47±0.08和0.41±0.06,CI DPPH值分别为0.74±0.08和0.91±0.09,表明白藜芦醇、原花青素与黑木耳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咖啡酸、儿茶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DPPH·清除率达50%时,CI DPPH值分别为0.71±0.07和0.80±0.06,表明咖啡酸、儿茶素分别与黑木耳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因此,结果表明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日常膳食搭配来增强机体自身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获得了树莓、红豆越橘、蓝靛果、猕猴桃、山楂和山荆子6种多酚以及黑木耳碱性多糖提取物,检测单一组分和复配物(浆果多酚与黑木耳多糖质量比1:1)对羟基自由基、ABTS+·和DPPH·的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通过Chou-Talalay联合指数(CI),分析它们是否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树莓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羟基自由基和DPPH·清除率达50%时,CI羟基自由基和CIDPPH分别为0.56±0.09和0.45±0.19,表明复配后可以提高对这两种自由基的清除效率,起到协同抗氧化作用。猕猴桃与黑木耳多糖的复配物对ABTS清除率和总还原力达50%时,CIABTS和CI总还原力分别为0.48±0.11和0.42±0.05,揭示其复配物的抗氧化能力明显增强。深入研究多成分的协同作用将更有利于开发新的、安全和高效的天然抗氧化保健品和相关药物,为植物功能性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隔氧与超声波辅助相结合方式提取黑木耳中多糖和类黄酮,研究复配比例、复配液浓度、降温过程和反应时间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并评价黑木耳多糖与类黄酮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隔氧超声提取的黑木耳多糖和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3.85%和4.2 mg/100 g,两者抗氧化能力均显著(p<0.05)高于有氧超声提取法。黑木耳多糖和类黄酮复配比例为7:3时,复配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95%,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2%。黑木耳多糖和类黄酮复配液浓度、反应时间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正相关(p<0.05)。复配液浓度、反应温度与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正相关(p<0.05)。黑木耳多糖和类黄酮复配品可提高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清除效率,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优化了乙酰化黑木耳多糖的制备工艺,并对乙酰化前后黑木耳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以甲酰胺为溶剂,乙酸酐为酰化试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为催化剂,采用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法,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酰化试剂用量和NBS添加量为实验因素,采用羟胺比色法测定乙酰取代度的大小,以乙酰化取代度大小为实验指标,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酰化试剂用量和NBS添加量对黑木耳多糖乙酰化有显著影响(p<0.05),经过方程运算,得到制备乙酰化黑木耳多糖的最优实验条件为,反应时间3.5 h,反应温度80.0℃,乙酰化试剂用量32.5 m L,NBS添加量为1.0%,在此实验条件下,得到的乙酰化取代度平均值为0.55。通过对原多糖和乙酰化多糖的红外光谱检测,显示乙酰化黑木耳多糖制备成功。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黑木耳多糖乙酰化改性后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有所增加;还原能力也要比原料多糖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黑木耳多糖(Auricularia auricula polysaccharide,AAP),用三氟乙酸(trifluoroacetic acid,TFA)降解黑木耳多糖,经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降解条件;纯化后多糖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多糖分子量、红外谱图及单糖组成并测定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TFA浓度为0.8 mol/L、温度为78.2℃、降解2.1 h,降解黑木耳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0.37%。降解后黑木耳多糖分子量由148.2 kDa变为37.5 kDa,特征官能团结构及单糖组成无明显变化,为分子修饰黑木耳多糖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为探讨黑木耳中花青素类物质最优提取工艺,以花青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以提取试剂、温度、时间和液料比为提取因素,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优化试验,研究黑木耳中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进一步利用大孔树脂对花青素粗提物进行纯化,纯化产物经自由基清除试验和抗菌试验等评价其生理学活性。结果表明,黑木耳花青素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剂酸化乙醇、液料比20∶1(mL/g)、温度60℃、时间60 min,且花青素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等浓度抗坏血酸;同时黑木耳花青素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碳酸钠提取木耳黑色素的工艺,并对黑色素的稳定性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60 W(5 g固体物料)、料液比1∶30(g/mL)、碳酸钠浓度2.00 mol/L、提取时间5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获得木耳黑色素粗提物的产量为9.078 g/100 g。化学表征证明,木耳黑色素对温度、低浓度氧化剂和还原剂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对光的稳定性较差;木耳黑色素在波长21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红外结果显示,木耳黑色素由羟基、氨基、C=O、C=C、CH、CH2以及芳环基团组成。木耳黑色素的S∶N=0.01,表明木耳黑色素为真黑色素,预示其具有乌发、抗衰老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营养性因子对黑木耳深层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酵母膏、豆饼粉有利于黑木耳菌体生长和胞外多糖的形成.正交优化实验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葡萄糖40g/L,豆饼粉9g/L,KH2PO44g/L,无机盐X22g/L. 相似文献
16.
以螺旋藻粉作为原材料,研究了螺旋藻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酶动力学的方法,研究螺旋藻多糖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效果、类型和机理;通过DPPH自由基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研究表明,在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40,提取温度90℃,p H 8的条件下,可获得螺旋藻多糖的最佳提取效果;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螺旋藻多糖对酪氨酸酶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IC50为1.193 mg/mL,其抑制作用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其抑制常数KI为0.544 mg/mL;螺旋藻多糖对DPPH自由基表现出较好的清除作用,其IC50为0.463 g/L,其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同浓度下L-抗坏血酸的83.24%。 相似文献
17.
18.
以黑木耳、糯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黑木耳添加量、甜酒曲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黑木耳米酒酿造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黑木耳米酒最佳的酿造工艺条件为黑木耳添加量6.2%、甜酒曲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47.5 h,在此条件下酿造的黑木耳米酒的感官评分为91.6分,米酒理化指标为还原糖含量6.84 g/100 g、氨基酸含量为10.73 g/100 g、酒精度9.75%vol、总酸0.78 g/100 g,其中还原糖及氨基酸含量较糯米单独发酵增加率>60%,黑木耳米酒呈褐色,清澈透明,有典型的黑木耳特有清香及米酒香气,酒味醇厚。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离纯化了黑木耳酪氨酸酶,并对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采用经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和DEAE-Sepharose-FF柱层析对粗酶液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黑木耳酪氨酸酶,比活力提高了21.43倍,酶活回收率为27.41%。该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蛋白亚基分子量为12.62ku;最适pH7.0,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最适温度为40℃,50℃以下温度条件较为稳定;以酪氨酸为底物,米氏常数K m为5.88mmol/L,V max为64.10μmol/min。实验结果表明黑木耳酪氨酸酶具有其它酪氨酸酶相似的酶学特性。 相似文献